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页岩气产业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页岩气产业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页岩气作为清洁能源,近来受到广泛关注。北美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加速了全球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步伐,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能源需求量大,但页岩气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北美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为此,回顾了北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历程,梳理了北美页岩气勘探中的扶持性的政策以及促进页岩气发展的市场环境,在总结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比美国页岩气革命成功的经验,对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引进技术结合自主创新;二是转换补贴思路;三是进一步地开放市场;四是实行常规油气区块合法退出机制。立足我国的资源情况、地质条件及页岩气产业政策,对比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成功经验,相信我国具有很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关键词】: 页岩气 北美 产业政策 建议
【分类号】:F426.22
【正文快照】: 1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历程美国是全球最早进行页岩气研究和勘探开发的国家,早在1821年,美国在纽约州阿帕拉契亚盆地钻探了第一口商业页岩气井[1]。19世纪80年代,美国东部地区的泥盆系页岩已经有一定的产能。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国际油气供需紧张以及非常规油气概念的兴起,页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建军;常娟;;美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2 江怀友;宋新民;安晓璇;齐仁理;孔强;彭仕宓;;世界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与展望[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6期
3 郭宏;李凌;杨震;吉万成;;有效开发中国页岩气[J];天然气工业;2010年12期
4 廖永远;罗东坤;袁杰辉;;促进中国页岩气开发的政策探讨[J];天然气工业;2012年10期
5 张抗;张葵叶;李傅抒;;企业进入页岩油气领域途径探讨[J];中外能源;2012年11期
6 赵靖舟;方朝强;张洁;王力;张新新;;由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看我国页岩气选区评价[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云箭;钟宁宁;王嘉麟;张玉;吴小斌;;低碳背景下促进我国页岩气产业化的对策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周建双;王建良;;国外天然气定价与监管模式比较[J];中国物价;2010年11期
9 聂海宽;张金川;;页岩气藏分布地质规律与特征[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昌书林;秦启荣;周毅;;地球物理技术在页岩气勘探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2 吴建军;常娟;;美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3 童罡;;广东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及相关政策研究[J];能源技术经济;2012年02期
4 梁超;姜在兴;郭岭;杨镱婷;;陆棚相黑色泥岩发育特征、沉积演化及页岩气勘探前景——以瓮安永和剖面牛蹄塘组为例[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久凯;丁文龙;黄文辉;李超;;渤海湾盆地济阳拗陷沙三段页岩气地质条件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邓美寅;梁超;;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泥页岩储集空间研究:以罗69井为例[J];地学前缘;2012年01期
7 姜福杰;庞雄奇;欧阳学成;郭继刚;金聪;霍志鹏;王庆;;世界页岩气研究概况及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J];地学前缘;2012年02期
8 聂海宽;包书景;高波;边瑞康;张培先;武晓玲;叶欣;陈新军;;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研究[J];地学前缘;2012年03期
9 聂海宽;张金川;;页岩气聚集条件及含气量计算——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古生界为例[J];地质学报;2012年02期
10 米华英;胡明;冯振东;刘瑜;;我国页岩气资源现状及勘探前景[J];复杂油气藏;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琚宜文;颜志丰;李朝锋;房立志;张文静;;我国煤层气与页岩气富集特征与开采技术的共性与差异性[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妥进才;张明峰;吴陈君;刘艳;陈茹;熊德明;;原位油气藏特征、形成机制及其资源潜力[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兰州油气中心及离退休等部门[C];2014年
3 琚宜文;谭锋奇;孙盈;吴建光;王国昌;李小诗;鲍园;颜志丰;于立业;卫明明;李清光;Neupane Bhupati;;盆地滑脱构造及其页岩气赋存研究进展[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57:盆地动力学与非常规能源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瀚;水力压裂垂直裂缝形态及缝高控制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王盛鹏;三塘湖盆地致密油地质评价及有利探区[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3 李兰兰;基于用户需求响应的城市燃气管网分时定价多Agent仿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吴勘;扬子北缘中二叠统孤峰组地球生物学构成及页岩气地质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5 韩君;生态环境质量约束条件下能源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6 梁利平;页岩气藏体积压裂评价及产能模拟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7 李亚男;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瑜;川西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五段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2 张欢;基于低碳经济的四川天然气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3 康玮;页岩气资源税费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杨敏;我国页岩气开发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5 李小龙;ABC电厂煤矸石发电项目后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王威;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管理的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龚承柱;基于需求响应的天然气分时定价仿真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8 王佳;湘鄂西、渝东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勘探前景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张洁;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10 裴森龙;多级压裂技术在龙马溪组页岩中的适应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崇光;新构造运动与四川盆地构造演化及气藏形成[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Mark Jaccard;王黎;;竞争更加激烈的能源市场的动向[J];电力技术经济;1998年04期
3 黎建新;;绿色能源: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之路[J];电力技术经济;1999年05期
4 朱成章;;关于我国电力与一次能源的比例关系[J];电力技术经济;2003年05期
5 盛晓萍;;21世纪初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J];电力技术经济;2007年02期
6 王信茂;;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相关问题探讨[J];电力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7 王庆一;;21世纪的能源科技[J];电力技术经济;2008年02期
8 李琼慧;郭基伟;王乾坤;;2030年世界能源与电力发展展望[J];电力技术经济;2009年04期
9 赵庆波;;国家电网促进清洁能源发展[J];电力技术经济;2009年05期
10 张树伟;;对各国低碳发展目标提议的解析与评论[J];电力技术经济;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蓉蓉;;我国页岩气开发前景广阔[J];天然气工业;2008年12期
2 郑言;;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前景可期[J];中国石化;2009年02期
3 李建忠;董大忠;陈更生;王世谦;程克明;;中国页岩气资源前景与战略地位[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4 谭蓉蓉;;专家谈页岩气[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5 胡文瑞;;页岩气:“鸡肋”变“牛排”[J];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24期
6 潘继平;;页岩气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关于促进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的思考[J];国际石油经济;2009年11期
7 郭琳;;进军页岩气勘探开发[J];中国投资;2011年03期
8 张所续;;借页岩气东风缓解我国油气短缺现状[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年05期
9 吴清;;页岩气热的“冷”思考[J];中国石油石化;2011年12期
10 王秀娟;;页岩气“走出去”请慢行[J];中国石油石化;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玉芳;包书景;张宏达;葛明娜;王劲铸;孟凡洋;任收麦;;国外页岩气勘查开发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吴西顺;;世界各国页岩气政策综述[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5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6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10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晶 史丰蕾;决策层力推页岩气科技攻关[N];中国能源报;2011年
2 克利福德·克劳斯 汤姆·策勒(美) 王可 译;页岩气开发改变了这里[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记者 杨晓宇;页岩气开发“十二五”决意提速[N];中国化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窦克林;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新支点:页岩气勘探开发[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页岩气或将改变美能源结构[N];人民日报;2011年
6 史蒂凡·尼克拉 王晓苏 编译;德国能复制美“页岩气神话”吗[N];中国能源报;2011年
7 汪陵;页岩气领域的合作令人期待[N];中国工业报;2011年
8 范力 许新峰 顾家瑞;美国页岩气开发提速[N];中国石化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秀强;页岩气勘探开发 必须走“中国道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滕艳 本报通讯员 李凤;你好,页岩气时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群;蜀南及邻区海相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李建青;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李亚男;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4 翟常博;川东南綦江—仁怀地区页岩气成,
本文编号:415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15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