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上网电价对稳定市场价格的政策效果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8 05:47
基于VAR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定量分析手段,研究了我国上网电价波动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效应,探索调控上网电价对稳定市场价格是否具有积极的政策效果。结果表明,上网电价的调整在滞后一期会对CPI和PPI产生负向冲击,从而抑制市场价格上涨,而随着滞后期不断增加,影响作用趋于减弱;同时,在上网电价波动影响市场价格波动的过程中,存在CPI和PPI之间相互中介效应,即存在上网电价→PPI→CPI、上网电价→CPI→PPI的影响途径。总体来看,我国调控上网电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国内市场价格的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价格月刊.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我国上网电价的变化趋势
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DLCPI对DLGPP的脉冲响应表现出瞬间放大但随滞后期增加而逐步缩小,最后趋于零的动态特征。通过上网电价政策调整,使上网电价出现一个向上的波动时,在第1期会对消费者价格CPI产生一个负向冲击,使DLCPI值下降0.01个单位。从动态性看,上网电价的这一波动,在第2、3、4三期对CPI波动的负向作用不断减小,转而出现正向作用,从第4期到第13期影响程度呈现波动变化,但幅度不断减小并逐步趋于零。由此可见,我国上网电价的变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波动总体上具有负向抑制作用,虽然在滞后性上会出现一定的正向影响,但总体上负向作用更强,到第13期影响作用基本释放完毕。根据该结果可以发现,我国上网电价的政策调整,对稳定国内CPI而言具有积极作用。从图4可以看到,2003年以来上网电价的季度环比波动差值虽然远没有CPI明显,但总体上存在着相反方向的变动特征,尤其是在2003年6月~2010年6月、2017年6月~2018年6月更加明显。由图3可以看出,DL-CPI对DLGPP的脉冲响应表现出两次放大随后缩小,最后趋于零的动态特征。如果上网电价出现一个向上的波动,那么在第一期会对PPI产生一个负向冲击,使DLCPI值下降0.008个单位。到第2期负向冲击有所放大,达到0.02个单位;第3、4期逐步缩小,但从第4~8期负向冲击又逐步放大,到第8期负向冲击为0.015个单位。随后,负向冲击逐步趋弱,到第14~20期虽有反弹至正向冲击,但影响力度非常微弱。总体来说,我国上网电价的政策调整,对稳定国内PPI也有积极作用。
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上网电价对市场价格上涨而言是一种成本推动型的作用机制,但是本文的实证结果并没有支持这一理论。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可能是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我国对上网电价存在规制作用。稳定市场价格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电价调控,国家发改委在调控时也必然会考虑到其与市场价格的关系。在实际调控上网电价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也要通过政府有形之手予以规制,在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两种价格的规制过程中要充分契合国内市场价格水平,因而较单一的市场传导机制更为复杂。为了平衡能源市场,国家发改委有时只调整上网电价而不调整销售电价。第二,区域性上网电价和市场价格水平的差异可能影响总体结果。虽然国家公布了上网电价及市场价格数据,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上网电价和市场价格水平仍存在差异性,不同地区上网电价与市场价格的关系也可能有明显差异。第三,市场对上网电价调整的反应非常灵敏甚至出现超预期反应,在上文对价格传导机制分析中,上网电价对市场价格带来的稳定作用说明了这一点。图4 我国上网电价、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工业品价格指数的季度环比变动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双重差分法的我国差别电价政策对电力消费强度影响研究[J]. 翟玉鹏,曹俊文. 电力与能源. 2018(06)
[2]中国物价水平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闫梅,赵美风. 现代管理科学. 2018(10)
[3]电价波动对区域经济影响效应比较分析[J]. 时如义,聂锐,康长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4]基于动态因子模型的我国物价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王超. 西部金融. 2016(06)
[5]国际因素影响中国物价水平的传导机制研究[J]. 陈梦根.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0)
本文编号:3523828
【文章来源】:价格月刊.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我国上网电价的变化趋势
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DLCPI对DLGPP的脉冲响应表现出瞬间放大但随滞后期增加而逐步缩小,最后趋于零的动态特征。通过上网电价政策调整,使上网电价出现一个向上的波动时,在第1期会对消费者价格CPI产生一个负向冲击,使DLCPI值下降0.01个单位。从动态性看,上网电价的这一波动,在第2、3、4三期对CPI波动的负向作用不断减小,转而出现正向作用,从第4期到第13期影响程度呈现波动变化,但幅度不断减小并逐步趋于零。由此可见,我国上网电价的变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波动总体上具有负向抑制作用,虽然在滞后性上会出现一定的正向影响,但总体上负向作用更强,到第13期影响作用基本释放完毕。根据该结果可以发现,我国上网电价的政策调整,对稳定国内CPI而言具有积极作用。从图4可以看到,2003年以来上网电价的季度环比波动差值虽然远没有CPI明显,但总体上存在着相反方向的变动特征,尤其是在2003年6月~2010年6月、2017年6月~2018年6月更加明显。由图3可以看出,DL-CPI对DLGPP的脉冲响应表现出两次放大随后缩小,最后趋于零的动态特征。如果上网电价出现一个向上的波动,那么在第一期会对PPI产生一个负向冲击,使DLCPI值下降0.008个单位。到第2期负向冲击有所放大,达到0.02个单位;第3、4期逐步缩小,但从第4~8期负向冲击又逐步放大,到第8期负向冲击为0.015个单位。随后,负向冲击逐步趋弱,到第14~20期虽有反弹至正向冲击,但影响力度非常微弱。总体来说,我国上网电价的政策调整,对稳定国内PPI也有积极作用。
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上网电价对市场价格上涨而言是一种成本推动型的作用机制,但是本文的实证结果并没有支持这一理论。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可能是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我国对上网电价存在规制作用。稳定市场价格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电价调控,国家发改委在调控时也必然会考虑到其与市场价格的关系。在实际调控上网电价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也要通过政府有形之手予以规制,在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两种价格的规制过程中要充分契合国内市场价格水平,因而较单一的市场传导机制更为复杂。为了平衡能源市场,国家发改委有时只调整上网电价而不调整销售电价。第二,区域性上网电价和市场价格水平的差异可能影响总体结果。虽然国家公布了上网电价及市场价格数据,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上网电价和市场价格水平仍存在差异性,不同地区上网电价与市场价格的关系也可能有明显差异。第三,市场对上网电价调整的反应非常灵敏甚至出现超预期反应,在上文对价格传导机制分析中,上网电价对市场价格带来的稳定作用说明了这一点。图4 我国上网电价、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工业品价格指数的季度环比变动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双重差分法的我国差别电价政策对电力消费强度影响研究[J]. 翟玉鹏,曹俊文. 电力与能源. 2018(06)
[2]中国物价水平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闫梅,赵美风. 现代管理科学. 2018(10)
[3]电价波动对区域经济影响效应比较分析[J]. 时如义,聂锐,康长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4]基于动态因子模型的我国物价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王超. 西部金融. 2016(06)
[5]国际因素影响中国物价水平的传导机制研究[J]. 陈梦根.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0)
本文编号:3523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523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