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及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及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装备制造业要实现由"大"向"强"的转变,不仅需要明确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要清晰认识我国装备制造业7个子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特征。通过构建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传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兼具"存量增量"和"均衡特长"两个特征维度的系统评价模型,对我国装备制造业7个子产业2011年的发展水平和模式进行实证研究。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发展水平 发展模式 双重特征 评价模型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08&ZD04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制造模式对组织敏捷性与绩效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对策研究”(13CGL045) 教育部青年项目“产业网络视角下产业社会责任研究”(12YJC790258) 辽宁省高校人才支撑计划(WJQ2011005) 东北亚区域开放协同中心2014应急课题“区域网络耦合视角下东北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2014YJ17)的资助
【分类号】:F22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其发展也为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全球产业格局的转变,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取得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宁;唐晓华;;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性”发展水平研究——基于系统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2 刘佳;李宏林;张舒;;中国装备制造业市场结构:理论和实证——基于产业集中度的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张丹宁;唐晓华;;产业网络组织及其分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2期
4 唐晓华;李绍东;;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2期
5 王章豹;孙陈;;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2期
6 孙海洋;李延喜;陈克兢;;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绩效实证研究——基于2003~2010年面板数据[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闫逢柱;张文兵;;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测度与分析[J];求索;2008年03期
8 郭亚军;易平涛;;线性无量纲化方法的性质分析[J];统计研究;2008年02期
9 易平涛;张丹宁;郭亚军;;综合评价的随机模拟求解算法及应用[J];运筹与管理;2009年05期
10 徐雷;;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动实证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耘;王敬敬;;基于复杂网络视角下的产业网络理论的提出与建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杨晓耘;王敬敬;唐勃峰;;复杂网络视角下的产业网络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王松;刘新民;丁黎黎;;基于在线信息的C2C顾客可感知风险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4 唐晓华;李绍东;;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6期
5 吴勇刚;李春燕;;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3期
6 张丹宁;唐晓华;;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性”发展水平研究——基于系统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7 关娜;路世昌;;基于DEA的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J];科技和产业;2011年11期
8 曹国;吴鹏佳;张涛;;中小型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评体系研究——基于常州市调查数据[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杨芝;张镧;;大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当代经济;2010年24期
10 芮明杰;邓少军;;产业网络环境下企业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内在机理[J];当代财经;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智团;;技术、制度与产业组织协同创新研究——以计算机产业网络化发展为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2 张涵;安佳;逄金玉;;产业集聚网络化研究[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占峰;宋旭光;;辽宁省人口功能区划分的定量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4 刘艳;;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5 杭建民;徐峰林;吴迎新;;基于要素与目标导向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任海芝;张楠;;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研究[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耿亚新;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谢廷宇;全球生产网络下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D];暨南大学;2011年
4 白洁;中国装备制造业协同演化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李绍东;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段一群;国内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与实现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李沛然;汽车排气消声器设计技术研究及其专家系统开发[D];重庆大学;2011年
8 张绪柱;基于流程优化的企业组织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徐鸣哲;锰产业的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李想;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网络状产业链的基本构造与运行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潇丹;下游企业损失厌恶对重大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的约束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史芬芬;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亚杰;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产业网络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郁利花;组合评价的集成方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裴晓芳;我国铁矿石进口安全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王园萍;山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赵彬;基于GIS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静;国内典型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文志平;基于GIS与灰关联决策的正常蓄水位方案优选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丁郭音;广东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奋;李少付;;安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财贸研究;2010年03期
2 任曙明;康潇丹;王洪静;;业主损失厌恶对本土企业进入的阻止——对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的反思[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金雪琴;文Z,
本文编号:430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30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