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调整下的东盟制造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02 23:13
在后危机时代,发达经济体纷纷开启再工业化道路,全球价值链进入调整期。在此背景下,运用全球价值链增加值分解方法量化分析,可以发现东盟制造业呈现"势增、位低、分化"的发展特点和"单一低端化、区外化、边缘化"的发展趋势;同时,随着东盟制造业网络向东亚和东南亚集中,其内外发展动力均出现显著变迁,即外部动力从"美日"转向"中韩",内部动力从"新马"转向"泰越"。总体上,全球价值链调整对东盟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弊大于利",不仅导致东盟制造业趋向低端化、边缘化方向,而且给"东盟凝聚力"乃至"东盟方式"带来了负面效应。为此,东盟应当重视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抓住中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在RCEP框架内推动区域价值链的共建和重构,力争摆脱"低端锁定"的命运,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
【文章来源】:东南亚研究. 2020年02期 第16-39+153-154页 CSSCI
【文章页数】:26 页
【部分图文】:
东盟及东盟国家中间产品的区域流向图(2017年)
首先,东亚和东南亚是东盟制造业的重要市场。一方面,从区域视角来看(见图12),亚洲是吸收东盟制造业最终产品最多的区域,其中东亚吸收的份额为39%,东南亚吸收的份额为17%,南亚吸收的份额为3%;除此之外,欧洲和美国也吸收部分东盟制造业最终产品,份额分别为14%和8%。这意味着东盟制造业的市场网络也集中在亚洲,其中,东亚和东南亚是东盟制造业最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从东盟国家的视角来看,各国制造业最终产品的区域流向比重各有不同,但就市场网络的集中度来划分,亦可以分成两类:东亚为主型和东亚东南亚并重型。(1)东亚为主型国家包括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它们制造业流向东亚的最终产品要比流向东南亚的多出一倍以上,因此,东亚地区是这些国家制造业最为重要的市场,它们与东亚市场网络的联系很紧密。(2)东亚与东南亚并重型的国家包括菲律宾、老挝、文莱、柬埔寨,其中文莱和菲律宾制造业最终产品流向东亚的比重更高一些,分别达到39%和38%,柬埔寨和老挝制造业最终产品流向东南亚的比重更高,分别为51%和39%。这说明,东亚和东南亚(东盟内部)是这些国家制造业的重要市场。其次,东盟国家制造业的市场网络各具特点。一方面,中国是大部分东盟国家制造业最终产品的最大市场。从东盟及东盟国家制造业最终产品的国别(经济体)流向来看(见表5),除了文莱、柬埔寨和新加坡以外,其他东盟国家的制造业最终产品均集中流向中国;从东盟总体来看,有20.66%制造业最终产品流向中国,比重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日本(8.39%)。另一方面,美国、韩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市场对部分东盟国家来说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对于老挝来说,中国和泰国的市场同等重要;对于文莱来说,韩国系其最重要的制造业最终品市场,份额达到22.84%;对于柬埔寨来说,东盟内部的泰国、越南及外部的中国市场吸收了其绝大部分的制造业最终品;对于新加坡来说,美国和中国的重要性相当。
从出口的世界贸易份额来看,东盟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影响力是不断增大的。无论是从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来看,东盟制造业出口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都在不断增大。比如,东盟制造业中间产品的世界贸易份额从2010年的5.99%上升至2017年的6.46%(见图1),最终产品的世界贸易份额从2010年的4.33%上升至2017年的5.41%(见图2),说明东盟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大。其中,从国别角度来看,印尼、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制造业贡献较大,印尼和越南制造业无论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的贸易份额都上升明显,泰国制造业在中间产品贸易份额上有明显的增长。这说明在后危机时代,印尼、泰国、越南制造业的发展是显著的,共同推动了东盟制造业的发展。图2 东盟国家制造业最终产品世界贸易份额(2010—2017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全球价值链的挑战与中国应对[J]. 张鸿韬. 现代经济探讨. 2019(09)
[2]东盟的“再工业化”:政策、优势及挑战[J]. 吴崇伯,姚云贵. 东南亚研究. 2019(04)
[3]制造业对创新的重要性:美国再工业化的新解读[J]. 贾根良,楚珊珊. 江西社会科学. 2019(06)
[4]中美日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变迁与博弈研究——基于中间品和增加值的视角[J]. 张彦. 经济问题探索. 2019(05)
[5]中国及东盟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J]. 屠年松,朱光亚.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6]“东盟10+6”经济体制造业贸易网络研究[J]. 周英,张宇馨,刘智丽.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19(01)
[7]逆全球化与美国“再工业化”的不可能性研究[J]. 苏立君. 经济学家. 2017(06)
