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电力技术减排潜力及减排成本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低碳电力技术减排潜力及减排成本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利用技术经济学方法测算了中国核电及可再生能源等低碳电力技术的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低碳电力技术的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6×108 kw,年发电量达到2.3×1012 kwh时,占全国电力消费总量的30%左右,可替代煤炭6.6×108 tec,从而避免近20×108 t的CO2排放。但除水电、核电外,大部分低碳电力技术的减排成本处于200~700 CNY/t CO2的较高水平,为低碳电力技术的示范推广及大规模应用带来经济障碍。因此,政府应制定合理的电力发展政策和规划,尽快降低可再生电力技术的发电成本、解除不稳定电力大规模并网的技术障碍,从而促进低碳电力技术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中国 低碳电力 减排成本 减排潜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103111) 国家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2012IM01030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3BZX030)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ZX014)
【分类号】:F426.61;F205
【正文快照】: 1引言电力部门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部门,且随着中国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高(2012年达到20%以上),其对中国的能源系统及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也越来越大[1]。中国的电力消费总量已经由2000年的1.34×1012 kWh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红强;王礼茂;;中国风电减排CO_2的成本测算及其时空分异[J];地理科学;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洁;黄学良;夏安邦;;基于分区协调优化的环境经济调度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2 张晓红;戴昌钧;;基于灰色理论的我国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武国红;安连锁;卢晓;杨文泽;;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不同发电方式综合评价[J];发电设备;2009年06期
4 香宝;郭飞;马广文;董伟;;四川省宝兴县碳汇效应评估与碳减排[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年07期
5 戴攀;邹家勇;田杰;刘田;周浩;;中国电力行业碳减排综合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4期
6 郭洪旭;黄莹;廖翠萍;赵黛青;;广东省电力部门发展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前景展望[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08期
7 魏秀萍;LAI Ji-yu;ZHANG Jin;;Carbon-emission calculation of electromechanic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different structure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hase[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3年02期
8 王世昌;冯寅;;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引起的CO_2减排量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S2期
9 马翠萍;史丹;丛晓男;;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及平价上网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02期
10 彭芳;何秉宇;;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的新能源开发转换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毛天;车讯;方民辉;;发电侧电能量平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2 喻洁;季晓明;夏安邦;;兼顾市场竞争与节能减排的分层序列优化方法[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3 宁旭艳;张旭;高军;;村镇建筑能效评估体系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殿利;特高压电场的数值计算与全局优化[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牛林;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参数预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杜至刚;中国特高压电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徐晓光;生物质燃烧过程积灰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5 黄东梅;竹/木结构民宅的生命周期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王晓莉;中国食品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研究: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D];江南大学;2013年
7 王韶华;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8 薄煜;水煤浆旋风炉高温低灰燃烧试验及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李文华;新时期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10 杨峥;基于财政分权视角的我国土地财政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燕华;葛全胜;何凡能;程邦波;;应对国际CO_2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7期
2 孙涛,越海翔,申洪,王伟胜,戴慧珠,杨以涵;全国风电场建设投资构成与分析[J];中国电力;2003年04期
3 郑照宁,刘德顺;中国风电投资成本变化预测[J];中国电力;2004年07期
4 朱生刚;;风力发电CDM项目边际减排成本分析[J];中国电力;2007年03期
5 方创琳;;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风能资源开发与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空间布局模式[J];资源科学;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桂俊松;[N];中国能源报;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电力技术2003年第22卷总目次[J];河北电力技术;2003年06期
2 ;河北电力技术2004年第23卷总目次[J];河北电力技术;2004年06期
3 ;河北电力技术 2005年第24卷 总目次[J];河北电力技术;2005年06期
4 ;河北电力技术2006年第25卷总目次[J];河北电力技术;2006年06期
5 ;河北电力技术2007年第26卷总目次[J];河北电力技术;2007年06期
6 ;《河北电力技术》征稿启事[J];河北电力技术;2008年01期
7 ;欢迎订阅《电力技术》[J];电力技术;2009年04期
8 ;欢迎订阅《电力技术》[J];电力技术;2009年09期
9 ;《河北电力技术》征稿启事[J];河北电力技术;2010年01期
10 ;欢迎订阅《电力技术》[J];电力技术;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和平 通讯员 刘迎军 熊峰;我国舰船综合电力技术获重大突破[N];湖北日报;2007年
2 刘海洋邋特约通讯员 刘迎军;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建立[N];解放军报;2007年
3 李宇民邋黄晓冬;一体两翼 振翅高飞[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4 胜军;超导电力技术:如何矫健前行[N];中国电力报;2004年
5 记者 周太友邋见习记者 王艺洁;民企引领新能源电力技术[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6 通讯员 刘海洋;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挂牌[N];科技日报;2007年
7 记者 樊琼;强化电力技术保证操作零失误[N];咸阳日报;2011年
8 记者 王彪;加强沟通深化电力技术合作[N];国家电网报;2011年
9 记者 温庆生 通讯员 刘海洋 刘迎军;我国第一个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在武汉成立[N];光明日报;2007年
10 路晓冰;东北国际电力技术设备展览会开幕[N];中国电力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国明;电力技术服务企业税收筹划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陈雁;南非A电力技术集团中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宗轩;华科润基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战略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低碳电力技术减排潜力及减排成本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05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