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地方政府过度搭建融资平台举债动因透视——基于多重视角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01 07:54
【摘要】:大规模融资平台的出现有利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然而由于融资规模扩张过快,潜在的金融系统信贷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日益突出。为遏制融资平台泛滥现象,一是要有序推进地方政府破产制度,硬化中央对地方财政预算约束,降低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会进行兜底的预期;二是要修改目前已有的《公务员法》,加快制定并出台与地方投融资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直接责任人以及责任追究的内容,对直接责任人实行终身追责;三是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尽可能将平台风险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large-scale financing platform is benefici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However, due to the rapid expansion of financing scale, the potential credit risk of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risk of local government debt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order to curb the proliferation of financing platform, first,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local government bankruptcy system in an orderly manner, strength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the local fiscal budget constraints, and reduce the local government's expectation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econd, it is necessary to amend the existing Civil Service Law, speed up the formulation and promulga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local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issues, clearly stipulate the content of directly responsible persons and accountability, and carry out life-long accountability for direct responsible persons; Third, establish a sound debt risk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as far as possible to control the impact of platform risk within a certain range.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J121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10491494) 江西财经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招标课题资助(2015-09)
【分类号】:F8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2 孙海芹;;美国地方政府破产制度研究——兼议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控[J];金融发展评论;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志云;;双重激励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以投资支出竞争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密婷;;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3 施戍杰;吴大远;;限定延伸职能,强化核心职能——斯密动力视角下国家职能的调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姜志霄;;地方监管失灵与劳动标准竞次——以中国货车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为例的分析[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3期

6 袁连生;;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周沛霖;;浅论三元主体作用下企业社会责任建构中的政府职能[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8 程永林;;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强制性制度变迁[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9 曾祥炎;危兆宾;郭红卫;;中国地方组织内部劳动力市场特征与激励机制改革[J];长白学刊;2008年04期

10 孙晓伟;;从污染事故频发透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行为——基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的分析[J];长白学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7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郎金焕;许盈盈;;法律缺失与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机制——以配额制为例的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3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6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7 黄蕙萍;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规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倪子靖;转型经济中的分层俘获[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芳香;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潘旭;关于税源控管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王文秀;我国地区市场分割成因与福利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5 孙佳佳;控制权的政治收益及地方政府干预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宇驰;作为制度要素的地方政府与产业绩效关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刘承毅;我国流域水污染问题的政府管制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9 于亚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政府行为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李苗清;中国财政资源向上聚集的自我实施机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沈立人;戴园晨;;我国“诸侯经济”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J];经济研究;1990年03期

2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华R,

本文编号:2451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451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6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