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分享对产能过剩的影响
本文选题:增值税分享 + 生产地原则 ; 参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我国增值税在地区之间的分享采用生产地原则,并通过注册地管理办法得以实施。这种分配原则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产生激励。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模型,对全样本、重工业、轻工业、部分行业进行计量分析,计算结果显示,钢铁、水泥、煤炭、汽车等领域出现的产能过剩与增值税分享制度关系密切。为削弱增值税分享的不利影响,我们提出两种思路改进现行增值税分享制度:一是将增值税的税权归属于中央政府,在全国进行统一征收管理;二是维持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享的性质,但改变其分享办法,综合考虑各地的消费、人口等因素制定分配公式。
[Abstract]:The sharing of VAT between regions adopts the principle of place of production and i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This kind of distribution principle produces the incentive to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attract investment. In this paper, the panel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measure and analyze the total sample, heavy industry, light industry and some indust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cess capacity in steel, cement, coal, automobile and other field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AT sharing system. In order to weaken the adverse effect of VAT sharing, we put forward two way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VAT sharing system: first, the right of VAT tax should be assigned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unified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VAT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whole country; The second is to maintain the nature of VAT sharing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but to change the sharing method, and to formulate the distribution formula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consumption and population, etc.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1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立国;张日旭;;财政分权背景下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基于钢铁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2期
2 施文泼;贾康;;增值税“扩围”改革与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调整[J];财贸经济;2010年11期
3 黄夏岚;刘怡;;增值税收入地区间转移的衡量——生产地原则与消费地原则的比较[J];财贸经济;2012年01期
4 江飞涛;曹建海;;市场失灵还是体制扭曲——重复建设形成机理研究中的争论、缺陷与新进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1期
5 耿强;江飞涛;傅坦;;政策性补贴、产能过剩与中国的经济波动——引入产能利用率RBC模型的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5期
6 周劲;;产能过剩的概念、判断指标及其在部分行业测算中的应用[J];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7 王兴艳;;产能过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初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泉;;探析财政分权视角下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J];北方经济;2012年06期
2 王立国;高越青;;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3 胡怡建;;中国税收发展面临的四大转变[J];财贸经济;2011年10期
4 黄夏岚;刘怡;;增值税收入地区间转移的衡量——生产地原则与消费地原则的比较[J];财贸经济;2012年01期
5 姜明耀;;货物与劳务双元增值税模式探讨——增值税“扩围”改革的一个过渡方案[J];财贸经济;2012年03期
6 逯宇铎;宋巧;刘海洋;;政府补贴是否正向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J];西部论坛;2012年02期
7 郭佩霞;周小林;;大国治理逻辑下地方公共收入机制的构建——基于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分析[J];当代财经;2011年11期
8 欧涉远;;增值税覆盖运输业的税负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24期
9 欧涉远;;增值税“扩围”对运输业税负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1期
10 汤有丽;;我国工业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实证分析——基于我国28个省级面板数据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慧;;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运行情况的调研及政策建议[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2 杨卫华;;推动营业税改增值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A];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2012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蕙萍;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规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倪子靖;转型经济中的分层俘获[D];浙江大学;2011年
4 刘珊;全业务运营时代的电信竞争管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王学渊;基于前沿面理论的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江飞涛;中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王建军;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钢铁产业整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焦国华;中国钢铁行业规模偏好及逆集中化现象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张乙明;企业能力视角的产业重复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新少;公法视域内行政监管范围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艳芳;退出壁垒与产能过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徐龙秀;供应链资源最优配置下的成本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赵颖;产能过剩的定量测算及其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胡彦敏;基于循环经济的河北省钢铁行业产能适应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徐晓晶;有效解决中国造纸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淞;增值税“扩围”[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时硕;增值税扩围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常媛媛;增值税“扩围”——覆盖银行业的模式选择及制度设计[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段鸿菲;我国交通运输业改征增值税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10 熊思觅;产能利用水平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巍;使财富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增值税制度[J];财经研究;2003年03期
2 施文泼;贾康;;增值税“扩围”改革与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调整[J];财贸经济;2010年11期
3 贾康;梁季;;中央地方财力分配关系的体制逻辑与表象辨析——客观存在的地区间“横向不均衡”,需要合理的中央、地方间“纵向不均衡”机制加以调节[J];财政研究;2011年01期
4 高拴平,董明会;论企业“过度”进入行为对我国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的改善[J];当代财经;1998年02期
5 潘孝珍;;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07期
6 刘金涛;杨君;曲晓飞;;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杨蕙馨;从进入退出角度看中国产业组织的合理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张军,威廉·哈勒根;转轨经济中的“过度进入”问题──对“重复建设”的经济学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9 杨蕙馨;中国企业的进入退出——1985—2000年汽车与电冰箱产业的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3期
10 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江飞涛;中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爱军 ,吴泉生 ,贾强;试论我国增值税改革[J];江西财税与会计;2003年07期
2 石坚;;增值税转型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财政;2003年11期
3 徐国庆;浅议增值税改革[J];山东纺织经济;2004年02期
4 冯曦明;试论增值税改革[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郑军,杨咏梅;增值税转型的经济学分析[J];理论月刊;2004年07期
6 ;增值税转型改革东北试点[J];中国橡胶;2004年20期
7 郝春芳;当前经济形势下增值税转型的制度选择[J];事业财会;2004年05期
8 吴菊,高玉强;从税收征管中发现的问题看增值税改革[J];财贸研究;2004年06期
9 高培勇;增值税改革撬动企业投资[J];中关村;2004年09期
10 数芳;;增值税改革全国推进不宜盲动——访著名税务专家贺志东先生[J];会计师;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邓入心;;浅析增值税转型[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春梅;;增值税转型对煤炭企业的影响和应对思考[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童锦治;李星;王佳杰;;关于增值税“扩围”的税率选择与居民消费变动的研究[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胡春;;论我国现代型增值税模式的构建[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孙彩英;刘益;;营业税改增值税对高校的影响[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第19章 煤炭财税政策[A];2009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黛;增值税改革试点扩大到中部26城市六大行业[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周明;增值税转型落户促中部崛起[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亦京;谨防增值税试点夸大效应[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余鸿;湖北四市将实行增值税改革试点[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史晓龙;增值税转型能否加快推进[N];中国税务报;2006年
6 张四海 郑猛 费春霖 刘建军 李卓然 段奇峰;增值税转型 老国企回春[N];中国税务报;2007年
7 厉征;增值税全面转型也是税改大事[N];中国税务报;2007年
8 中央财经大学 敖铭;增值税改革:从局部到整体的构想[N];中国税务报;2007年
9 张剀邋李卓然;增值税扩抵3年:来自东北的声音[N];中国税务报;2007年
10 陈黛 财税观察;增值税犯罪已被处死百余人 亡羊如何补牢[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严才明;增值税的效率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2 刘中虎;增值税的社会经济效应与“营改增”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刘希静;中国增值税流失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罗光;基于A-S模型的增值税逃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超伊;增值税转型对物流业上市公司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张任之;增值税转型的预期效应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3 陈嘉;增值税转型对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4 匡勇;增值税转型对江西制造业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吴蕾;增值税转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长春;增值税转型对财政财务影响的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周荣青;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和推广实施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黄贵德;中国增值税转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魏博文;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增值税转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10 凌艳;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我省经济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24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024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