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考察——基于中国与30个国家的贸易数据
发布时间:2023-03-07 18:41
从"本地市场效应"理论视角出发,运用2000—2017年14个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与30个贸易伙伴国、不同行业出口优势来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1)中国与30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制造业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显著存在。在外部需求和劳动力比较优势之外,规模经济优势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扩张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高技术行业由于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固定资产投入,在生产过程中更容易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本地市场效应"更为明显。(3)中国制造业出口的规模经济优势主要是由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所主导的。在制造业出口中,中国对于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的规模经济优势,而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出口则更多地依赖资源、劳动力等低要素成本所创造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并不明显。因此,中国应当逐步增强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出口的规模经济优势,特别是高技术行业出口中的规模经济优势,积极构建要素成本比较优势以外的制造业出口优势来源,避免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制造业迁移和"制造业空心化"现象。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本地市场效应”的理论机理与文献回顾
(一)“本地市场效应”的理论机理
(二)“本地市场效应”的国内外文献回顾
三、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市场结构与行业分布
(一)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市场结构
(二)中国制造业出口的行业分布
四、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一)计量模型设定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五、“本地市场效应”存在性及异质性检验结果分析
(一)“本地市场效应”存在性检验
(二)制造业细分行业异质性考察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异质性考察
六、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编号:3757687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本地市场效应”的理论机理与文献回顾
(一)“本地市场效应”的理论机理
(二)“本地市场效应”的国内外文献回顾
三、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市场结构与行业分布
(一)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市场结构
(二)中国制造业出口的行业分布
四、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一)计量模型设定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五、“本地市场效应”存在性及异质性检验结果分析
(一)“本地市场效应”存在性检验
(二)制造业细分行业异质性考察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异质性考察
六、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编号:3757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75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