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企业信息技术能力、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9 15:22
数据已成为与土地、劳动、资本同等重要的新型生产要素和创新产出驱动力,5G技术、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已快速渗透到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并催发了全新的经济业态和全面的产业变革。尤其是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全面爆发阻碍了人员的跨地域流动和社会群体的聚集行动,直接影响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等组织活动。愈加复杂的外部情境使对劳动力具有较大依赖性的传统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重新思考企业的组织运行逻辑和如何成功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成为所有传统制造企业亟待解决的生存难题。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创新是一个新兴研究主题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受到国家政策、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多方关注。在实践过程中,因数字经济和动荡外部环境的双重冲击,越来越多的大型传统制造企业被新兴互联网企业超越并失去了原有的竞争地位,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传统制造企业除了依靠传统的技术革新和市场拉动转型升级外,还可以依靠数字技术这一新兴生产要素为其转型赋能(杨雅程和雷家骕等,2021;吕铁,2019)。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表现为其利用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机遇所采取的“全面行动”,是...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动态能力理论
2.1.2 制度理论
2.1.3 权变理论
2.1.4 小结
2.2 文献综述
2.2.1 IT能力
2.2.2 数字化转型战略
2.2.3 数字创新绩效
2.2.4 组织合法性
2.2.5 环境动态性
2.3 变量关系梳理
2.3.1 IT能力与其它研究变量的关系
2.3.2 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其它变量的关系
2.3.3 组织合法性与其它研究变量的关系
2.3.4 环境动态性与其它变量的关系
2.4 本章总结
第3章 基于探索性案例研究的模型构建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3.1.2 研究方法选择
3.1.3 案例选择
3.1.4 数据收集
3.2 案例分析
3.2.1 信度和效度
3.2.2 数据处理和呈现
3.3 案例分析结果
3.3.1 案例核心概念界定
3.3.2 案例发现
3.3.3 基于案例分析的模型构建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研究假设
4.1 IT能力与数字创新绩效
4.2 数字化转型战略与数字创新绩效
4.3 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中介作用
4.3.1 IT能力与数字化转型战略
4.3.2 数字化转型战略对IT能力和数字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4.4 组织合法性的调节作用
4.4.1 组织合法性对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4.4.2 组织合法性对IT能力、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创新绩效中介效应的调节
4.5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4.5.1 环境动态性对IT能力与数字化转型战略的调节作用
4.5.2 环境动态性对IT能力、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创新绩效中介效应的调节
4.6 本章总结
第5章 研究设计
5.1 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原则
5.1.2 问卷设计步骤
5.2 变量测量
5.2.1 IT能力
5.2.2 数字创新绩效
5.2.3 数字化转型战略
5.2.4 组织合法性
5.2.5 环境动态性
5.2.6 控制变量
5.3 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6.1.1 样本与数据收集
6.1.2 样本特征
6.2 非回应偏差与同源方法偏差分析
6.2.1 非回应偏差
6.2.2 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6.3 信度和效度检验
6.3.1 信度检验
6.3.2 效度检验
6.4 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
6.5 假设检验
6.5.1 直接效应
6.5.2 中介效应
6.5.3 组织合法性的调节效应
6.5.4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
6.6 结果分析与讨论
6.6.1 IT能力对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讨论
6.6.2 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中介作用讨论
6.6.3 组织合法性的调节作用讨论
6.6.4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讨论
6.7 本章总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1 研究结论
7.1.2 管理启示
7.2 研究的创新性
7.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7.3.1 研究局限性
7.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87258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动态能力理论
2.1.2 制度理论
2.1.3 权变理论
2.1.4 小结
2.2 文献综述
2.2.1 IT能力
2.2.2 数字化转型战略
2.2.3 数字创新绩效
2.2.4 组织合法性
2.2.5 环境动态性
2.3 变量关系梳理
2.3.1 IT能力与其它研究变量的关系
2.3.2 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其它变量的关系
2.3.3 组织合法性与其它研究变量的关系
2.3.4 环境动态性与其它变量的关系
2.4 本章总结
第3章 基于探索性案例研究的模型构建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3.1.2 研究方法选择
3.1.3 案例选择
3.1.4 数据收集
3.2 案例分析
3.2.1 信度和效度
3.2.2 数据处理和呈现
3.3 案例分析结果
3.3.1 案例核心概念界定
3.3.2 案例发现
3.3.3 基于案例分析的模型构建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研究假设
4.1 IT能力与数字创新绩效
4.2 数字化转型战略与数字创新绩效
4.3 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中介作用
4.3.1 IT能力与数字化转型战略
4.3.2 数字化转型战略对IT能力和数字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4.4 组织合法性的调节作用
4.4.1 组织合法性对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4.4.2 组织合法性对IT能力、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创新绩效中介效应的调节
4.5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4.5.1 环境动态性对IT能力与数字化转型战略的调节作用
4.5.2 环境动态性对IT能力、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创新绩效中介效应的调节
4.6 本章总结
第5章 研究设计
5.1 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原则
5.1.2 问卷设计步骤
5.2 变量测量
5.2.1 IT能力
5.2.2 数字创新绩效
5.2.3 数字化转型战略
5.2.4 组织合法性
5.2.5 环境动态性
5.2.6 控制变量
5.3 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6.1.1 样本与数据收集
6.1.2 样本特征
6.2 非回应偏差与同源方法偏差分析
6.2.1 非回应偏差
6.2.2 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6.3 信度和效度检验
6.3.1 信度检验
6.3.2 效度检验
6.4 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
6.5 假设检验
6.5.1 直接效应
6.5.2 中介效应
6.5.3 组织合法性的调节效应
6.5.4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
6.6 结果分析与讨论
6.6.1 IT能力对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讨论
6.6.2 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中介作用讨论
6.6.3 组织合法性的调节作用讨论
6.6.4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讨论
6.7 本章总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1 研究结论
7.1.2 管理启示
7.2 研究的创新性
7.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7.3.1 研究局限性
7.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87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787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