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嵌入视角下的半导体产业培育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3 13:28
基于我国半导体产业现状的剖析,以半导体产业协同创新为现实基础,以利益嵌入视角提出该问题的分析框架,并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对国产化采购的可行性、监督式政企博弈的合理性和产业链协同结盟的有效性给予探讨。最后根据博弈分析结果设计"整合产业群、升级技术层、融合工艺链"三位一体的半导体产业国产化培育路径。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2020,4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制造商国产化采购的复制动态相位图(R>Q+2M)
204谢泓材等:利益嵌入视角下的半导体产业培育路径研究图3制造商国产化采购的复制动态相位图(R>Q+2M)(3)当时,,此时为ESS。意即,最终有占比例的国内晶圆制造商采购本土供应商原料,有比例的国内晶圆制造商不采购本土供应商原料,该复制动态的相位图如图4所示。图4制造商国产化采购的复制动态相位图()2.4相关结论及证明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逐个分析影响博弈得益的参数,将得到一些指导加速产业国产化的定性结论。结论1:通过在国内新建晶圆厂房等方式提升市场规模,有利于产业配套国产化提速,提升产业国产化程度。证明:由上述分析易知,R越大,厂商选择国产替代的可能性越大。而厂商生产总收益R与产品所面向的市场规模大小密切相关。通过新建晶圆厂房,抬升产品的动态市场空间,将直接促进产业国产配套程度的提升。事实上,半导体产业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正在进行,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统计数据,2017—2020年间全球将投产62座半导体晶圆厂,其中26座位于中国大陆,占全球投产总数的42%,大规模半导体晶圆的建厂潮为原材料供应商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结论2: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是国产产品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的关键。证明:由上述分析易知,Q越小,厂商选择国产替代的意愿更强。而损失Q源于产品技术不成熟,导致产出品良率不高;同时技术落后反映的工艺代差将降低生产效率和减少产品附加值。提升技术和产品质量,能使Q降低;另外随着下游市场规模在新建厂房拉动提升下,产品能得到更多的售后反馈优化,弥补设计和生产的经验不足,也能降低Q值。结论3:研发人员和售后团队等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将促进产品实现进口替代。证明:由上述分析易知,M越小,厂商更倾向于采购国产产品。运转维
谢泓材等:利益嵌入视角下的半导体产业培育路径研究205仍然采用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和求解该模型。由可知,该复制动态最多有三个稳定状态,分别是:,和。但这三个状态并不都是进化稳定策略ESS,稳定状态需要满足抗扰动要求,即。,由此可得:,,下面分情形讨论相应的演化稳定策略:(1)当时,,,,此时为演化稳定策略(ESS)。该复制动态的相位图依然如图1所示。(2)当时,,,,此时为ESS。该复制动态的相位图依然如图2所示。(3)当时,,此时为ESS。该复制动态的相位图如图6所示。图6政府补贴行为下制造商国产化采购的复制动态相位图()注:虚线表示图5所示情形,以方便对比。结论4:政府对国产采购行为给予补贴等奖励,将提升产品的国产化水平。证明:由图4,易知:引入补贴因素后,政府对国产采购行为给予补贴S后,演化博弈结果趋向于采购国产设备的概率提升。3政府扶持下半导体厂商国产化研发的政企博弈分析3.1政企博弈建模及基本假设国家政府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而半导体本土厂商是否大力投入研发和国产化可视为政府与企业博弈之结果。考虑到博弈双反的有限理性及涉及商业机密的信息不完全对称,政府将不定期评估本土半导体厂商的研发效果和国产化进程(以下简称“评估”),但由于涉及高新技术的评估需要专家团队以及配套实验,如考虑到评估所需成本,政府也可能采取不评估策略(以下简称“不评估”)。对企业而言,具备研发基储进展顺利且对政府给予的扶持举措满意的情况下可能为国产化专门投入研发力量(以下简称“研发”),而对企业运作不佳或对政府给予的扶持举措不够满意时可能不会专门投入国产化研发(以下简称“不研发”)。不改变实质,可对所建模型做如下假设:(1)政府组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供给侧改革下的政府规制与企业的标准化行为演化博弈分析[J]. 崔雅雯,杨磊,郭延禄.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8(06)
[2]多方博弈情景下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价值重构问题研究[J]. 郭本海,王涵. 中国管理科学. 2018(10)
[3]寡头竞合与并购重组: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赶超逻辑[J]. 周建军. 国际经济评论. 2018(05)
[4]从日美半导体战争看中美高科技之争[J]. 张茉楠. 中国经贸导刊. 2018(13)
[5]美国半导体行业多样性对我国的启示[J]. 杨娟.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8(04)
[6]基于演化博弈的知识产权电子商务交易研究[J]. 李开洲,谢富纪. 上海管理科学. 2018(01)
[7]集成电路装备产业的全球竞争格局与我国竞争态势分析[J]. 傅翠晓,全利平.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7(06)
[8]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分析[J]. 魏少军. 集成电路应用. 2017(04)
[9]集成电路(IC)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马磊,张战国.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7(03)
