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结构转型与经济效益提升的经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制造业结构转型与经济效益提升的经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首先运用主因子分析法(PFA),对我国制造业29个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严重落后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制造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与产业结构转型未能同步。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分别对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2007—2010年间的相对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以Malmquist指数衡量)及其构成情况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发现两类行业的相对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差异,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效率水平高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但规模效率大大落后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两类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均处于上升态势,但增长速度及其动因存在差异。最后针对分析结果,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制造业 结构转型 经济效益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江苏制造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益的实证研究”(2010SJB790034) 江苏省第二次经济普查项目“江苏工业经济效益实证研究”(2009LW10)
【分类号】:F421;F1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制造业进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时期。我国学者在借鉴西方产业结构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制造业结构变动问题进行了研究。李小平和卢现祥[1]使用扩展的Shift-Share方法检验了我国制造业在1985—2003年的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杜平;;沿海省市制造业发展与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7年12期
2 陈静;雷厉;;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4期
3 高拴平;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变动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6期
4 程翠凤;;江苏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效益提升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2期
5 周达;;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与制造业结构变动特性的关联分析[J];经济经纬;2007年05期
6 张建升;房施东;王宏X;;重庆市制造业结构变动实证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李小平;卢现祥;;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J];世界经济;2007年05期
8 常亚青;宋来;;中国企业相对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37个行业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印中华;田明华;;外商直接投资对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孙川;;基于SS的区域软件产业结构效应与竞争力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沈宏亮;;西部制造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与支撑路径分析[J];兵团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4 常亚青;宋来;;世界500强企业中汽车公司的相对效率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09年03期
5 张军;陈诗一;Gary H.Jefferson;;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6 李国璋;谢艳丽;;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中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J];创新;2010年02期
7 吴宗法;张英丽;;中国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随机前沿研究[J];创新;2011年01期
8 苏振东;金景仲;王小红;;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中存在“结构红利”吗——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9 杨凌;李国平;于远光;;区域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及其特征——基于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检验[J];财经论丛;2010年04期
10 张伟;朱启贵;吴文元;;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结构变动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苗长虹;武前波;杜李;张丽君;席升阳;高延军;蒋冰华;方相林;乔家君;赵玉明;吴殿廷;刘嘉俊;;第十章 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3 常亚青;;中国工业实证研究——基于DEA模型的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4 范群林;邵云飞;;复杂网络视角下的四川新都家具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Li-Hua Huang;Hsing-Chin Hsiao;Jui-Chih Wang;;The Effect of Location Selection and Industry on Operating Efficiency[A];首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春雨;;生产率增长、要素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分行业的经验研究[A];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暨宏观经济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万宇艳;我国工业结构低碳化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钱利;我国贸易收支失衡的结构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王亚男;两化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张小雪;中国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供给的内生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杨凌;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0年
8 徐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常亚青;中国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流动性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10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金景仲;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秦W,
本文编号:415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15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