[8]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合作[J]. 陆建人.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9]东盟国家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分工与地位——基于TiVA数据与全球价值链指数的实证分析[J]. 熊琦. 亚太经济. 2016(05)
[10]东盟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特点[J]. 林丽钦,王勤. 东南亚研究. 2015(03)
本文编号:2895671
【文章来源】:东南亚研究. 2020年02期 第16-39+153-154页 CSSCI
【文章页数】:26 页
【部分图文】:
东盟及东盟国家中间产品的区域流向图(2017年)
首先,东亚和东南亚是东盟制造业的重要市场。一方面,从区域视角来看(见图12),亚洲是吸收东盟制造业最终产品最多的区域,其中东亚吸收的份额为39%,东南亚吸收的份额为17%,南亚吸收的份额为3%;除此之外,欧洲和美国也吸收部分东盟制造业最终产品,份额分别为14%和8%。这意味着东盟制造业的市场网络也集中在亚洲,其中,东亚和东南亚是东盟制造业最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从东盟国家的视角来看,各国制造业最终产品的区域流向比重各有不同,但就市场网络的集中度来划分,亦可以分成两类:东亚为主型和东亚东南亚并重型。(1)东亚为主型国家包括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它们制造业流向东亚的最终产品要比流向东南亚的多出一倍以上,因此,东亚地区是这些国家制造业最为重要的市场,它们与东亚市场网络的联系很紧密。(2)东亚与东南亚并重型的国家包括菲律宾、老挝、文莱、柬埔寨,其中文莱和菲律宾制造业最终产品流向东亚的比重更高一些,分别达到39%和38%,柬埔寨和老挝制造业最终产品流向东南亚的比重更高,分别为51%和39%。这说明,东亚和东南亚(东盟内部)是这些国家制造业的重要市场。其次,东盟国家制造业的市场网络各具特点。一方面,中国是大部分东盟国家制造业最终产品的最大市场。从东盟及东盟国家制造业最终产品的国别(经济体)流向来看(见表5),除了文莱、柬埔寨和新加坡以外,其他东盟国家的制造业最终产品均集中流向中国;从东盟总体来看,有20.66%制造业最终产品流向中国,比重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日本(8.39%)。另一方面,美国、韩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市场对部分东盟国家来说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对于老挝来说,中国和泰国的市场同等重要;对于文莱来说,韩国系其最重要的制造业最终品市场,份额达到22.84%;对于柬埔寨来说,东盟内部的泰国、越南及外部的中国市场吸收了其绝大部分的制造业最终品;对于新加坡来说,美国和中国的重要性相当。
从出口的世界贸易份额来看,东盟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影响力是不断增大的。无论是从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来看,东盟制造业出口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都在不断增大。比如,东盟制造业中间产品的世界贸易份额从2010年的5.99%上升至2017年的6.46%(见图1),最终产品的世界贸易份额从2010年的4.33%上升至2017年的5.41%(见图2),说明东盟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大。其中,从国别角度来看,印尼、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制造业贡献较大,印尼和越南制造业无论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的贸易份额都上升明显,泰国制造业在中间产品贸易份额上有明显的增长。这说明在后危机时代,印尼、泰国、越南制造业的发展是显著的,共同推动了东盟制造业的发展。图2 东盟国家制造业最终产品世界贸易份额(2010—2017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全球价值链的挑战与中国应对[J]. 张鸿韬. 现代经济探讨. 2019(09)
[2]东盟的“再工业化”:政策、优势及挑战[J]. 吴崇伯,姚云贵. 东南亚研究. 2019(04)
[3]制造业对创新的重要性:美国再工业化的新解读[J]. 贾根良,楚珊珊. 江西社会科学. 2019(06)
[4]中美日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变迁与博弈研究——基于中间品和增加值的视角[J]. 张彦. 经济问题探索. 2019(05)
[5]中国及东盟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J]. 屠年松,朱光亚.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6]“东盟10+6”经济体制造业贸易网络研究[J]. 周英,张宇馨,刘智丽.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19(01)
[7]逆全球化与美国“再工业化”的不可能性研究[J]. 苏立君. 经济学家. 2017(06)
[8]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合作[J]. 陆建人.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9]东盟国家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分工与地位——基于TiVA数据与全球价值链指数的实证分析[J]. 熊琦. 亚太经济. 2016(05)
[10]东盟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特点[J]. 林丽钦,王勤. 东南亚研究. 2015(03)
本文编号:2895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89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