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东北亚区域贸易合作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推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08:23

  本文关键词:东北亚区域贸易合作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推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东北亚 贸易合作 东北老工业基地 开放型经济


【摘要】: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贸易规模不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缺乏产品的品牌意识、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原材料和资源类产品进口比重大,对外资源依赖性强、国有企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方面的问题,对此,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国家合作的模式需进一步从互补型提升至战略型,主要包括科技合作、环境合作、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政治互信机制的建立、推动合作制度安排等。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
【关键词】东北亚 贸易合作 东北老工业基地 开放型经济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东北亚区域合作与我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研究”(批准号:11JZD050)
【分类号】:F114.46;F427
【正文快照】: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进行的。经过30年的对外开放,特别是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已经形成,中国国内市场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必将大幅度提高中国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国际经济竞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昭玲;;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2 王成至;李昒彬;;从东北振兴迈向东北亚大同:试论东北振兴计划与“中韩港”合作[J];东北亚论坛;2010年01期

3 张洪梅;任怀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北地区绿色经济发展可行性探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10期

4 张蕴岭;;中国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J];东北亚论坛;2013年01期

5 戴宏伟,马丽慧;借势与造势——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与河北产业结构优化[J];经济论坛;2002年18期

6 张宇帆;丁晓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3年06期

7 毛健;;引进利用东北亚矿产资源满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资源需求[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5期

8 邓伟根;;20世纪的中国产业转型:经验与理论思考[J];学术研究;2006年08期

9 赵树梅;;吉林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02期

10 戴明义;;解决县乡财政困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一平;曾勇;李仕明;;产业系统生态转型的基本内涵及其支撑机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2期

2 吴伟萍;;信息化推动产业转型:作用机制与实证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3 李福坤;;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服务平台框架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2期

4 马涛;;中间产品贸易和直接投资、生产分割的关系——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1期

5 张明志;李敏;;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下的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及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1期

6 孙方;;国际生产分割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年07期

7 梁超;;垂直专业化、人力资本与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基于工业行业动态面板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8 崔宏桥;沈颂东;;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灰色关联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2期

9 徐春祥;;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是中国在亚洲唯一区域战略选择[J];东北亚论坛;2014年03期

10 陈志恒;;全球区域合作新动向与东北亚面临的新挑战[J];东北亚论坛;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雷鹏;;垂直专业化视角下的产品内贸易与中国产业发展[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2 陈健;岳书敬;;产品内国际分工、地区专业化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振华;垂直专业化所有权选择探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于明言;企业组织模式选择与出口和外包[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吴学君;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曼;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史本叶;垂直专业化与产品内贸易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李冰;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7 黄晶;产业内垂直分工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侯增艳;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决定因素[D];南开大学;2009年

9 彭支伟;东亚生产与贸易一体化[D];南开大学;2009年

10 祁杭峰;基于主导产业选择的无锡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徐秀丽;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转型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曹玉书;中国制造业承接外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彭兴奎;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加工贸易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陈竹叶;我国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转换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李倩珍;产业转型升级期广东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郭铭;地方院校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淳林;产品内分工对广东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9 曹西强;晋城市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吴启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国家级开发区产业转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一;;中国能源效率评估[J];节能与环保;2011年01期

2 盛洪昌;李爽;;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王秀英;;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中的若干关键问题[J];东北亚论坛;2007年06期

4 李俊江;范硕;;中朝经贸关系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东北亚论坛;2012年02期

5 成金华;自然资本及其定价模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方浩范;;东北亚文化共同体动因及其政治阻碍——中韩日对待“文化共同体”的态度[J];东疆学刊;2009年02期

7 谢桂娟;;东北亚文化融合的政治因素及路径分析[J];东疆学刊;2009年03期

8 熊薇;徐逸伦;王迎英;;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9 王洋;修春亮;;1990-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10 鲁凤,徐建华;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力;对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的再思考[J];经济纵横;2000年09期

2 齐建珍;改造老工业基地的一种新思路[J];求是;2000年09期

3 《振兴老工业基地研究》课题组,林凌,荣剑英,沈鸿生,刘世庆,董德歧,陈唯,刘红儒,阎俊,张承耀;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J];改革;2000年05期

4 纪玉山;结构升级:老工业基地面临的挑战[J];长白学刊;2000年01期

5 孙启文;;我国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创新[J];内部文稿;2000年22期

6 胡春力;老工业基地的地位、作用及重点任务[J];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11期

7 王翠霞;抚顺老工业基地转型的思考[J];辽宁经济;2001年08期

8 卢嘉鑫;创新与西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9 赫国胜;利用风险投资振兴中国老工业基地对策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蔡文彬;对吉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几点思考[J];吉林财税;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志军;;论技改贷款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焦方义;;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徐勇;;创新国企体制 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进程[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4 孙世强;;国家政策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研究[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5 朱荣科;;资源型城市反贫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文汇之一[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6 李俊江;史本叶;;老工业基地兴衰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措施与启示[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7 李中义;高元禄;;加快市场化改革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赫国胜;;利用风险投资进一步振兴中国老工业基地[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9 李向平;陈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10 娄福恩;徐萍;;地方志要为振兴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服务[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N];经济日报;2004年

2 胡鞍钢;老工业基地振兴:吉林该如何做[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海坤;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回春”有术[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4 记者 朱大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全面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和历史任务[N];长春日报;2007年

5 班健;创造老工业基地的新生[N];中国环境报;2006年

6 佟冬俊;蓝图展现出的是机遇[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7 陈金子 初训;围绕主题 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N];丹东日报;2007年

8 记者 樊金钢;九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开工[N];黑龙江日报;2007年

9 呼涛;老工业基地历史欠税将得豁免[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10 记者  孟唤;现代流通在老工业基地辽宁快速发展[N];经济参考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凯;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隋忠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际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任晶;我国老工业基地创新系统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关大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环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常忠诚;制度创新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8年

6 吴艳玲;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变迁[D];辽宁大学;2008年

7 李铁滨;东北老工业基地承接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扩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姜周;基于区域经济合作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9 李道刚;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效地方政府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李克;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永波;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模式[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 刘玉梅;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外资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3 陈彬;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吉林省人才问题思考[D];吉林大学;2005年

4 白鹏;用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指导辽宁老工业基地人才资源开发[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5 童睿;产权多元化和老工业基地振兴[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夏沛妍;振兴长春老工业基地的金融支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新锁;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荣;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引入国外风险投资引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张彩梅;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10 曹振峰;发展虚拟经济,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77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777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9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