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运营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05:03

  本文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运营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雾霾深锁多城,环境保护压力与日俱增;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能源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瓶颈。目前,传统的集中式发电主要是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的,加之化石燃料的有限性,这种发展模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化石能源己不足以支撑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将发展可能生能源作为保证未来能源供应的主要途径。而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太阳能发电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用能方式。并且,分布式光伏发电接近用户负荷,其安装规模具有较强的柔性,拥有诸多优势。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容量的推进,利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对环境保护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发展在缓解我国能源环境问题的同时还能够扩大我国光伏产品的内需,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然而,分布式光伏发展面临重重困难,由于成本高等原因,其发自身发展能力较弱,规模化发展进程缓慢。因此对分布式光伏发展建设运营模式进行研究,促进其自身发展能力,提高规模化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根据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原理与技术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为有针对性的研究适用于不同主体的建设运营模式,根据光伏阵列与建筑的不同结合方式,对各种光伏组件的安装方式进行归类,分为独立安装型和建材安装型两种主要类型。随后,分析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融资困难、质量问题、缺乏适合屋顶、光伏产业发展方式不合理、政策法规不完善等方面。其次,光伏发电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技术上其发电成本高于常规能源,并且发电量波动难以准确预测,其现阶段的发展不可能单纯依靠市场,仍需要政府的扶持。因此,文章分析总结我国的分布式光伏的相关政策,包括国家级政策和省市级政策,并对其补贴种类进行划分,包括发电量、租用屋顶面积、装机容量、电力消纳用户、独立上网电价、本地化程度等方面。在分析国外分布式光伏鼓励政策的基础上,总结电价政策,对比分析我国政策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最后,运用利益相关方理论对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利益相关方进行识别,并进行了相关方的权力利益矩阵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构建项目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网络图。最后,以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关键影响因子融资方式和项目质量为核心,建立了投融资模式和质量监管模式。其中,在投融资模式中,构建众筹和风险分担两种投融资模式;在质量监管模式中,建立了第三方监管、第三方认证、延伸上游产业链等质量监管模式。以此为基础,根据居民住宅和工业区商用屋顶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民用建筑的建设运营模式和基于工业园区的建设运营模式,最后从政府环境和区域系统环境两方面提出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的系统优化方法。
【关键词】:光伏发电 分布式 建设运营模式 相关方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2.3;F426.6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9
  • 1.3 研究内容19-20
  • 1.4 研究方法20-21
  • 第2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概论21-31
  • 2.1 光伏发电及其优点21-23
  • 2.1.1 光伏发电的系统概念及其组成21-22
  • 2.1.2 光伏发电的优点22-23
  • 2.2 分布式发电及其优点23-25
  • 2.2.1 分布式发电的概念23-24
  • 2.2.2 分布式发电的优点24-25
  • 2.3 光伏发电与建筑的结合方式25-28
  • 2.4 分布式光伏发展的阻碍28-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第3章 分布式光伏项目政策及相关方分析31-46
  • 3.1 分布式光伏政策分析31-35
  • 3.1.1 分布式光伏国内政策分析31-33
  • 3.1.2 分布式光伏国外政策分析33-35
  • 3.2 分布式光伏建设运营利益相关方分析35-43
  • 3.2.1 利益相关方理论35-37
  • 3.2.2 利益相关方的识别37-40
  • 3.2.3 利益相关方权力利益分析40-41
  • 3.2.4 利益相关方关系分析41-43
  • 3.3 传统的利益相关方合作模式43-45
  • 3.3.1 工业区合作模式43-44
  • 3.3.2 民用建筑合作模式44-45
  • 3.4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建设运营模式的分析与构建46-58
  • 4.1 投融资模式分析47-48
  • 4.1.1 投资主体及其特征分析47
  • 4.1.2 项目投融资模式分析47-48
  • 4.2 质量监管模式分析48-50
  • 4.3 建设运营模式的构建50-53
  • 4.3.1 基于民用建筑的建设运营模式50-52
  • 4.3.2 基于工业园区的建设运营模式52-53
  • 4.4 系统模式构建53-56
  • 4.4.1 政府系统环境的优化54-55
  • 4.4.2 区域系统环境的优化55-56
  • 4.5 本章小结56-58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8-60
  • 5.1 结论58-59
  • 5.2 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66-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67-68
  • 致谢68-69
  • 作者简介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金焕,毛家俊,陈中华;不同方位倾斜面上太阳辐射量及最佳倾角的计算[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2 陈光明;马胜红;李斌;尚永红;刘鑫;孙李平;张亚彬;熊燕;;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一)[J];太阳能;2011年1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时;太阳能与建筑集成设计及其仿真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璞;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杨振宇;光伏产业发展的金融创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运营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5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95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0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