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美光科技并购尔必达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7 14:10

  本文关键词:美光科技并购尔必达案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企业并购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界的热门话题。从1897年开始发生全球第一次并购浪潮以来,已经经历了七次大规模的兼并浪潮,每次兼并浪潮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分别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横纵向混合并购、战略并购、强强联合并购、服务业横向并购以及银行业的倒闭与兼并等。美光科技并购尔必达为半导体领域的一次跨国并购活动,并购金额并不如发生在1999年英国沃达丰空中通信公司(Vodafone Air Touch PLC)以超过2000亿美元规模并购德国曼内斯曼公司(Mannesmann AG)那样令人瞩目,但却也在半导体行业表现出相当重要的一笔。美光科技系美国唯一一家制造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简称:DRAM)芯片的财富500强公司,同样尔必达也是日本国内唯一生产动态随机储存器(DRAM)芯片的制造商,两家公司在动态随机储存器(DRAM)领域分别以11.6%和13.5%的市场份额排在第四名与第三名,紧随韩系厂商海力士(23%)与三星(41%)之后。两家公司合并之后以25.1%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从而与海力士、三星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达到相互制衡以降低动态随机储存器(DRAM)芯片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形。本文将分七章对美光科技并购尔必达的案例做分析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描述写作背景,研究意义与结构安排;第二章针对并购的历程进行阐述,同时对并购的理论依据作相应的介绍;第三章为并购意向方的背景介绍,本章针对半导体行业背景做介绍,并对有意向竞购的公司背景做说明;第四章为并购动因分析,本章将就美光科技公司战略进行分析,从而对竞购日本尔必达的动因做分析研究;第五章为并购过程分析,本章将就并购过程双方所做的各方面工作做分析研究;第六章为并购后的整合研究,将阐述战略,产品,文化与财务方面的整合;第七章为结论与启示,主要针对美光科技并购尔必达案例做相应的总结。
【关键词】:并购 动因分析 整合 存储器行业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1;F416.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3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12
  •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12-13
  • 第二章 并购历史回顾及相关理论依据13-21
  • 2.1 并购历史回顾13-16
  • 2.2 并购整合理论依据16-21
  • 2.2.1 交易费用理论16-17
  • 2.2.2 企业成长理论17
  • 2.2.3 竞争优势理论17-18
  • 2.2.4 效率理论18
  • 2.2.5 市场势力理论18-19
  • 2.2.6 财富重分配理论19
  • 2.2.7 产业组织理论19
  • 2.2.8 价值低估理论19-21
  • 第三章 并购背景介绍21-39
  • 3.1 大半导体行业介绍21-28
  • 3.1.1 半导体产品分类22
  • 3.1.2 半导体行业产业链22-24
  • 3.1.3 半导体产业状况24-26
  • 3.1.4 半导体制造工艺26-28
  • 3.2 存储器行业介绍28-32
  • 3.2.1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28-30
  • 3.2.2 闪存(Flash)30-32
  • 3.2.3 存储器发展方向32
  • 3.3 并购双方背景介绍32-36
  • 3.3.1 美光科技(Micron)32-34
  • 3.3.2 尔必达科技(Elpida)34-36
  • 3.4 其他竞购意向公司36-39
  • 3.4.1 海力士(SK Hynix)36-37
  • 3.4.2 东芝半导体(Toshiba)37-38
  • 3.4.3 其他意向公司38-39
  • 第四章 并购动因分析39-49
  • 4.1 美光公司战略分析39-40
  • 4.2 并购动因分析40-49
  • 4.2.1 获取竞争优势40-42
  • 4.2.2 获取市场控制能力42-43
  • 4.2.3 规模经济打造成本优势43-45
  • 4.2.4 适应国际竞争45-46
  • 4.2.5 获取财务协同效应46-47
  • 4.2.6 目标公司价值低估47-49
  • 第五章 并购过程分析49-54
  • 5.1 自身并购能力分析49-50
  • 5.2 估值与准备50-51
  • 5.3 议价及竞购过程51-53
  • 5.4 选取灵活支付方式53-54
  • 第六章 并购后的整合54-62
  • 6.1 战略整合54-55
  • 6.2 产品整合55-58
  • 6.3 文化整合58-60
  • 6.4 财务整合60-62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62-65
  • 致谢65-66
  • 参考文献66-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尔必达计划07年前将芯片封测业务移至台湾[J];集成电路应用;2005年05期

2 ;尔必达300mm晶圆项目落户园区[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8年10期

3 ;日本尔必达公司将投巨资在苏州建芯片合资厂[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8年04期

4 余骅;;美光收购尔必达跻身行业3强台湾厂商恐退出内存竞争[J];IT时代周刊;2012年15期

5 ;携手合作[J];电子与电脑;2010年08期

6 程文芳;;日本尔必达将合资成立半导体测试厂[J];半导体信息;2005年05期

7 ;IC制造动态[J];电子设计技术;2006年12期

8 ;尔必达和茂德签署DRAM代工协议[J];中国集成电路;2009年12期

9 ;日韩新闻[J];电子测试;2005年09期

10 吴琪乐;;美光与尔必达合并将颠覆目前DRAM市场[J];半导体信息;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于博 北京;尔必达上季度获利不菲 何处设厂年底定案[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2 记者 徐洁云 刘佳;尔必达倒下[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3 本报驻日本记者 刘军国;研发不足压倒尔必达[N];人民日报;2012年

4 记者 夷施;美光科技购尔必达或明年上半年收官[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5 吴宗翰 DigiTimes;尔必达扩增手机用存储器产能[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6 吴宗翰 DigiTimes;尔必达广岛12英寸厂3年后产能倍增[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7 记者 于博;尔必达接手日立封测厂[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8 陈怡均 DigiTimes;尔必达可望转亏为盈[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9 蔡绮芝 DigiTimes;尔必达8英寸厂售中芯 助获利翻番[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10 记者 王林 北京;和舰有意与尔必达合盖12英寸晶圆厂[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洪;美光科技并购尔必达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美光科技并购尔必达案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00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8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