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宁波城区配电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22:14

  本文关键词:宁波城区配电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配电网 自动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 模糊层次分析法


【摘要】:自2012年中旬宁波市完成“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后,配电网管理体制变更为专业化的管理,即撤销各行政区域供电局,设立配电运检工区及客户服务中心。新的管理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了人力资源,而劣势在于难以掌握配网运行方式,对业扩方案制定和故障处理造成了困难。“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配网建设提出了方向性指导意见,供电企业必须研究新形势下的配电网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并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对新形势下的宁波城区配电网管理模式开展评价分析迫在眉睫。首先,本文对当前国内外在配电网管理方面的研究展开了分析,并对宁波城区配电网管理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其次,从多个方面对宁波城区配电网的发展现状以及配电网管理现状展开分析,并基于发展现状分析提出当期配电网存在的几点问题;然后,就配电网的管理问题引出宁波城区配电网管理新模式,根据新管理模式,提出迎合这些管理模式的配电网建设意见,主要从五个方面开展配电网建设;最后,基于常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宁波城区配电网管理现状分析以及管理新模式的提出,采用分析法等指标预选方法,归纳总结出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出宁波城区配电网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提出的宁波城区配电网管理模式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发现,80%左右的专家对提出的配电网管理新模式持乐观意见,15%左右的专家持有保守意见,不足5%的专家对此提出反对意见,算例分析表示,本文提出的宁波配电网管理新模式是可行的。通过对宁波城区配电网管理模式的研究,提出从六个方面提升配电网的管理思路,从五个方面配合管理模式加强配电网建设,从而实现全面提升宁波配电网管理水平,适应国家电网公司改革的新模式。
【关键词】:配电网 自动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 模糊层次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6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配电网管理发展概述11
  • 1.2 配电网管理研究背景11-16
  • 1.2.1 配电网管理国内研究现状11-14
  • 1.2.3 配电网管理国外应用现状14-16
  • 1.3 配电网管理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16-18
  • 1.3.1 研究目的16
  • 1.3.2 研究内容16-18
  • 第2章 宁波城区配电网管理现状分析18-25
  • 2.1 宁波城区配电网发展现状18
  • 2.2 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18-20
  • 2.2.1 数据质量问题19
  • 2.2.2 原因分析19-20
  • 2.2.3 数据质量检测软件的开发与应用20
  • 2.3 配电网运检工区发展现状20-22
  • 2.3.1 变电所及主变现状20-21
  • 2.3.2 10kV线路现状21
  • 2.3.3 接线模式21-22
  • 2.4 营配贯通管理现状22-24
  • 2.4.1 管理现状22
  • 2.4.2 应用现状22-23
  • 2.4.3 数据现状23-24
  • 2.5 配电网存在的问题24
  • 2.6 本章小结24-25
  • 第3章 宁波城区配电网管理提升方案分析25-43
  • 3.1 配电自动化建设25-29
  • 3.1.1 配电主站建设25-26
  • 3.1.2 配电终端建设26-27
  • 3.1.3 配电通信系统建设27-28
  • 3.1.4 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水平28-29
  • 3.2 配电网实训基地建设29-33
  • 3.2.1 现场设备实训室29-30
  • 3.2.2 主站机房30-31
  • 3.2.3 主站实训室31
  • 3.2.4 主站创新实验室31-32
  • 3.2.5 设备接线32-33
  • 3.3 配电网抢修平台建设33-36
  • 3.4 配电网设备标准建设36-40
  • 3.4.1 配电站所36-37
  • 3.4.2 线路37-38
  • 3.4.3 其余配电设备38-39
  • 3.4.4 配电站所内设备39-40
  • 3.5 营配贯通数据工程建设40-42
  • 3.6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宁波城区配电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43-48
  •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43-44
  • 4.2 指标体系预选方法44
  • 4.3 配电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44-47
  • 4.3.1 影响因素分类44-45
  • 4.3.2 基层指标选取45-46
  • 4.3.3 综合指标体系构建46-47
  • 4.4 本章小结47-48
  • 第5章 宁波城区配电网管理评价模型48-64
  • 5.1 模糊层次分析法48-51
  • 5.1.1 层次分析法48-49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法49-51
  • 5.2 宁波城区配电网管理模式综合评价51-62
  • 5.2.1 数据收集51-54
  • 5.2.2 综合评价参量设计54-58
  • 5.2.3 综合评价58-62
  • 5.3 宁波城区配电网管理模式研究相关建议62
  • 5.4 本章小结62-64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4-66
  • 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1
  • 作者简介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永利;陈英伟;韩凯;王磊;;基于改进的最大最小蚁群算法求解电力线路最佳抢修路径[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长征;郓城城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7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647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c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