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基于熵权值的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发布时间:2017-09-09 20:21

  本文关键词:基于熵权值的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熵权值 建筑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模糊综合评价


【摘要】:企业技术能力的根本是技术创新能力,建筑企业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市场需求,需要强化"企业为创新主体"的观念,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核心技术。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得出6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组成要素,并对这6项要素进行熵权值计算确定其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的模糊综合评价,确定评价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项指标,以求实现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管理突破,促进建筑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的作用,为企业技术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的技术创新管理平台。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熵权值 建筑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模糊综合评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283)
【分类号】:F426.92;F273.1;F224
【正文快照】: 鉴于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可知技术是企业的生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技术要靠创新,因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1]。美国的《工程新闻记录》前十强国际承包商都具有领先于世界的核心技术并凭借核心技术占据了世界建筑市场属于自身的核心领域。以德国Hochtief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帆;王孟钧;;建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2期

2 崔总合;杨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7期

3 宁连举;李萌;;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J];科研管理;2011年03期

4 陈勇星;屠文娟;杨晶照;;基于技术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及其演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4期

5 孙永福;张国安;王孟钧;;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铁道学报;2012年04期

6 胡田飞;朱本珍;;基于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复杂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铁道建筑;2013年12期

7 温开宇;;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中外建筑;2013年06期

8 白俊红;李瑞茜;;政府R&D资助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述评[J];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09期

9 杨力;刘程程;宋利;盛武;;基于熵权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J];中国软科学;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洪钧;李苗苗;;重点经济圈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蒋玉洁;菅利荣;;我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差异测度[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12期

3 石书德;;国际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年10期

4 胡彦斌;钟田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融资结构:理论与实证——来自中国创业板面板数据[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年06期

5 马强;任威;林建国;宋新刚;李巍;;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构建[J];船舶工程;2014年01期

6 李学盛;黄文宏;;基于熵权-模糊综合法的化工园区风险识别[J];安全;2014年06期

7 叶建木;王朋举;;政府补偿企业科技创新失败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4年04期

8 李菁;匡兵;;武汉市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析——基于PSR框架模型[J];中国房地产;2014年16期

9 黄奇;苗建军;张菁菁;李敬银;王文华;;基于区域异质性的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效率[J];系统工程;2014年07期

10 蒲筱哥;乔亚铭;胡亚敏;;基于网络分析法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蕴;李冬;;协同创新对提升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A];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倪细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吴晓松;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3 高巍;基于信息化水平的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能力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4 田鹏飞;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5 陈杰;我国新能源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安亚娜;我国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盛和太;PPP/BOT项目的资本结构选择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8 张镇森;建设工程创新关键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艳丽;我国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丹丹;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刘宇;大连高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韩旺;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5 王琪琪;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特征及创新意识培养开发的探索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王春燕;天津市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孙琳琳;内蒙古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8 倪金静;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蒋贤臣;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10 俞佳玉;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宁;傅鹤林;袁勇;;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2 陈丰;许敏;;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来自江苏省的数据[J];财会通讯;2010年12期

3 李平;王春晖;;最优政府研发资助规模及资助企业选择——基于中国行业异质性的门槛回归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3期

4 冯珍;郝晶星;;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3期

5 袁智;郭德勇;姜光杰;;煤矿应急救援矩阵式组织结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3期

6 姜伟;周心权;刘亚楠;;矿井火灾应急救援能力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5期

7 程东幸;刘大安;;基于安全熵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6期

8 王明涛;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系数确定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1999年02期

9 冯华;薛鹏;;中国高速铁路的综合效益与支持政策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10 卢方元;靳丹丹;;我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晓莉;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史波;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系统构建与应急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佩佩;大型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李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规避风险建筑企业准备好了吗?[J];建筑;2003年09期

2 ;为建筑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J];建筑;2003年10期

3 吴建军;;建筑企业的公共使命和社会责任[J];中华建设;2005年01期

4 张景钢;刘广亮;;建筑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建筑安全;2006年02期

5 朱宇;;打造国际化的建筑企业[J];建筑经济;2006年01期

6 董俊;;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和提升[J];山西建筑;2006年03期

7 杜志芳;李恩生;;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职业时空;2007年03期

8 余建雨;奚丽红;张保松;;煤炭建筑企业竞争力劣势浅析[J];中州煤炭;2007年01期

9 邵献平;;建筑企业文化系统观[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年03期

10 刘建辉;;浅析如何加强湖南民营建筑企业的管理[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留勤;孙攀;;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几点建议[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2 刘毅;;营造建筑企业文化之我见[A];用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陕西省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如福;;美国建筑企业ERP应用现状分析与思考[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金爱华;霍俊男;;对我国建筑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5 顾平新;;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分析——实现建筑企业的信息化[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孔颢;;建筑企业工程估价管理工作研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胡文博;宋鸿馨;杨国民;王远功;郭春雨;;从爱地鑫信息管理系统浅谈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陈风兰;;建筑企业的管理与市场开发[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何品苏;;论建筑企业发展中的品牌战略[A];提升核心竞争力——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汇集[C];2005年

10 段朝辉;吴岳;侯紫峻;;困拢建筑企业发展的两大痼疾——垫款施工和拖欠工程款[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静文;建筑企业为何欲言又止[N];新华日报;2004年

2 赵学刚;建筑企业应用价值链方法战略分析[N];中国建设报;2003年

3 袁华明;建筑企业出走之后[N];中国建设报;2004年

4 张玉龙;建筑企业要强化品牌意识[N];中国建设报;2004年

5 谢付亮;“3+3”成功塑造建筑企业品牌[N];中国建设报;2005年

6 谢付亮;“3+3”成功塑造建筑企业品牌(下)[N];中国建设报;2005年

7 闫海鹰;宏观调控面前 建筑企业如何应对?[N];中华建筑报;2004年

8 韩文;韩国骨干建筑企业涌向海外[N];中国建材报;2006年

9 周密;环境产业:建筑企业新的增长点[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10 林妍;建筑企业终将担起社会责任[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文更;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企业绿色化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周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刘杰;建筑企业品牌管理运作模式与绩效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赵雪凌;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岳鹏威;建筑企业对项目部的和谐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陈列伟;面向建筑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竞争模式与竞争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时景新;大型建筑企业服务型建造模式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吕文学;我国大型建筑企业竞争力及其提升途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范建双;中国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傅俊元;中国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宏杰;建筑企业提升过程执行力途径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刘U,

本文编号:822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822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d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