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技术邻近动态下企业创新超网络的演化与仿真

发布时间:2020-08-18 13:32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知识产业化的发展,企业独立创新变得日益艰难,多方参与、交互作用的网络式合作创新开始趋于普遍化,针对企业间合作创新关系的创新网络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关于企业合作创新网络结构的研究普遍采用的是基于二元关系的复杂网络模型,这种模型在刻画多元合作关系形成的创新网络时会有一定程度的失真和混淆。基于超图结构的超网络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具有多节点连接的复杂系统,从超网络的视角来研究企业间多元合作创新网络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企业多元合作创新关系的特性,提出了基于加权超图理论的企业创新超网络概念模型,对该模型的结构测度指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超网络为例,揭示了真实世界中企业创新超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将技术邻近性引入企业创新超网络的演化动态研究,提出了技术邻近和超强度相组合的择优连接机制,并结合超边非均匀增长机制构建了技术邻近动态下企业创新超网络结构演化模型。最后,运用数值仿真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连接机制对网络演化结果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超网络具有明显的无标度性和小世界性特征;(2)技术邻近择优连接和超强度择优连接的共同作用导致企业创新超网络最终演化为具有无标度性和高集聚性特征的网络;(3)技术邻近择优连接机制的作用越大,创新超网络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越均衡;超强度择优连接机制的作用越大,企业创新超网络的无标度性和小世界性越显著。本文研究表明,与复杂网络模型相比,超网络模型更能准确的刻画多主体合作创新系统内各组织间的相互关系,增强对网络结构形成和演化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创新网络中企业合作创新行为规律,从而为引导创新资源集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3.1;F426.471
【图文】:

超网络,企业创新,连接机制,技术


合作数据为样本,揭示了现实企业创新超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第四章为技术邻近动态下企业创新超网络的演化机理。本章首先从关系的建立和终结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创新超网络中合作关系的演化;其次从技术距离、知识基础和吸收能力这三个角度探讨了技术邻近对企业创新超网络演化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企业创新超网络的择优连接机制和超边增长机制,为下文创新超网络的演化仿真分析奠定基础。第五章为企业创新超网络的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本章基于第四章提出的企业创新超网络演化机制,建立了技术邻近动态下企业创新超网络演化模型;然后以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创新超网络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模拟超网络和真实超网络的相关统计特征,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最后本章还通过修改模型的相关参数,对不同择优连接机制对网络演化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第六章为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本文的具体研究框架如图 1-1 所示:

超网络,复杂网络


超网络中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连接两个节点的最短路径上超边的数量,记为ijd 。任意两个节点间距离的平均值即为超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记为 D 。② 集聚系数节点间的集聚系数用于描述该节点的邻居节点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假设某节点i有ik 个邻居节点,在这ik 个节点之间实际存在iE 条边,而这ik 个节点间理论上最多存在 ( 1)/ 2i ik k 条边,则节点 i 的集聚系数ic 可定义为 2 / ( 1)i i iE k k 。所有节点集聚系数的平均值即为超网络的节点集聚系数,记为C 。③ 超边平均距离除了节点之间的关系,超网络还需要研究超边之间的关系。同一节点可能在不同的超边之间出现,超边之间通过公共节点相互连接。因此,超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连接两条超边所需要通过的公共节点的最少值。任意两条超边间距离的平均值即为超网络的超边平均距离,记为HD 。为计算超边间的距离,Wanget al.(2010)[71]提出了通过投影网络将超边间的关系转换为复杂网络中节点间的关系的算法,如图 2-1 所示。

示意图,超网络,企业创新,拓扑结构


图 3-1 企业创新超网络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创新超网络中,超边是具有共同技术创新目标的企业合征了企业间多主体合作创新的关系。子群成员间彼此合共享和资源流动提供了基础。因此,企业创新超网络可聚而成的,其网络结构影响着企业的合作创新行为,并统。创新超网络的结构测度指标很多学者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中的节点度及其分布、集聚统计指标来衡量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并通过实证和仿标度性和小世界性特征。但这些指标研究的仅仅是节点超网络中还需要研究超边和超边之间的关系。另外,随企业间合作创新关系的多元化,传统视角下的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建平;郝清民;;基于网络层次分析的精准农业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8年03期

2 ;构建时间、空间、网络层次端到端安全网络[J];世界电信;2003年05期

3 孙秀洪;;实战网络扩容[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6年04期

4 王炳传;;5G时代传输网络建设策略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8年09期

5 姜涛;熊伟;;惯例作为休战协议:基于实践视角的网络惯例模型探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年08期

6 韩建飞;宗刚;;基于网络层次分析的工业产业脆弱性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11期

7 刘梦奇;;跨界网络及其治理分析[J];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00期

8 吴楚坤;;基于虚拟化技术搭建网络[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7年07期

9 何世东;刘平;刘剑;;5G时代传输网络建设策略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年05期

10 伍欢;;企业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跨层次分析[J];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201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程先平;侯忠祥;孙瑞;;合理划分VLAN优化网络管理[A];2005年全国发电企业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同乔;林义勇;赵鹏;;基于PON承载的内部网络建设解决方案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3 解阳阳;赵梦龙;王义民;贾亚萍;;基于层次分析与灰靶理论的榆林供水网络方案评价[A];流域水循环与水安全——第十一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黄栋;刘正;蒋民锋;;基于分区网络的导航电子地图快速更新技术[A];卫星导航定位与北斗系统应用2014——壮大北斗产业 创新位置服务[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为公司中研传输业务部总工程师 过中梁;全光网络发展展望与分析[N];人民邮电;2000年

2 ;网络细分用户 业务创造价值[N];人民邮电;2002年

3 孙保红;新运营商3G UMTS网络架构建议[N];人民邮电;2002年

4 江志峰;传统本地运营商如何保持网络优势[N];人民邮电;2004年

5 孙晖;路由器发展历程与趋势[N];人民邮电;2004年

6 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 江志峰;网络发展过渡期的优化重点[N];人民邮电;2004年

7 晨语;化行政区域为网络层次[N];科技日报;2007年

8 刘宗秋;提升网络层次增强网络核心竞争力[N];通信产业报;2000年

9 刘宗秋;提升网络层次 增强网络核心竞争力[N];通信产业报;2000年

10 刘;贯穿全过程[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武百超;考虑依赖性的生命线网络性态评估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戴彩艳;复杂网络的链接分析及预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3 桂春;复杂网络中的社团发现与链路预测[D];兰州大学;2018年

4 蔡巍;复杂网络的连结原理[D];东北大学;2017年

5 陶洋;网络性能提升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1年

6 刘影;复杂网络中节点影响力挖掘及其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曾明华;区域交通网络层次性与优化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张鑫;复杂网络中社区发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9 李伟;复杂网络特征结构的挖掘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嘉玲;技术邻近动态下企业创新超网络的演化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朱帅;基于几何代数的道路网络层次化构建与分析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3 王少芳;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机理和协同效应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4 张亚;新一代频谱高效光网络的架构及优化方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5 张振;基于拓扑特征的复杂网络局部易控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6 黄策;复杂网络模块发现算法研究及脑网络模块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7 王景行;赣州联通IPRAN网络的规划与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8 张琬乔;城市慢行单元步行网络修补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9 邓国亮;复杂网络重叠社团发现算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10 陈琳娜;支持网络切片的无线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96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796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0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