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公共教育供给之殇:一个财政分权视角

发布时间:2018-11-03 13:26
【摘要】: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带有明显的"GDP竞争锦标赛"性质,特别是之后2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使得地方政府更加偏好基础设施的投资,导致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这在教育供给上更为明显。本文构建了理论模型,并对2005-2013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做了实证检验和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分析。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政性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略有上升,并提高了基础教育的供给质量,但对人均公共教育供给带来不利影响。城镇化并未对公共教育供给带来规模经济。反而,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公共教育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东部和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和城镇化对公共教育供给的影响,与全国结果基本一致,中部地区则相反。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of the tax sharing system in 1994, China's economic growth has taken on the nature of "GDP Competition Championship", especially the rapid urbanization over the next 20 years, which has made local governments more inclined to invest in infrastructure, leading to the shortage of public service supply. This is even more evident in the provision of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a theoretical model is constructed, and an empirical test of 30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5 to 2013 and an analysi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eastern, we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are made. It is found that under the system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the proportion of fisc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to fiscal expenditure has increased slightly, and the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supply has been improved, but the per capita public education supply has been adversely affected. Urbanization does not bring economies of scale to the supply of public education. On the contrary, with the increase of urbanization rat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ublic education supply a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effect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n public education supply in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whole country, but opposite in the central reg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研究”(项目号:10JZD002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G526.7;F81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伟卿;;财政分权是否影响了公共教育供给——基于理论模型与地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2 平新乔;白洁;;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3 庞凤喜;潘孝珍;;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2年02期

4 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5 傅勇;;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J];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6 黄国平;;财政分权、城市化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失衡的实证分析——以东中西部六省为例[J];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07期

7 刘长生;郭小东;简玉峰;;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提供效率研究——基于中国不同省份义务教育的面板数据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杨东平;;新型城镇化道路对教育的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5期

9 马光荣;杨恩艳;;中国式分权、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年01期

10 乔宝云;范剑勇;冯兴元;;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小学义务教育[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方;朱军;;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与民生财政的主动性——基于公共教育支出的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徐键;;强制性支出责任与地方财政自主权[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3 房志伟;;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10期

4 李晟;;转型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02期

5 孙志军;杜育红;李婷婷;;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增量效果与分配效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6 成刚;萧今;;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县域基础教育供给的影响——基于江西省的证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7 黄潇;杨俊;;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程永林;;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强制性制度变迁[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9 胡锋;贺晋兵;;我国财政风险形成原因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0年05期

10 唐庆会;;浅析分税制下我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问题[J];才智;2011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欣;李建军;;地方财政健康与财政分权——基于湖北省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周杰;;中央控制与地方过渡供给:一类公共物品提供决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5 王箐;;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提供:以人均政府卫生支出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魏建;王安;;地方政治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赵永亮;张捷;;民主参与机制下的公共品支出偏差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雷艳红;;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魏建;王安;彭涛;;政府权力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雷艳红;;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尚海涛;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叶青海;利益协调视阈下不可再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光俊;财政分权体制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李杰伟;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中市场增强型行为及绩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燕飞;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供给行为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剑;总体规划制定中城市政府行为的政策分析[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

3 张宇驰;作为制度要素的地方政府与产业绩效关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高伟华;省对县义务教育因素法转移支付模式的设计与模拟[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5 刘承毅;我国流域水污染问题的政府管制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张冰莹;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的政府投资作用及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7 李苗清;中国财政资源向上聚集的自我实施机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苏畅;中国地方政府由“经营企业”转向“经营辖区”的原因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9 文国庆;地方财政支出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岳晶晶;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张晏;夏纪军;;地区竞争与市场化进程的趋同性——中国是否会出现“一个国家,两种经济”[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4期

3 邓可斌;丁菊红;;转型中的分权与公共品供给: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3期

4 平新乔;白洁;;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5 孙群力;;地区差距、财政分权与中国地方政府规模[J];财贸经济;2009年07期

6 罗伟卿;;财政分权理论新思想:分权体制与地方公共服务[J];财政研究;2010年03期

7 宋小宁;苑德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的政治经济逻辑[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周业安;县乡级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对策[J];管理世界;2000年05期

9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10 袁志刚,范剑勇;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丁元竹 江汛清;[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明娜;以教育的内涵需求为导向,寻求教育供给的突破口[J];技术经济;2000年12期

2 胡萍;;论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因素及关系[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叶忠;试论教育有效供给的含义[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叶忠;论教育供给有效性的衡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5 苏立强;高校内部教育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王鹏;以有效的教育供给引导和开发教育消费[J];教育探索;2004年03期

7 张翼;多元办学体制的建构与教育公平的推进[J];教育与经济;2004年02期

8 任南;垄断是教育供给不足的总病根[J];中国改革;2004年12期

9 徐丽华;;社会公益参与教育供给的发展空间[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1期

10 路明兰;;教育公平与教育供给问题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宏超;;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新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庞笑萌;;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供给的不均等及制度创新[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李东;;鞍山市基础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问题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胡瑞文;扩大优质教育供给 缓解择校矛盾[N];学习时报;2012年

2 记者 贾晓燕;大幅提高优质教育供给——[N];北京日报;2014年

3 张建新;公共资源资本化,,是教育高收费病根[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徐宝宁;从外延向内涵:理性的跨越[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马敬福;高等教育莫对贫困学子说拜拜[N];贵州民族报;2005年

6 吴宏超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量足质均、公平高效是“十二五”义务教育目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欣双;中国教育供给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雨迪;官员经历、晋升与当地教育供给[D];厦门大学;2014年

2 王佳北;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供给的困境与出路[D];复旦大学;2011年

3 范惠众;同一财政主权区域内自由择校和铜陵模式下教育供给的均衡及福利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4 徐珩;基于中国农民分层化的农民教育供给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飞;山东省农村义务教育供给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6 范建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困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7 刘细玫;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困境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曹杰;广州市幼儿教育供给体系重构研究[D];广州大学;2009年

9 蔡妮妮;学前教育服务有效供给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07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307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7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