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苏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态补偿实践及其财税政策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2 03:43

  本文选题:苏北 + 农产品主产区 ; 参考:《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07期


【摘要】:2014年的《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了苏北淮安(淮)、盐城(盐)、宿迁(宿)3市中的主要区(县)以及徐州(徐)、连云港(连)2市中的少数区(县)作为农产品主产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其目的是引导农业发展思路向"生产、生活、生态共赢"上拓展;而在全省推广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商品有机肥补贴等已初具农业生态补偿雏形,其有效实施能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对农业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苏北实施的多项农业生态补偿项目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对政府财政依赖过重、补偿资金总量不足、多采取一次性补助方式、未建立起长期运行保障机制等问题。因此,重点从财税角度提出破解这些问题的对策,如健全农业生态补偿资金投入机制、改进农业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相关税费政策、规范农业生态补偿相关税费优惠等。
[Abstract]:The Planning of Jiangsu Province's main function area in 2014 identified the main districts (counties) of Huaian (Huai), Yancheng (salt), Suqian (Suqian), Xuzhou (Xu) and Lianyungang (Lianyungang) 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main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the main product producing area, The aim is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o "production, life, ecological win-win," an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soil testing formula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commodity organic fertilizer subsidies and so on, has begun to have the embryonic form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ts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ca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Although many agro-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rojects implemented in northern Jiangsu have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they also exposed excessive dependence on the government finance and insufficient amount of compensation funds. More one-time subsidies, not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operational security mechanism and other issues. Therefore,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ngle of finance and taxation, such as perfecting the investment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s,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transfer payment system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perfecting the tax and fee policies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iz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related tax concessions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宿迁学院商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编号:15YJC790082) 江苏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BR2015023) 江苏省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编号:14SWC-060)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2015年参政议政课题
【分类号】:F327;F81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艳;;推进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实施建议[J];林业经济;2013年05期

2 严立冬;田苗;何栋材;袁浩;邓远建;;农业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17期

3 陌玉;;农业生态补偿如何更叫座[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年21期

4 田苗;邓远建;夏庆利;;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探析[J];金融与经济;2012年06期

5 张金艳;;农业生态补偿呼唤立法完善[J];人大建设;2013年01期

6 林红;张方成;李宝奇;;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农业生态补偿方式问题研究[J];黑河学刊;2013年05期

7 杨小杰;;川滇生态屏障区农业生态补偿额度研究[J];林业经济;2013年10期

8 刘尊梅;;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实现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14年03期

9 刘秀红;王治;;农业生态补偿研究[J];北方经贸;2013年12期

10 何伟;严立冬;;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财政金融支持[J];学术论坛;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尚宾;赵玉杰;刘申;居学海;;实施农业生态补偿 促进低碳农业发展[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杜洋洋;中欧农业生态补偿合作试点项目落户宝坻[N];天津日报;2009年

2 姜德兴 陈荣春;今年起推出农业生态补偿[N];常州日报;2014年

3 记者 杨艳玲 通讯员 闵照康;中欧农业合作项目技术研讨会在大理召开[N];大理日报(汉);2009年

4 记者 陆晓华;鼓励农业“环保”苏州的尝试很好[N];苏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陆晓华;苏州生态农业先从技术找突破口[N];苏州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莫童;华南稻作农业生态补偿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2 刘璇;金融视角下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3 宋欣;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郑州市城郊农业生态补偿体系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6年

4 焦美玲;基于农户意愿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5 李宝岚;我国农业生态补偿融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吕刚;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蔡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补偿效益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51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051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f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