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供给单业态服务链契约设计
发布时间:2021-12-27 20:00
不考虑换电仅以充电模式为研究对象,构建多级新能源供给单业态服务链,以下游的新能源有效需求量作为模糊变量,建立基于需求量随时间变动的新能源供给单业态服务链模糊需求模型和利润模型。结果表明,设计的契约增强了新能源供给单业态服务链的协调性,并随着下游有效需求量的增加,服务链中各参与主体的模糊期望利润呈增长态势,且最优契约数量逐级增大;最终,终端用户的最优契约数量与整个服务链进行集中决策时最优契约数量基本一致。
【文章来源】:软科学. 2020,34(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新能源需求量与服务链各主体最优契约数量对比图
服务链各主体期望利润
依据图3中对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的预测,按照每辆汽车的年平均行驶需求里程为1.5万千米进行计算(2),新能源汽车的百千米平均耗电量为16 KWh(以北汽E150EV电动汽车为例)[23],可推算出我国新能源模糊需求量见表3。表3 全国新能源汽车充电量模糊需求量 模糊需求量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S ~ =( s 1 ,s 2 ,s 3 ) (单位:GWh) (63.40,73.87,84.34) (67.72,82.51,97.31) (73.04,91.16,109.28) (78.87,99.81,120.74) (85.04,108.45,131.87) (91.44,117.10,142.76) (98.01,125.74,153.4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充电设备利用率的电动汽车充电路径多目标优化调度[J]. 周天沛,孙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9(04)
[2]基于集成学习的含电气热商业楼宇群的分时电价求解[J]. 张志义,余涛,王德志,潘振宁,张孝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9(01)
[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J]. 马建,刘晓东,陈轶嵩,汪贵平,赵轩,贺伊琳,许世维,张凯,张一西.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8)
[4]面向园区微网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营模式[J]. 刘敦楠,徐尔丰,许小峰. 电网技术. 2018(03)
[5]求解模糊需求车辆路径问题的两阶段变邻域禁忌搜索算法[J]. 李阳,范厚明,张晓楠,杨翔.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02)
[6]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下的未来电力系统演化模型[J]. 谢宇翔,张雪敏,罗金山,夏德明,张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02)
[7]碳减排奖惩机制下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演化博弈分析[J]. 焦建玲,陈洁,李兰兰,李方一. 中国管理科学. 2017(10)
[8]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同阶段商业模式创新特点及案例研究[J]. 李苏秀,刘颖琦,Ari Kokko.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8)
[9]清洁能源与电动汽车充电站协调投资的低碳效益分析[J]. 卢志刚,姜春光,李学平,赵号,王荟敬. 电工技术学报. 2016(19)
[10]合作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特征的复杂网络分析[J]. 高霞,陈凯华. 科研管理. 2015(06)
本文编号:3552637
【文章来源】:软科学. 2020,34(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新能源需求量与服务链各主体最优契约数量对比图
服务链各主体期望利润
依据图3中对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的预测,按照每辆汽车的年平均行驶需求里程为1.5万千米进行计算(2),新能源汽车的百千米平均耗电量为16 KWh(以北汽E150EV电动汽车为例)[23],可推算出我国新能源模糊需求量见表3。表3 全国新能源汽车充电量模糊需求量 模糊需求量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S ~ =( s 1 ,s 2 ,s 3 ) (单位:GWh) (63.40,73.87,84.34) (67.72,82.51,97.31) (73.04,91.16,109.28) (78.87,99.81,120.74) (85.04,108.45,131.87) (91.44,117.10,142.76) (98.01,125.74,153.4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充电设备利用率的电动汽车充电路径多目标优化调度[J]. 周天沛,孙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9(04)
[2]基于集成学习的含电气热商业楼宇群的分时电价求解[J]. 张志义,余涛,王德志,潘振宁,张孝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9(01)
[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J]. 马建,刘晓东,陈轶嵩,汪贵平,赵轩,贺伊琳,许世维,张凯,张一西.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8)
[4]面向园区微网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营模式[J]. 刘敦楠,徐尔丰,许小峰. 电网技术. 2018(03)
[5]求解模糊需求车辆路径问题的两阶段变邻域禁忌搜索算法[J]. 李阳,范厚明,张晓楠,杨翔.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02)
[6]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下的未来电力系统演化模型[J]. 谢宇翔,张雪敏,罗金山,夏德明,张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02)
[7]碳减排奖惩机制下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演化博弈分析[J]. 焦建玲,陈洁,李兰兰,李方一. 中国管理科学. 2017(10)
[8]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同阶段商业模式创新特点及案例研究[J]. 李苏秀,刘颖琦,Ari Kokko.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8)
[9]清洁能源与电动汽车充电站协调投资的低碳效益分析[J]. 卢志刚,姜春光,李学平,赵号,王荟敬. 电工技术学报. 2016(19)
[10]合作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特征的复杂网络分析[J]. 高霞,陈凯华. 科研管理. 2015(06)
本文编号:3552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552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