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我国煤炭资源税计征方式改革新探

发布时间:2019-11-11 00:35
【摘要】:从2011年11月起,油气资源税改革已经在我国全面铺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加快资源税改革"、"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但是,作为特殊资源产品的煤炭,其所涉及的资源税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当前我国已经具备对煤炭资源税进行从价计征改革的可行性条件,改革正逢其时。同时,考虑到改革可能会遇到的阻力,我国还应该做好改革的一系列配套措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佳宝;;完善资源税改革方案的几点建议[J];当代经济;2009年05期

2 邢西唯;;资源税改革之我见[J];当代经济科学;1992年04期

3 刘交伟;孙丽莎;;资源税改革对我国能源企业的影响分析与探讨[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7期

4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调研小组;;石油资源税计征方式的改革及其影响[J];辽宁经济;2009年01期

5 施文泼;贾康;;中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整体配套改革:国际比较视野[J];改革;2011年01期

6 安体富;蒋震;;我国资源税:现存问题与改革建议[J];涉外税务;2008年05期

7 孙钢;;我国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税务研究;2007年11期

8 张捷;;我国资源税改革设计[J];税务研究;2007年11期

9 邓子基;韩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设计[J];税务研究;2008年03期

10 姜杰凡;;资源税改革对石油行业的影响[J];税务研究;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大超;魏晓平;卢南;;基于累计开采量的资源税费改革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2 江纯;;我国资源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宋冬林;赵新宇;;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外部性的内部化问题研究——兼论资源税改革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1期

4 周四新;张锋;;关于资源税改革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月刊;2009年06期

5 张廷伟;;现阶段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6 冯静;;我国资源税现状及其改革思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7期

7 丁芸;;我国环境税制设计研究[J];财政经济评论;2009年02期

8 姜岩;;资源税改革初探[J];财政研究;2012年02期

9 丁宁;程宏伟;;资源企业税收结构优化研究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2010年12期

10 张德志;;浅析资源税改革[J];当代经济;2010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中华;矿业企业税务会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马长海;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崔娜;矿产资源开发补偿税费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谢焕瑛;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吴立岩;中国石油税费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6 周宇;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秦格;煤炭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邹绍辉;基于期权的煤炭资源采矿权估价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9 葛世龙;不确定性条件下可耗竭资源最优开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王建林;中国煤—电纵向价格双轨制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广成;中国资源税费理论与实践[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黄英娜,郭振仁,张天柱,王学军;应用CGE模型量化分析中国实施能源环境税政策的可行性[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2期

3 杨建国;;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J];世界有色金属;2006年10期

4 郭小东;;资源税制改革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5 陈海嵩;;德国能源问题及能源政策探析[J];德国研究;2009年01期

6 王广成,李祥仪,熊国华,宋振忠;煤炭资源资产分类的模糊数学方法[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7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年08期

8 胡宗义;蔡文彬;;能源税征收对能源强度影响的CGE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王金南;葛察忠;高树婷;赵越;於方;蒋洪强;孙钢;贡辉文;陈t ;张德勇;;打造中国绿色税收——中国环境税收政策框架设计与实施战略[J];环境经济;2006年09期

10 李菲;煤炭产销两旺凸显资源税功能弱化[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5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N];人民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肖蔷 苏南 王晓岚;[N];中国能源报;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潘海云;延长煤炭资源使用年限的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2 魏晓平;我国煤炭资源最适耗竭与可持续利用系统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业;云南丰富的煤炭资源[J];云南电业;2000年05期

4 胡晓清,任一鑫;煤炭资源形势分析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5 沈洪,张燃,任培民;基于欧式期权的煤炭资源价值的估价[J];中国煤炭;2001年07期

6 叶柏青,陈立新;煤炭资源价值与可持续发展[J];技术经济;2001年01期

7 刘天绩,鞠崎;加强对西部优质煤炭资源的研究[J];青海国土经略;2003年02期

8 崔德文;加快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J];资源·产业;2003年06期

9 王满银,汪应宏;我国当前煤炭资源的运输调配及优化问题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10 汪惠清;开发西部煤炭资源与发展综述[J];中国矿业;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正奇;;关于湖南实现寻找煤炭资源大突破的战略思考[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宝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合理开发我省煤炭资源[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何仲秋;;龙岩市已探明煤炭资源状况及远景资源区预测[A];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研讨会专辑[C];2005年

4 ;河北省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评价[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林金本;;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及对策研究[A];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传礼;叶水泉;;江苏煤炭资源供需形势和对策[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陈泉霖;;福建煤炭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李沫;李栋;;关于新增煤炭资源成本的若干问题[A];2006煤炭经济研究文选[C];2006年

9 吴娟英;;煤炭资源成本缺失及其补偿政策[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主要煤炭上市公司煤炭资源的种类和储量[A];《电站信息》2009年第1期[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立林;河南全面整合煤炭资源[N];中国矿业报;2004年

2 佟悟;有偿使用立好规矩[N];中国煤炭报;2001年

3 记者 李红霞;整合煤炭资源 推行有偿使用[N];长治日报;2006年

4 记者 段鹏;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战全面打响[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5 记者 方方;11部门发文规范煤炭资源整合[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林非;黑龙江省将开展煤炭资源调查[N];中国矿业报;2007年

7 孙佳岩 贺小苹;黑龙江将启动煤炭资源调查[N];中国矿业报;2007年

8 贺晓苹;开启寻找煤炭资源的新征程[N];中国矿业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韦;政府发力 政策保障 多方联动[N];中国煤炭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明确煤炭资源整合六原则[N];中国煤炭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柴杨;基于多条件约束的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胡文国;煤炭资源产权与开发外部性关系及我国资源产权改革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安歌军;煤炭资源价值及其延伸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韩景敏;基于工作流的煤炭资源管理信息模型研究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5 孙祥斌;山东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6 王涛;基于实物期权的煤炭资源投资决策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7 赵震宇;中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杨伟民;基于煤炭资源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介燕;山西煤炭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2 陶俊辉;我国煤炭资源管理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3 袁碧玉;陕西省煤炭资源投入产出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4 李宁;贵州省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晶;我国煤炭资源立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6 宝力格;我国煤炭资源最适耗竭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7 吴彦;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高原;新时期我国煤炭资源供给安全保障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黄金鑫;基于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煤炭资源管理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10 王传鹏;煤炭资源整合组织管理系统复杂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9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559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1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