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重构视角下美国制造业回流影响研究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71.2
【部分图文】: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3.2.4 全球消费变迁2000-2008 年间,发达市场的可支配消费占全球增长的 88.2%,而新兴市场仅占9.2%,但是在 2008 年-2016 年间,发达市场的居民消费增长额会降至全球增长的 77.4%,新 兴 市 场 将 达 到 38.7% 。 据 普 华 永 道 的 研 究 报 告 称 , 2050 年 , 新 兴 市 场(Emerging-Markets,简称 E7,即中国、巴西、印度、印尼、墨西哥、俄罗斯、土耳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 3.5%,是七国集团(G7,美、日、德、法、英、意、加)的两倍(G7 的年平增长为 1.6%)。因此,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到 2050 年新兴市场的经济总量将占全球经济总量的 50%以上,而 G7 仅 20%左右。如图 3 所示,中国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在 2013 年就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而印度也在 2008 年后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市场。
图 5 2007~2016 年美国回流和 FDI 就业岗位累计增加 料 来 源 : 2016 年 回 流 倡 议 报 告 : 趋 势 逆 tp://reshorenow.org/blog/reshoring-initiative-2016-data-report-the-tide-has-turned/.2.2 美国制造业成本得到改善美国一系列致力于提高创新、能源、投融资环境等方面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的制造业成本优势,德勤发布的 2016 年制造业竞争力报告称,目前美国的竞争力中国之后,为世界第二,但 2020 年左右就会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在劳动力成面,美国劳动力成本尽管远高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但是 2002-2011 年,美造业人均产出提高 59.8%,而工资增长仅为 10%左右;而中国的工资水平 2002-2平均增速达到 10%,2005-2012 年平均增速超过 19%。在能源成本方面,得益于页革命,美国的能源价格大幅降低,天然气价格仅为 3.71 美元/MBtu,是 OECD 国均水平的 1/5,低于中国价格水平的 1/3。工业用电的价格是日本的 1/2,德国的 1
第 4 章 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现状3 对外出口迅速恢复数据显示,在对外出口上回流政策已经产生了积极效果。2008 年美国制造业出界总出口量的 9.14%,到 2011 年增长至 9.89%,2012 年增至 10.2%。对外出口产品与回流的产业高度相似,包括航空航天、汽车、石油化工等产品。如图 6制造业出口从 2002 年到 2008 年增势良好,由 2000 年的 6464 亿美元增至 2628 亿美元,8 年间增长近 1.5 倍。而 2008 年金融危机短暂下滑后继续保持良2015 年增长至 11259 亿美元,2000-2015 年间增长近 1.7 倍。作为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美国制造业在 2009 年-2012 年的 40 个月中发其表现不逊于金融危机以前,甚至某种程度上有所超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蕴诗;王婕;郑奇志;;重构全球价值链:中国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基于SSCI和CSSCI(2002—2015年)的文献研究[J];学术研究;2015年11期
2 肖新艳;;全球价值链呈现“双曲线”特征——“微笑曲线”和“彩虹曲线”[J];国际贸易;2015年08期
3 杨帅;;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分解与效果分析——基于企业要素投入成本和竞争力视角[J];西部论坛;2015年04期
4 田文;张亚青;佘珉;;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国出口贸易的结构调整[J];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03期
5 佘珉;钱峰;;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动因与方式[J];特区经济;2014年05期
6 胡峰;王芳;;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原因、影响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9期
7 宗永建;阎恬冬;;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01期
8 崔日明;张婷玉;;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与中国制造业转型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06期
9 傅强;魏琪;;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特征与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10期
10 王庭东;;新科技革命、美欧“再工业化”与中国要素集聚模式嬗变[J];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云;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曦雨;美国再工业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许荟;基于文化差异视角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分析[D];厦门大学;2014年
3 初旭;产品内分工视角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8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85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