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要素协同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的影响——基于品牌竞争力视角
【部分图文】:
协同(Synergy)这一概念由Ansoff于1965年提出,他认为协同是将不同独立运行的个体以某种形式整合联结成一个可以共享资源的整体,其中各个个体协调运作来获得工作效率的提高,强调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整体效率[3]。协同创新最开始是从技术创新发展而来,学者们最先认识到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起到的推动作用[4,5]。在制造业转型期间,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纪玉俊和张彦彦(2017)研究发现“互联网+”对不同区域推进制造业转型的效果差异,测度结果显示制造业升级的基础在于信息产业的革新[6]。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加深拓展,实现了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和生产效率逐步提升,促进产业提质增效[7-9]。在创新要素方面的研究可归为以下两类研究方向:(1)从创新主体视角,研究协同内涵与模式、创新绩效影响机制;(2)从企业内部视角,分析创新要素互相协同发展对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起到的作用。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不仅提高了彼此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将提高外部系统的创新能力,为产业转型创造有利条件[10]。经济新常态下协同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石,只有创新要素相互协同发展,才能促使创新绩效达到最优水平[11]。Harbi和Anderson(2014)针对信息通信企业研究发现知识分享的文化创新可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12]。周敏(2015)通过分析新一代信息服务企业内部协同创新机理和内部要素的协同效应,得出创新要素协同发展有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13]。邵云飞等(2018)同样是从内部视角来研究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创新点在于采用了多要素协同,并加上IT能力[14]。也有学者从绿色创新角度出发,发现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和国家竞争力有积极推进作用[15,16]。现有文献中少有对创新要素协同度进行的探究,本文使用VAR模型对制造业内部要素的协同度进行测度。
从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脉冲响应状况看,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负向冲击,在第1期的影响为-0.027352,接着有一个正向的冲击,后期逐渐减弱,最后趋近于0。而从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脉冲响应状况看,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一个标准差的正向新息,在第2期有明显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逐步削弱(见图3)。通过对交互脉冲响应状况的观察,制造业转型期间的制度环境仍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制造业技术发展需求。从文化创新对制度创新脉冲响应状况看,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正向冲击,在第1期的影响为14.78998,后期呈现波动变化,最后趋近于0。而从制度创新对文化创新脉冲响应状况看,文化创新对制度创新一个标准差的负向新息,在第5期才有较为明显影响,为-0.051626,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逐步减弱(见图4)。从两个创新要素脉冲响应状况看,当前上海市制造业的制度创新发展对文化创新发展具有明显影响,而文化创新对制度创新的影响水平则相对较小,说明现有政策制度以及配套设施不能及时回应制造业转型期间文化创新的需求,甚至与其需求相背而驰,因此无法很好的助力和发挥出制造业中的文化特色。由此得出文化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的关键动力仍以制造业文化要素为主,同时相应的制度政策需要配合文化创新的需求,从而助力两者建立良好的协同发展关系。
从文化创新对制度创新脉冲响应状况看,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正向冲击,在第1期的影响为14.78998,后期呈现波动变化,最后趋近于0。而从制度创新对文化创新脉冲响应状况看,文化创新对制度创新一个标准差的负向新息,在第5期才有较为明显影响,为-0.051626,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逐步减弱(见图4)。从两个创新要素脉冲响应状况看,当前上海市制造业的制度创新发展对文化创新发展具有明显影响,而文化创新对制度创新的影响水平则相对较小,说明现有政策制度以及配套设施不能及时回应制造业转型期间文化创新的需求,甚至与其需求相背而驰,因此无法很好的助力和发挥出制造业中的文化特色。由此得出文化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的关键动力仍以制造业文化要素为主,同时相应的制度政策需要配合文化创新的需求,从而助力两者建立良好的协同发展关系。图4 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艳琦;;创新要素投入与企业竞争力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生产力研究;2017年03期
2 叶小岭;叶瑞刚;张颖超;;区域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水平及集聚效益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15期
3 蒋含明;;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J];国际贸易;2018年06期
4 邱建华;贺灵;;技术创新要素的全面协同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2年04期
5 叶穗山;林朝阳;;坚持服务理念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J];福建理论学习;2013年02期
6 胡莹;;对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汽车工业研究;2018年06期
7 李晓龙;蒋诚;;嘉兴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关键要素[J];商场现代化;2018年02期
8 陈伟;柳颖;;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型制造业竞争力创新要素结构性研究[J];当代经济;2018年13期
9 李金华;;高端制造业创新要素、创新活动及成果非均衡测度[J];财经问题研究;2019年04期
10 王微;;新举措引领新常态[J];纺织机械;2016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云峰;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艳琦;创新要素投入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孙雨童;陕西服装企业品牌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9年
3 严光强;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竞争力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黄新悦;大数据背景下乳制品企业品牌竞争力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年
5 朱书转;基于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力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8年
6 魏洁琼;苹果与华为手机品牌竞争力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7 郭艳妮;安徽省家电制造业品牌竞争力提升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8 徐伯韬;赛邦润滑油的品牌竞争力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9 余少文;企业品牌竞争力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研究[D];湖北大学;2015年
10 蒋钰;湖南南山牧业有限公司乳制品品牌竞争力研究[D];邵阳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846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846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