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以易县、巨鹿为例.pdf.pdf 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16-09-26 08:12

  本文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策效应:财政诱导与金融跟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xivbymyld369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河北省金融扶贫政策浅析——以易县、巨鹿为例.pdf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薏第195囊2014年3期中文信息Chinese Information 产业经济河北省金融扶贫政策浅析——以易县、巨鹿为例田雪梅(河北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院。河北保定071 0001)摘要:河北省有46个贫困县,自我国实施扶贫攻坚战略以来,其中的金融扶贫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保定市易县的“扶贫社”和邢台市巨鹿县的“三级担保”金融扶贫模式,并对两者的优缺点做出了比较,最后针对两县现有的金融扶贫模式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关键词:扶贫社三级担保金融扶贫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55一01引言贫困一直是困扰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和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保定市易县的“扶贫社”和邢台市巨鹿县的“三级担保”模式发展较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不同县域金■扶贫模式1.易县的“扶贫牡巧龋I梗式1993年中国社科院和易县人民政府共同组建了易县“扶贫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扶贫社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地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缓解了部分农户的资金需求压力,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均产生了积极影响。特点之一:是入社自愿,五户联保,无需抵押扶贫社实行小额、有偿、短期贷款,一般不需担保,但贷款户必须组织起来,5户为一组,再由6-8个小组组成一个中心,由中心当中有威望的人负责的贷款事宜,这种组织形式,增加了扶贫社贷款的安全性。特点之二:是以向妇女提供贷款为主,直接到户,易县扶贫社坚持了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原则,银行的工作人员要走到农户中去,走到农户的家庭、小组、中心做宣传,了解资金的需求和使用状况,及时收回贷款,这种做法的效果很好,受助率达到80%以上,扶贫社的还款率很高。特点之三:依次放款、整贷零还,扶贫社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实行整贷零还的方法,具体模式是农户在得到贷款时,首先要交还全年贷款利息的50%,从第三周起每周还全部贷款的1150,一年的最后两周还清剩下的一半利息。这种还款模式模式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所以还款率较高。2.邢台市巨鹿县。三级担保扶贫信贷模式”2009年巨鹿县为解决贫困农户借款担保难的问题,扶持创建了“三级担保”支农信贷模式,即“农户五户联保+贫困村诚信自律者联谊会担保+公职人员担保组织担保”,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农户在脱贫致富过程中借款担保难问题。特点之一: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一是实行扶贫贴息政策,对贷款农户给予全额利息贴补。二是由县扶贫办安特点之二:巨鹿县继续完善、推广“两个组织”(县扶贫信贷担保自愿者组织、贫困村诚信自律者联谊会)信贷扶贫模式,在全县的信贷融资模式形成了“两个组织”信贷扶贫模式、信用担保公司、农户自立服务社、扶贫贴息贷款四种方式,很好的解决了贫困农民融资难的问题。特点之三:建立诚信档案,营造良好的信贷环境,该县在贫困村全面成立诚信自律者联谊会的基础上,建立农民个人的“诚信档案”,开展评选“星级贷款户”活动,充分发挥了好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讲诚信、守信用。保证了金融机构资金的安全性。二、两种不同金■扶贫模式的对比分析从实施效果来看,巨鹿县的“三级担保”模式,服务面广,政府全额贴息,增强了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但是,环节较多,手续复杂,缺乏及时性。易县的“扶贫社”模式中,手续简单,适应性强,利率享受国家扶贫补贴,降低了农户的资本成本。但在此方式下,受助者仅限于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户,资金规模受限,民间社会团体的银行化运作法律地位不明确,风险较高。三、政策建议根据上述两县在金融扶贫中的实际实施效果,对今后的金融扶贫模式的发展与完善提出几点建议。1.加强立法建设一项政策要想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必须立法先行,通过借鉴一些成功国家的做法,要研究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对金融机构信贷服务于农业、中小企业、县域经济和中低收^者等规定一定的比例,并给予政策优惠,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权、利,主要涉及财政、税收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将所涉及的部门纳入法律框架内通盘考虑。2.建立多元化的竞争性金融机构格局一方面,重新整合现有金融机构体系,明确各自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职责和分工,并尽可能地促进正规金融将业务扩展到农村;另一方面,积极放开信贷市场,尝试建立不同治理结构的小额信贷组织。金融机构要积极转变观念,培育和开辟小的信贷市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农村弱势群体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3.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如果贫困地区有收益较好的项目,良好的政策支持,再加上良好的信用环境,必将吸引大量的资金,所以有必要大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诚信受益、失信惩戒”的工作机制,加强信用文化的传播与培育,积极拓展企业、个人征信系统覆盖范围,构建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参考文献【11郭琪.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策效应:财政诱导与金融跟进Ⅱ】.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6).【2】赵小晶,杨海芬,王建中.《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研究》,《农村金融研究》,2009.5.【3】郭晓鸣,《农村金融创新:村级资金互助社的探索与发展》,《农村金融》,2009 4Chinese Information I中文信息l 55万方数据

1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策效应:财政诱导与金融跟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3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23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5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