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电化学储能项目商业价值量化模型及竞争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7 21:27
  近年随着储能应用技术的进步,中国电力市场中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爆发式增长,准确量化储能项目商业价值,将有利于储能产品或服务参与电力市场竞争,促进储能行业可持续发展。以范围经济理论、成本收益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全要素可放电电价随机模型,来刻画和评价多功能储能项目商业价值。与此同时,分析了影响可放电电价的参数属性和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项目获得经济收益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约束条件,提出了储能企业竞争策略和投资决策思路。结合算例和学习曲线,分析发现装机成本、系统利用效率、能源转化效率三个参数对可放电价格影响尤为显著,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参数对可放电价格水平的影响程度,来确定适合企业的商业模式,并优化经营策略。综合商业价值量化模型为企业投资、市场竞争、政策制定,提供了清晰思路和决策工具。 

【文章来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20,48(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电化学储能项目商业价值量化模型及竞争策略研究


储能企业竞争策略优化路径Fig.1Optimizingpathofcompetitionstrategyfor

曲线,储能,经营学,行业


能量转化效率的提高和系统利用效率的提升,可放电价格会降低,前者是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可放电价格,后两个参数是通过效率提升,影响收益从而影响可放电价格。装机成本下降取决于储能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运用和生产越多,技术进步越大,单位成本越低;系统利用效率和能量转化效率,既取决于行业技术进步,也取决于企业经验的成熟度。为了比较,将三个参数的递减、递增速度比率做统一处理(1%),各参数对可放电价格的影响程度见表1第6列、第10列、第14列。三个参数也会产生叠加效应。绘制学习曲线见图2,从图可以看到,装机成本下降、系统使用效率提升对可放电价格的影响程度要大于能源转化效率。因此,要降低可放电价格,增强市场竞争力,首要因素是降低初装成本,其次是提高使用效率。图2储能行业与储能项目经营学习曲线Fig.2Learningcurveofenergystorageindustryandenergystoragesystem5结论及建议如何量化市场化条件下储能项目的商业价值,是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影响项目投资、商业模式选择、市场竞争策略、产业政策制定等。本文依据范围经济理论,从储能产品与服务的价值(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角度,构建了多应用场景下的储能项目综合商业价值量化模型,突破了现有文献从某一具体物理应用场景或某一种经营模式来评价储能项目商业前景的研究视角,为企业投资、企业经营、市场竞争、政策制定等,提供了清晰思路和决策工具。建立在全要素成本收益模型基础上的可放电价格随机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和刻画储能项目的商业价值。影响可放电价格接受程度的参数包括市尝政策、经营三类因素,储能项目可根据可放电价格水平的市场接受程度,来分析自身参与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聚合商参与的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系统优化配置[J]. 唐权,胥威汀,叶希,沈力,苟竞,刘友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9(17)
[2]基于多场景的商业园区源-储-荷系统运营模式及投资决策研究[J]. 薛金花,叶季蕾,陶琼,王德顺.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9(02)
[3]基于气候条件的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J]. 傅金洲,孙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24)
[4]未来配电网的主要形态——基于储能的低压直流微电网[J]. 刘健,魏昊焜,张志华,王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18)
[5]实时电价下户用储能智能化管理[J]. 熊书华,戴瑜兴,毕大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8(07)
[6]基于风电场集中储能的风储柔性控制策略研究[J]. 贾成真,王灵梅,孟恩隆,张学军,孟秉贵,赵俊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06)
[7]主动配电网的源-网-荷多层博弈经济调度策略[J]. 王甜婧,许阔,朱永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04)
[8]定价参数对输配电价的影响及调控模型[J]. 刘思强,叶泽,范先国,姚军,吴永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24)
[9]基于最优价值网络的储能系统调度优化及仿真[J]. 谢东亮,薛峰,宋晓芳.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24)
[10]中国储能技术的科学能力测度与国际比较[J]. 毛荐其,孙静林,刘娜.  科研管理. 2016(12)



本文编号:3422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422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8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