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27 13:16

  本文关键词: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基于附加值贸易框架,测度了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并探讨了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发展轨迹。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不同,导致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我国不同技术层次行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同时实现了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而对于中高技术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锁定"效应十分明显。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附加值贸易 国内价值增值 国际分工地位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际生产分割背景下中美贸易双边真实利益测度与分配机制研究”(12CJY081)的阶段性成果 2012年度“天津财经大学优秀青年学者资助计划”的资助
【分类号】:F425;F740.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以生产国际分割为特征的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国际分工层次逐渐从产品细化到生产环节。长期以来,中国凭借丰裕的劳动力要素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专业化从事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比如加工和装配等),成为最终产品的出口国。以“大出大进,两头在外”为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咏华;;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出口与中美贸易失衡[J];财经研究;2013年02期

2 王岚;;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附加值贸易:框架、测度和应用[J];经济评论;2013年03期

3 黄先海;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跨国分析[J];世界经济;2010年05期

4 李昕;;贸易总额与贸易差额的增加值统计研究[J];统计研究;2012年10期

5 高敏雪;葛金梅;;出口贸易增加值测算的微观基础[J];统计研究;2013年10期

6 刘遵义;陈锡康;杨翠红;Leonard K.Cheng;K.C.Fung;Yun-Wing Sung;祝坤福;裴建锁;唐志鹏;;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7 李昕;徐滇庆;;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失衡度的重新估算——全球生产链中的增加值贸易[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敏;;中国消费碳排放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3期

2 任泽平;张宝军;;从内外需关系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模式——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刘瑞翔;姜彩楼;;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产业关联特征分析——基于1997—2007可比价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4 宋恩荣;;加工出口对中国、广东及香港的经济贡献[J];当代港澳研究;2010年01期

5 刘红光;刘卫东;唐志鹏;;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6 穆智蕊;杨翠红;;出口结构及其变动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郭晶;赵越;;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基于完全国内增加值率视角的跨国实证[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8 任泽平;;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内外需双轮驱动[J];发展研究;2010年12期

9 王建国;匡王番;;中国部门外贸依存度的测算——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06期

10 张芳;;中国加工出口的产业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基于针对加工贸易之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裴建锁;;贸易增长、国际生产分割与CO_2排放核算:产业vs.产品[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许晓娟;高敏雪;;全球化对SNA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3 胡剑波;周葵;安丹;;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产业部门及其碳排放关联度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4分会场: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楚尔鸣;马永军;;消费增长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吗?——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晓华;产业出口复杂度演进的动因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陈红敏;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环境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4 洪宇;中国商品贸易模式演进与背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孟彦菊;投入产出模型扩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孟祺;垂直专业化和中美贸易不平衡[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杨贵中;需求因素对中国三次产业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蒋冰冰;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产业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唐东波;中国的贸易开放、产业升级与就业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张瑛;国际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震;我国省际贸易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1年

2 刘晓萍;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成静;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关系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4 张雅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能源产业投入产出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5 贾曼曼;进口广化对中国国内产品多样性的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6 王琳;FDI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溢出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陈相秒;冷战后中印贸易相互依赖对双边关系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长春;中国各省区高技术产业研发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王莎;中国城市体系中的网络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丁子和;沿海地区产业需求关联性比较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利;高技术产业对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J];财贸经济;2000年02期

2 关志雄;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中心[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04期

3 平新乔;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美贸易关系[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5期

4 许斌;;技术升级与中国出口竞争力[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03期

5 金芳;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6 曾铮;张路路;;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界定——基于中国制造业贸易附加值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7 张纪;;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技术扩散效应——基于中国1980~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8 盛斌;马涛;;中国工业部门垂直专业化与国内技术含量的关系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9 齐俊妍;;中国是否出口了更多高技术产品——基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10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J];世界经济;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许建春;鹿朋;;论中国在亚洲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8年05期

2 易雪玲;;我国加工贸易摆脱“贫困化增长”方略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谢江南;;我国加工贸易脱贫之路[J];企业技术开发;2008年08期

4 金芳;;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变化、内在矛盾及其走向[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5 涂文明;;我国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延伸[J];改革;2008年04期

6 杨东方;;产品内分工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J];现代商业;2009年09期

7 于蕾;;WTO后过渡期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8 李生明;王岳平;;新国际分工格局下不同类型国家国际分工地位[J];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06期

9 张明志;李春盛;;中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的国际地位与地理方向特征——基于电子机械类产品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璐;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2 陈凤超;论当代国际分工体系下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地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江宇;经济发展水平与贸易利益[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9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89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d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