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及平价上网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及平价上网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财政补贴 光伏发电 装机规模 发电侧 平价上网
【摘要】:在剔除财政补贴情况下,不同光照资源区,装机规模10kW-50kW光伏发电系统,目前发电成本在1.13-1.94元/千瓦时,2015年将下降到0.74-1.28元/千瓦时,202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0.58-1.00元/千瓦时;装机规模1MW以上的光伏发电系统,2012年发电成本在1.03-1.79元/千瓦时,2015年有望降到0.68-1.18元/千瓦时,到2020年,将下降到0.53-0.92元/千瓦时。2020年,居民用光伏发电系统将在小部分地区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将在2019年、绝大部分地区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财政补贴 光伏发电 装机规模 发电侧 平价上网
【基金】:中国博士后第53批面上资助项目(2013M530810) 国家发改委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研究项目“中国低碳发展产业政策研究”(201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30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1YJC79012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426.61;F406.72;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09年,我国第一批光伏特许招标项目,投标价格最低仅为0.69元/千瓦时,最高为1.92元/千瓦时,13个项目的平均报价为1.42元/千瓦时。2010年,我国第二批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121份标书最高报价0.9907元/千瓦时,最低报价0.7288元/千瓦时,平均报价为1.0355元/千瓦时①,最终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玉文;吴达成;王斯成;王文静;励旭东;刘祖明;邱第明;宋爽;葛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下)[J];太阳能;2008年08期
2 马胜红;李斌;陈东兵;陈光明;孙李平;张亚彬;熊燕;刘鑫;;中国光伏发电成本、价格及技术进步作用的分析[J];太阳能;2010年04期
3 丘克强;龙桂花;陈少纯;;对发展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低成本制备技术的战略思考与选择[J];新材料产业;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一;赵争鸣;;大容量光伏发电关键技术与并网影响综述[J];电力电子;2010年03期
2 赵争鸣;雷一;贺凡波;鲁宗相;田琦;;大容量并网光伏电站技术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2期
3 何国庆;许晓艳;黄越辉;赵海翔;王伟胜;;大规模光伏电站控制策略对孤立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英文)[J];电网技术;2009年15期
4 念保义;郭海琼;何绍福;;化学法多晶硅生产工艺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1年06期
5 袁越;曹阳;傅质馨;解翔;郭思琪;;微电网的节能减排效益评估及其运行优化[J];电网技术;2012年08期
6 郑竞宏;杨俊;魏玲;朱守真;;基于学习曲线模型的光伏上网电价预测[J];电气应用;2012年17期
7 唐洲;唐海燕;廖兵;廖远辉;朱世武;;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路拓扑及其关键技术[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2年06期
8 赵争鸣;贺凡波;雷一;田琦;;光伏并网发电若干关键技术分析与综述[J];电力电子技术;2013年03期
9 马晓娟;吕智林;卢子广;胡立坤;卢泉;;独立运行的风/光/蓄微电网系统能量动态优化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王文祥;史言信;;我国光伏产业困境的形成:路径、机理与政策反思[J];当代财经;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大伟;李廷举;张国粱;;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硅的研究进展[A];200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9年
2 罗大伟;孙金玲;张爽;张国梁;李廷举;;多晶硅定向凝固技术的研究进展[A];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0年
3 谢宁;罗安;马伏军;陈燕东;帅智康;;光伏电站与配电网谐波交互影响[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晓燕;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耿亚新;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罗大伟;太阳能级硅冶金制备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马亮;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伍继君;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硅过程中氧化精炼除硼应用基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6 袁艳平;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构建整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姚西龙;技术创新对工业碳强度的影响测度及减排路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欢;基于SCP范式中国光伏产业产业组织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刘东冉;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巩小亮;太阳能电池CIS粉体的回流反应法制备及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张育宾;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及其MPPT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王萍;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与仿真[D];安徽大学;2011年
6 张迪;光伏离网逆变器研制及其PWM控制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马雄仓;10KW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D];天津大学;2010年
8 何明;光伏发电建模及对配网保护影响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9 裴振;光伏电站运行分析及湖北省光伏发电政策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
10 戴洪珊;我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兴峰,曹志峰,焦在强,许洪华;基于DSP的20kW单相并网光伏逆变器[J];电气应用;2005年08期
2 王亦楠;;“八面玲珑展威风”——介绍一种新的“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J];中国能源;2005年12期
3 刘向阳;;逆变器——优化光伏发电的装置[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0年02期
4 廖伟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绿色生态小区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15期
5 杜宝江;;BIPV光伏发电系统虚拟展示装置的研究[J];装备机械;2010年01期
6 谢涛;谢运祥;胡炎申;冀玉丕;;光伏发电系统高增益DC/DC变换器的研究[J];低压电器;2011年08期
7 赖东升;;基于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的光伏最大功率跟踪控制[J];电子产品世界;2011年08期
8 龚金水,陆虎瑜,江云,寇青,兰振声,郭晓元,张冰;PVI系列正弦波高效率逆变器[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1年03期
9 王环 ,金新民;小功率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研制[J];电子设计应用;2003年07期
10 侯聪玲,吴捷,李金鹏,张淼;光伏发电系统的并联功率转换技术[J];河南科学;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华;刘维亭;姜文刚;;户用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研究[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侯世英;房勇;孙韬;宋星;;混合储能方案平衡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功率变化[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王景义;;光伏发电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黄维学;徐璞;;聚光型光伏发电系统(CPV)的发展前景分析[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11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徐亮;翟庆志;王宁;;光伏发电系统中MPPT算法的研究与分析[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孟昭渊;;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储能新方法[A];长三角清洁能源论坛论文专辑[C];2005年
7 辛煜;王智灵;何淼;陈宗海;;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直流变换器综述[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孙凯;陆晓楠;黄立培;;阶梯电压级联式逆变器的原理与实现[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王培波;;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王良友;杨素萍;尹佳音;张艳馥;曾鸣;;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峰谷分时电价问题研究[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明;高效电机享财政补贴力度加大[N];中国工业报;2010年
2 记者 杨连 通讯员 王钧;我市推广财政补贴节能灯36万支[N];张家口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徐炜旋邋实习记者 赵宇剑;携财政补贴东风 西轴风电产业或将入快车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本报记者 高永钰;电价改革“研究中” 上调压力日增[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记者 厉征;财政补贴“金太阳”光伏电能进万家[N];中国税务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冯洁;新型电机将享受财政补贴[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李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海上的应用[N];中国海洋报;2006年
8 施伟军 陈月丹;推广高效照明产品[N];华东电力报;2008年
9 记者 任君;国内首座太阳能聚光光伏示范电站在我市建成[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10 刘叙武;财政补贴节能灯受欢迎[N];国家电网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艳伟;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提高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2 徐瑞东;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曹太强;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申杨硕;我国发电侧CO_2减排途径分析及其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徐晓冰;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吴理博;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综合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D];清华大学;2006年
7 张超;光伏并网发电系统MPPT及孤岛检测新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吴春华;光伏发电系统逆变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9 董密;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陈广娟;中国发电产业节能降耗的优化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利明;蚁群并联光伏发电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毅男;安多100kWp独立运行光伏发电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3年
3 陈海;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策略[D];新疆大学;2010年
4 连瑞娜;独立光伏发电系统MPPT的模糊PID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闽江;光伏发电系统的蒙特卡罗序贯仿真和可靠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孔晓丽;基于TMS320F2812 DSP的太阳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7 谢丽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建模及对配电网电压、网损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8 焦在强;单级式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4年
9 王君惠;基于Z源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方X;基于双频变换器的单相光伏发电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12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61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