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贸易、生产率与企业创新
发布时间:2023-06-13 22:01
本文借助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企业专利数据库与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构建了企业产品层面和行业层面的进口价值替代变量,并从生产率的角度,对进口促进我国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进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企业的生产率越高,进口对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且这种促进作用只在生产率超过中位数水平的企业中显现。同时,机制检验发现,高生产率企业在吸收进口技术溢出和应对进口竞争时更具有比较优势。异质性分析发现,来自不同研发投入国的进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知识产权保护则放大了进口对高生产率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和对低生产率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即使是生产率最低的一般贸易企业,进口也对创新起到了激励作用,而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不能从进口中获益。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文献综述
(一)进口贸易对企业创新的路径研究
(二)进口贸易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研究
二、机制分析
(一)生产率对进口创新效应的调节作用分析
1. 生产率对进口技术扩散的差异影响
2. 生产率对进口市场竞争的差异影响
(二)中国的典型事实
1. 推进知识产权保护
2. 贸易方式的影响
三、模型构建、指标说明以及数据来源
(一)模型构建
(二)变量的界定及度量
1. 企业创新
2. 进口额
3. 生产率p
(三)数据说明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统计结果
(二)基准回归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1. 关键指标的重新定义
2. 滞后期
3. Tobit模型的重新检验
(四)异质性分析
1. 基于研发投入国的分组检验
2.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分组检验
3. 基于贸易方式的分组检验
(五)机制分析
五、结论和政策含义
本文编号:3833377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文献综述
(一)进口贸易对企业创新的路径研究
(二)进口贸易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研究
二、机制分析
(一)生产率对进口创新效应的调节作用分析
1. 生产率对进口技术扩散的差异影响
2. 生产率对进口市场竞争的差异影响
(二)中国的典型事实
1. 推进知识产权保护
2. 贸易方式的影响
三、模型构建、指标说明以及数据来源
(一)模型构建
(二)变量的界定及度量
1. 企业创新
2. 进口额
3. 生产率p
(三)数据说明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统计结果
(二)基准回归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1. 关键指标的重新定义
2. 滞后期
3. Tobit模型的重新检验
(四)异质性分析
1. 基于研发投入国的分组检验
2.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分组检验
3. 基于贸易方式的分组检验
(五)机制分析
五、结论和政策含义
本文编号:3833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83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