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中国天然气产业竞争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10:54
【摘要】:随着石油和煤炭供应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低碳经济的不断推进,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能源的代表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有所下降,能源的稳定供应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是中国调整能源结构的必由之路。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天然气市场,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是中国天然气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必要保障。 为了分析中国天然气产业的竞争力,首先探讨了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天然气产业的定义和特点,在充分考虑了全球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天然气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以产业竞争力为核心,构建了天然气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从规模实力、发展潜力、管理能力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将中国天然气产业同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挪威等国的天然气产业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天然气产业竞争力在这四个方面与其余几个国家的最优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产业竞争力水平有待提高。针对差距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提升中国天然气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对提升中国天然气产业竞争力有所帮助。
【图文】:
图 3-3 2011 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构成Fig3-3 The world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2011240002600028000300003200034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产量消费量亿m3
图 3-5 主要消费地区天然气价格Fig3-5 natural gas prices in main consumption area际贸易快速增长2011 年全球各地区天然气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情况看(如图 3-6),中南地区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表现为区域性天然气供应过量,需要出口天欧洲和欧亚地区天然气产量小于消费量,,需要进口天然气;北美洲天量基本持平。近几年全球天然气贸易量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见图 气贸易总量达到了 10254 亿 m3与 2010 年相比增加了 4%。其中管道 6946 亿 m3与 2010 年相比增加了 1.3%,液化天然气依靠其方便运输贸易量达到 3308 亿 m3与 2010 年相比增加了 10%,占全球天然气贸见图 3-7)。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6.22
本文编号:2605869
【图文】:
图 3-3 2011 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构成Fig3-3 The world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2011240002600028000300003200034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产量消费量亿m3
图 3-5 主要消费地区天然气价格Fig3-5 natural gas prices in main consumption area际贸易快速增长2011 年全球各地区天然气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情况看(如图 3-6),中南地区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表现为区域性天然气供应过量,需要出口天欧洲和欧亚地区天然气产量小于消费量,,需要进口天然气;北美洲天量基本持平。近几年全球天然气贸易量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见图 气贸易总量达到了 10254 亿 m3与 2010 年相比增加了 4%。其中管道 6946 亿 m3与 2010 年相比增加了 1.3%,液化天然气依靠其方便运输贸易量达到 3308 亿 m3与 2010 年相比增加了 10%,占全球天然气贸见图 3-7)。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6.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友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1期
2 王丽萍;李创;汤兵勇;;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及分析模型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6年02期
3 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4期
4 付太华;近中期世界石油储量的变化特点及发展趋势[J];国际石油经济;1997年02期
5 杜小武;张贺;;基于对标分析方法的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竞争力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11期
6 高春玲;杨海军;;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04期
7 周远,吴剑峰,公茂琼;关于加快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化天然气技术研发的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年02期
8 洪健军;;世界天然气的供需现状[J];电力与能源;2012年05期
9 朱春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3年06期
10 朱小娟 ,董涛;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的竞争力评价[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2605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605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