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本文关键词:长三角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摘要】: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企业数据和空间计量统计方法,探讨了长三角地区2000年以来制造业的空间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制造业空间分布呈现出典型的以上海为中心的沿重要交通轴线集聚的特征,且在2000年以后经历了明显的产业扩散,这种扩散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别,技术密集度越高,行业的扩散半径越小。尽管出现制造业扩散趋势,上海市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地位却有所增强。空间计量的回归结果表明,制造业分布存在典型的空间溢出效应;控制空间溢出效应以后,这一地区的制造业集聚主要受制于区位条件因素,包括到上海市区和到机场的距离以及市辖区区位是影响制造业分布的重要因素,且前两个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强,尚未发现政策因素对制造业分布的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制造业集聚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创新战略研究中心;
【关键词】: 长三角 制造业 集聚 空间格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17)
【分类号】:F424
【正文快照】: 1引言伴随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城市空间出现重组。在都市区和都市带层面,高端服务功能向中心城区集聚,而郊区化推动人口和产业向周边地区迁移。制造业是空间重组的重要因素,随着制造业份额在城市中心区的降低,城市的产业空间格局将出现较大的调整和变化。全球化是推动都市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曹广忠;刘涛;;北京市制造业就业分布重心变动研究——基于基本单位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6期
2 宁越敏,施倩,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1998年01期
3 贺灿飞,梁进社,张华;北京市外资制造企业的区位分析[J];地理学报;2005年01期
4 赵新正;宁越敏;魏也华;;上海外资生产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1年10期
5 张华;贺灿飞;;区位通达性与在京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J];地理研究;2007年05期
6 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7 张晓平;孙磊;;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12年10期
8 陈雯;王珏;;长江三角洲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初步测度[J];地理科学;2013年08期
9 石敏俊;杨晶;龙文;魏也华;;中国制造业分布的地理变迁与驱动因素[J];地理研究;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高汝熹;罗守贵;;都市圈形成的基本要素[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2 李丽;管卫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产业一体化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3 陈璐;;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特征问题与建设构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汪飞;何海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08期
5 刘鑫;;北京市吸引外资能力分析[J];数据;2009年08期
6 陈建军;胡晨光;;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及其省区特征、同构绩效——一个基于长三角产业集聚演化的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孙海燕;;区域合作国内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潘鑫;;长三角城市连绵区的形成与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邱风;朱勋;;长三角地区产业重复投资与协同发展研究[J];财经论丛;2007年06期
10 王合生,李昌峰;长江沿江区域空间结构系统调控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英胜;;新一轮区域规划背景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郜晓雯;刘涛;曹广忠;;长三角都市区与非都市区的城镇用地增长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群元;尹长林;;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与评判研究——以长株潭和泛长株潭城市群为例[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4 樊福卓;;长江三角洲工业的地区专业化——兼论“产业同构”之争是伪命题之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5 吴福象;;冲突与和谐——基于长三角产业同构和投资趋同的实证研究[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周国华;唐承丽;朱翔;;长株潭城镇群体空间结构优化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士兰;张庆;吴德刚;;长江三角洲区域整合协调发展策略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郭杰;杨永春;;转型期成都城市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动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菁菁;陈建军;丁正源;;基于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功能研究综述[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覃成林;熊雪如;;中国制造业转移的趋势与特征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敏;城市群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咏丽;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8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晓宁;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洁;基于EI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郑松标;揭阳潮汕空港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丽琼;基于专业化与多样化视角的城市集聚经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梓蓉;基于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增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夏素芳;产业转移机制与动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楼蔚;金融集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孙明丽;我国土地使用价格改革对城市工业郊区化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杨宏玲;中国大陆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区位选择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霞;上海LED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倩;边界效应与长三角都市圈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路;张善余;;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赵群毅;;北京生产者服务业空间变动的特征与模式——基于单位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4期
3 曹广忠;刘涛;;北京市制造业就业分布重心变动研究——基于基本单位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6期
4 冯健,周一星;1990年代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最新变化[J];城市规划;2003年05期
5 孟晓晨,石晓宇;深圳“三资”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特征与机理[J];城市规划;2003年08期
6 谢守红,宁越敏;城市化与郊区化:转型期都市空间变化的引擎——对广州的实证分析[J];城市规划;2003年11期
7 冯健,周一星,王晓光,陈扬;1990年代北京郊区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8 王宏远;樊杰;;北京的城市发展阶段对新城建设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7年03期
9 吴良镛,毛其智,张杰;面向21世纪──中国特大城市地区持续发展的未来──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特大城市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1996年04期
10 房庆方,杨细平,蔡瀛;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及其实施[J];城市规划;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波;耿帅;;跳出制造业看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J];浙江经济;2003年15期
2 盖健 ,都兴恩;制造业信息化是构造“数字青岛”的基础工程[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年02期
3 程竹生;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J];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12期
4 王玉刚,赵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J];科学与管理;2004年03期
5 胡楠;中国制造业到底如何定位(二)[J];中国招标;2004年25期
6 刘瑞,周达;奥运会对北京制造业的影响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8期
7 李廉水,杜占元;“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内涵和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5年02期
8 李承玲,高健,程晓蕾;浅析江苏制造业的结构和竞争力[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05期
9 汤永林;阎立;冯俊文;;江苏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统计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年05期
10 李廉水;郑伟;;海峡两岸制造业发展的金融环境分析[J];江海学刊;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汉川;郭巍;;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界定研究与评述[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刘海燕;;振兴现代制造业是首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方茜;;四川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量化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4 阎质杰;徐敏捷;陈岩;;要围绕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王晓芳;;现代制造业是北京奥运景气后经济新的增长点[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6 王守信;韩丹;;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A];创新装备技术 给力地方经济——第三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胡昱;;基于自主创新的制造业产业升级机理分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8 刘倩;杜庆治;杨秋萍;;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荣宏庆;;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10 刁绍长;张春英;房延辉;李方喜;李怀东;陈第尊;李国诗;刘士凯;张军;薛巍;;关于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对策研究[A];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报告: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重大招标课题研究成果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恩良;做好人才建设工作 振兴装备制造业[N];甘肃日报;2007年
2 林刚;青岛入围“中国制造业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N];青岛日报;2006年
3 戴吉坤;首届陕西装备制造业总评活动盛大启动[N];陕西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杨磊;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振兴装备制造业[N];贵州日报;2008年
5 高端制造业课题组;关于长春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建议[N];协商新报;2008年
6 鞍山市科技信息局 张生灿;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N];鞍山日报 ;2009年
7 记者 陈茗佳;我市装备制造业进入“黄金期”[N];兰州日报;2009年
8 周泓洋;产业转移加速制造业升级[N];中国企业报;2009年
9 主持人 本报记者 解佳涛;创新引领我国装备制造业跃迁之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10 阮继清;加快发展武汉制造业[N];湖北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2 牛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3 涂颖清;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邵昱晔;对外贸易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邓泽林;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机制与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高敬峰;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李增欣;开放条件下中国制造业发展路径及其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孙佳;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凌丹;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杨琦玮;中国发达地区制造业区域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祥友;制造业全球化发展的模式与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蒋雪;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3 杨秀骞;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纽合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吴f^;技术演化论视域下装备制造业“装”与“备”关系探析[D];东北大学;2008年
5 吴雪;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侯莹;生产性服务业FDI促进制造业增长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3年
7 王宇;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庆雪;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机理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魏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03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70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