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筑工业化产业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05:12
【摘要】:建筑工业化与传统建筑业相比在提升效益、改善职业技能、节约能源等方面都更有优势,能够从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对建筑工业化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近年来也相继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要求。学术界对建筑工业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从概念界定到发展障碍再到绩效评价再到改进建议都有涉及,只是现有研究多停留在对建筑业某一类企业的工业化进行绩效评价,政策建议也多是基于静态评价。本文将建筑工业化作为一个产业系统,以该产业链作为研究对象,动态模拟产业链上关键节点企业内部的经营流程及企业间的整合协调过程,将整体系统拆分为三个子系统剖析其运作机制,再整合为完整系统评价预测其运营情况,为政策建议提供依据。根据建筑工业化以及产业链的相关理论研究,从界定相关概念开始。由建筑工业化的“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确定关键节点企业,将企业的运作阶段作为研究边界;由产业链的“知识、供应、价值”三条链整合分析节点企业之间的连结机理,通过产品和知识的流动,最终实现价值的最优化配置。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是基于系统的运作机理,于是先分析子系统即关键节点企业的内部运作机理。由BSC理论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分类思路,确定子系统内部影响因素:顾客层面的工业化意愿、财务层面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学习创新层面的工业化能力。再根据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绘制子系统模型。产业链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越来越取决于其知识链体系的完善程度,选择“知识整合”作为子系统之间的影响因素。分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整合则是融合各方优势资源,创新发展出更高效的技能。这一过程中需要克服分工后各参与方之间因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选择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而带来的费用和损失,也即交易费用。从而基于子系统之间通过“知识整合”影响“学习创新”和“交易费用”的逻辑关系绘制完整系统动力学模型。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具有通用性,只在对应到模型中的具体变量时有其各自的内涵,本文提供了一种变量量化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741;F426.92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

住宅产业化,内涵,生产标准化,买卖双方


使得买卖双方信息的需求。在住宅产台,对信息综合处生产标准化与需业现代化)”的化,我国在 201点提出来,通过研排放为特征的产业素,融进住宅产业,例如:对住宅的能耗的方案,采)设计通过提高住循环利用而建造方 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林;马新莹;李志伟;成晓洁;王书明;;绿色节能:实现建筑工业化SWOT分析[J];陕西建筑;2016年11期

2 陈园园;张鹏;;首次界定了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概念和评价标准[J];中国建设教育;2011年Z1期

3 刘加平;朱晓琳;;建筑工业化时代的绿色建筑[J];江苏建筑;2018年06期

4 龙春;;基于建筑信息化模型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7年02期

5 ;陈振基先生发出的最后一篇文章 不可用装配式建筑替代建筑工业化[J];住宅与房地产;2018年35期

6 张宗楼;;送别陈振基博士[J];住宅与房地产;2018年35期

7 蒋弘毅;;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居舍;2019年12期

8 汤政;;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9年04期

9 罗梅;;中国建筑工业化发展主要障碍及对策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年36期

10 陈鑫;;对建筑工业化生产成本管控的探索[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昕煦;廖显东;;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展望[A];2017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论文集(综合卷)[C];2017年

2 ;发展建筑工业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施工机械化分会2014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陈敖宜;张肇毅;王卉;张大奎;张嘉骐;杨志艳;;建筑工业化与绿色模块建筑[A];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俊;赵基达;胡宗羽;;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A];《土木工程学报》——2017“论坛”汇编[C];2017年

5 朱文良;秦志国;;浅谈建筑工业化生产在电力建设中的应用[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施工机械化分会2014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湖北弘毅建设有限公司[A];钢结构技术与工程应用最新进展——2014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分会年会和建筑钢结构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李建纲;;在高抗震设防区如何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A];绿色建筑创新、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第七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8 王荣香;张昊;;依托BIM技术打造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新格局[A];建筑科技·节能与质量创新——第四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尚久贺;;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BIM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10 ;前言[A];2011中国钢筋加工配送产业发展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 齐骥;实现建筑工业化是全面提升中国建造业水平的必由之路[N];中国建设报;2019年

2 齐英杰;内蒙古首个装配式绿建项目奠基 开启建筑工业化新时代[N];中国工业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庞彩霞;建筑工业化获重大突破[N];经济日报;2019年

4 杨星宇;建筑工业化与模块化如何玩出高品质和新花样?[N];建筑时报;2019年

5 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庞宝根;对建筑工业化的几点思考[N];建筑时报;2017年

6 中国工业报记者 田野;由“建造”到“制造” 甘肃迈向建筑工业化新时代[N];中国工业报;2018年

7 记者 徐斌姬;湖州大步迈向建筑工业化时代[N];湖州日报;2018年

8 记者 刘浩;“恒众科技”引领舟山建筑工业化[N];舟山日报;2018年

9 沈悦;信息化技术:三方面助推建筑工业化发展[N];建筑时报;2018年

10 刘帝;绿色、可持续:建筑工业化新趋势[N];中国建设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向东;建筑工业化全过程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白光波;六杆四面体单元组成的新型装配式球面网壳理论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小棠;建筑工业化质量政府监管效果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毛沁;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筑工业化产业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3 尚书;新媒体数据驱动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4 沈云云;建筑工业化产业链整合模型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5 邢政;建筑工业化背景下R企业发展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6 靳林超;沈阳市现代建筑工业化发展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7年

7 唐妙涵;建筑工业化对我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8 王飞;建筑工业化预制构件厂选址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9 郑海涛;基于BP算法的钢结构建筑工业化建造施工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10 张德冰;民用钢结构建筑工业化建造施工与安装技术评价体系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29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729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1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