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税收优惠中的隐性税收问题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产业税收优惠中的隐性税收问题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基于隐性税收理论,利用2007-2011年全国税收调查企业为样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对税收优惠和企业税前收益率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探讨中国制造企业承担隐性税收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无效性,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要考虑市场结构和产业集聚因素的影响。
【作者单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中央财经大学;
【关键词】: 税收优惠 隐性税收 税前收益率 影响因素
【基金】: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吴若冰、马念谊,项目编号2013ZD017
【分类号】:F406.7;F812.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税收优惠政策是各国政府经常用来鼓励某些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之一,但是它会引致隐性税收的产生。1所谓“隐性税收”,是指在完全竞争市场下,由于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导致市场会抬高优惠资产的价格,从而使优惠资产的价格上升,进而导致该优惠资产的税前收益率下降,这下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宏伟;;上市公司隐性税负对其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基于隐性税率与股票收益率的VAR模型分析[J];软科学;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跃刚;吴艳;;都市圈产业组织形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2 王宏顺;贾少萌;;财政政策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3 王福君;安甜甜;;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现状及对策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郭静;;安徽博望、高沟两地产业集群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5 孙金钜;;“小产业,大集聚”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基于江苏盐城市盐都区的调研[J];北方经济;2009年14期
6 张雯雯;宁宇;;经营负债与金融负债对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基于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11年10期
7 于正东;;论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8 李苏格;;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J];北京农业;2011年03期
9 毛军;;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毛军;;人力资本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为例的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凯;吴清;;制度质量与省际资本流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南;;基于集体行动机制的创新型临港产业集群构建[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李恒;;产业集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移能力、转移模式与绩效评价[A];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作联谊会暨“区域经济合作与互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熊励;;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域信息服务比较研究[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明生;;城市聚集经济的产生和变化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黄业德;杜龙波;;家族、经理人变更与企业绩效[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钱振;沈艳;韩松;蔡剑;;上市公司绩效排行:所有制、规模和行业因素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裘伟飞;康胜;陈晓慧;;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产业模式演进的路径探析—以萧山党湾“建筑之乡”的发展为例[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瑛;;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理论创新与政策设计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林;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咏丽;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庞燕;我国中部地区国际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曲春青;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金融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8 卜小平;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途径与前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张晓宁;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烨;区位优势要素对上海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何静;产业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盛春梅;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的升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建喜;工业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任博英;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琰;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志良;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韩十甲;信息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雷智凯;我国服务业集聚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大中,黄雯;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J];财贸经济;2005年07期
2 陈建军;黄洁;陈国亮;;产业集聚间分工和地区竞争优势——来自长三角微观数据的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3期
3 肖文;林高榜;;产业集聚和外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7期
4 程大中;陈福炯;;中国服务业相对密集度及对其劳动生产率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5年02期
5 冼国明;文东伟;;FDI、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J];管理世界;2006年12期
6 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7 邓丽姝;;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探讨[J];经济论坛;2010年02期
8 赵伟;张萃;;FDI与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基于20个行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9 何兴强;王利霞;;中国FDI区位分布的空间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10 余s
本文编号:416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1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