[10]集成电路产业的振兴要从设备材料抓起[J]. 韩继国. 集成电路应用. 2013(10)
本文编号:3493105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2020,4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制造商国产化采购的复制动态相位图(R>Q+2M)
204谢泓材等:利益嵌入视角下的半导体产业培育路径研究图3制造商国产化采购的复制动态相位图(R>Q+2M)(3)当时,,此时为ESS。意即,最终有占比例的国内晶圆制造商采购本土供应商原料,有比例的国内晶圆制造商不采购本土供应商原料,该复制动态的相位图如图4所示。图4制造商国产化采购的复制动态相位图()2.4相关结论及证明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逐个分析影响博弈得益的参数,将得到一些指导加速产业国产化的定性结论。结论1:通过在国内新建晶圆厂房等方式提升市场规模,有利于产业配套国产化提速,提升产业国产化程度。证明:由上述分析易知,R越大,厂商选择国产替代的可能性越大。而厂商生产总收益R与产品所面向的市场规模大小密切相关。通过新建晶圆厂房,抬升产品的动态市场空间,将直接促进产业国产配套程度的提升。事实上,半导体产业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正在进行,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统计数据,2017—2020年间全球将投产62座半导体晶圆厂,其中26座位于中国大陆,占全球投产总数的42%,大规模半导体晶圆的建厂潮为原材料供应商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结论2: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是国产产品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的关键。证明:由上述分析易知,Q越小,厂商选择国产替代的意愿更强。而损失Q源于产品技术不成熟,导致产出品良率不高;同时技术落后反映的工艺代差将降低生产效率和减少产品附加值。提升技术和产品质量,能使Q降低;另外随着下游市场规模在新建厂房拉动提升下,产品能得到更多的售后反馈优化,弥补设计和生产的经验不足,也能降低Q值。结论3:研发人员和售后团队等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将促进产品实现进口替代。证明:由上述分析易知,M越小,厂商更倾向于采购国产产品。运转维
谢泓材等:利益嵌入视角下的半导体产业培育路径研究205仍然采用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和求解该模型。由可知,该复制动态最多有三个稳定状态,分别是:,和。但这三个状态并不都是进化稳定策略ESS,稳定状态需要满足抗扰动要求,即。,由此可得:,,下面分情形讨论相应的演化稳定策略:(1)当时,,,,此时为演化稳定策略(ESS)。该复制动态的相位图依然如图1所示。(2)当时,,,,此时为ESS。该复制动态的相位图依然如图2所示。(3)当时,,此时为ESS。该复制动态的相位图如图6所示。图6政府补贴行为下制造商国产化采购的复制动态相位图()注:虚线表示图5所示情形,以方便对比。结论4:政府对国产采购行为给予补贴等奖励,将提升产品的国产化水平。证明:由图4,易知:引入补贴因素后,政府对国产采购行为给予补贴S后,演化博弈结果趋向于采购国产设备的概率提升。3政府扶持下半导体厂商国产化研发的政企博弈分析3.1政企博弈建模及基本假设国家政府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而半导体本土厂商是否大力投入研发和国产化可视为政府与企业博弈之结果。考虑到博弈双反的有限理性及涉及商业机密的信息不完全对称,政府将不定期评估本土半导体厂商的研发效果和国产化进程(以下简称“评估”),但由于涉及高新技术的评估需要专家团队以及配套实验,如考虑到评估所需成本,政府也可能采取不评估策略(以下简称“不评估”)。对企业而言,具备研发基储进展顺利且对政府给予的扶持举措满意的情况下可能为国产化专门投入研发力量(以下简称“研发”),而对企业运作不佳或对政府给予的扶持举措不够满意时可能不会专门投入国产化研发(以下简称“不研发”)。不改变实质,可对所建模型做如下假设:(1)政府组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供给侧改革下的政府规制与企业的标准化行为演化博弈分析[J]. 崔雅雯,杨磊,郭延禄.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8(06)
[2]多方博弈情景下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价值重构问题研究[J]. 郭本海,王涵. 中国管理科学. 2018(10)
[3]寡头竞合与并购重组: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赶超逻辑[J]. 周建军. 国际经济评论. 2018(05)
[4]从日美半导体战争看中美高科技之争[J]. 张茉楠. 中国经贸导刊. 2018(13)
[5]美国半导体行业多样性对我国的启示[J]. 杨娟.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8(04)
[6]基于演化博弈的知识产权电子商务交易研究[J]. 李开洲,谢富纪. 上海管理科学. 2018(01)
[7]集成电路装备产业的全球竞争格局与我国竞争态势分析[J]. 傅翠晓,全利平.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7(06)
[8]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分析[J]. 魏少军. 集成电路应用. 2017(04)
[9]集成电路(IC)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马磊,张战国.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7(03)
[10]集成电路产业的振兴要从设备材料抓起[J]. 韩继国. 集成电路应用. 2013(10)
本文编号:3493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49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