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肥消费强度变化驱动效应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解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化肥消费强度变化驱动效应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解析
更多相关文章: 化肥消费强度 驱动效应 因素分解 时空差异 中国
【摘要】:采用2004—2011年31个省(市、区)的数据,对中国化肥消费强度变化的驱动效应进行了测度和时空差异比较,并进一步对影响化肥消费强度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2004—2011年,我国化肥消费强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化肥利用效率变动共同推动了化肥消费强度的增加,且化肥利用效率贡献率高于结构调整贡献率。②不同地区化肥消费强度变化的驱动效应不同。结构调整效应负向驱动地区多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效率效应负向驱动地区多位于我国西部地区。③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人均耕地规模、技术进步、上一期化肥消费强度、城市化发展水平和耕地质量等因素对化肥消费强度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化肥消费强度 驱动效应 因素分解 时空差异 中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03099)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3291)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3YJ50) 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55、12&ZD213) 第5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2M521285) 第六批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2013T60646)
【分类号】:F426.72
【正文快照】: 在小规模农业生产体系中,农用化学要素(特别是化肥的大量使用)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产品单产的关键手段之一[1]。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研究表明,过去30年世界粮食产量增加的50%是由于化肥施用量增加所导致。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1978—2006年中国的化肥投入对粮食产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祖力;肖海峰;;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增长的作用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8期
2 葛继红;周曙东;;要素市场扭曲是否激发了农业面源污染——以化肥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03期
3 张利庠;彭辉;靳兴初;;不同阶段化肥施用量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基于1952—200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08年04期
4 吴开亚;何彩虹;王桂新;张浩;;上海市交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测算与分解分析[J];经济地理;2012年11期
5 杜江;刘渝;;中国农业增长与化学品投入的库兹涅茨假说及验证[J];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03期
6 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崔振岭;马文奇;陈新平;江荣风;;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土壤学报;2008年05期
7 王美艳;;农民工还能返回农业吗?——来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01期
8 马骥;蔡晓羽;;农户降低氮肥施用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华北平原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09期
9 张晖;胡浩;;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基于江苏省时序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04期
10 巩前文;穆向丽;田志宏;;农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及规避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汉平原284个农户的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海燕;吴德敏;李彦;张英鹏;刘兆辉;江丽华;;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农艺性状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2 谢中平;束维正;;水稻缓释肥料肥效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9期
3 李靖;栾敬东;刘鹏凌;;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变化趋势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徐华丽;卜容燕;朱德雄;刘学军;李培根;刘威;李小坤;;武汉市郊晚稻氮磷钾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5 刘小玲;贾良良;韩宝文;李春杰;刘文菊;刘孟朝;;不同养分管理模式与耕作栽培措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6 董彦龙;;河南省农业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7 李敏;叶舒娅;刘枫;袁Z赯,
本文编号:612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61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