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服务化是否匹配制造业生产效率——基于联立方程的多重中介效应实证
发布时间:2021-02-12 13:40
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了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路径以及二者的发展协调度,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协调度处于[0.3-0.4)的轻度失调区间,但经验事实表明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速度已经领先于制造业生产效率,且中西部地区的服务化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科研创新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以及二者的交互项都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总中介效应占比为29.16%,说明制造业科研创新等服务投入向生产力转化的效率有待提高。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42(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机理分析与理论假说
(一)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内在机理与实现机制
1. 制造业将服务外包有利于其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提升效率。
2. 制造业服务化有助于其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内涵价值来提高产品价值链地位。
3. 知识型服务要素投入促使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二)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理论假说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1. 耦合协调度模型。
2. 中介效应模型。
五、核心解释变量及耦合协调关系的测度
(一)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测算
(二)要素层面的耦合协调度
(三)区域层面的耦合协调度
六、实证模型与结果分析
(一)模型构建与描述性统计
(二)结果分析与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
七、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产性服务进口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模式——影响机制与调节效应[J]. 罗军. 国际贸易问题. 2019(08)
[2]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生产成本与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 孙铁柱,郭帅. 企业经济. 2019(05)
[3]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丁博,曹希广,邓敏,奚君羊.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9(02)
[4]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J]. 宋华. 中国流通经济. 2019(03)
[5]基于改进熵值法的福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竞争力评价[J]. 吴翔凌,梁兆国.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8)
[6]生产性服务投入、技术创新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J]. 杨仁发,汪青青.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9)
[7]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演化动力机理探讨[J]. 金晟. 统计与决策. 2018(09)
[8]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 唐晓华,张欣珏,李阳. 经济研究. 2018(03)
[9]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服务业生产率提升研究——基于产业互动的视角[J]. 钱龙.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1)
[10]人力资本对山东省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鲍莫尔“非均衡经济增长模型”的拓展分析[J]. 牛凤巧,杜曙光.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 2017(03)
博士论文
[1]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D]. 王玉玲.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
[2]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力资本积累研究[D]. 窦争妍.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
[3]制造业服务化研究——成因、机理与效应[D]. 周大鹏.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030945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42(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机理分析与理论假说
(一)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内在机理与实现机制
1. 制造业将服务外包有利于其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提升效率。
2. 制造业服务化有助于其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内涵价值来提高产品价值链地位。
3. 知识型服务要素投入促使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二)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理论假说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1. 耦合协调度模型。
2. 中介效应模型。
五、核心解释变量及耦合协调关系的测度
(一)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测算
(二)要素层面的耦合协调度
(三)区域层面的耦合协调度
六、实证模型与结果分析
(一)模型构建与描述性统计
(二)结果分析与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
七、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产性服务进口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模式——影响机制与调节效应[J]. 罗军. 国际贸易问题. 2019(08)
[2]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生产成本与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 孙铁柱,郭帅. 企业经济. 2019(05)
[3]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丁博,曹希广,邓敏,奚君羊.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9(02)
[4]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J]. 宋华. 中国流通经济. 2019(03)
[5]基于改进熵值法的福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竞争力评价[J]. 吴翔凌,梁兆国.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8)
[6]生产性服务投入、技术创新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J]. 杨仁发,汪青青.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9)
[7]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演化动力机理探讨[J]. 金晟. 统计与决策. 2018(09)
[8]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 唐晓华,张欣珏,李阳. 经济研究. 2018(03)
[9]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服务业生产率提升研究——基于产业互动的视角[J]. 钱龙.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1)
[10]人力资本对山东省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鲍莫尔“非均衡经济增长模型”的拓展分析[J]. 牛凤巧,杜曙光.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 2017(03)
博士论文
[1]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D]. 王玉玲.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
[2]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力资本积累研究[D]. 窦争妍.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
[3]制造业服务化研究——成因、机理与效应[D]. 周大鹏.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030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030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