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减税降费的分析与思考
【图文】:
图 3-1 不同类型企业年度纳税总额及税收收入总额从上表四的数据中能够直观的看出,一方面从发展趋势上来看,我国的税收收入总额总体上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民营企业的纳税总额是逐年增长的趋势,而国有企业虽不是逐年下降,但略有降幅,总体上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外资企业前四年变化处于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趋势,2018 年受国际复杂经济环境以及国家间贸易战的影响,纳税总额下降较为明显,图 3-1 给我们向我们更直观的呈现了三者的走势。另一方面从纳税总额的绝对量来看,民营企业的纳税数额占据了国家税收收入的半壁江山,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对而言纳税数额较低。表五 2014-2018 年各类型企业年度纳税总额占同期税收收入的比重(%)类型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国有企业 34.0 33.0 30.6 28.6 29.5民营企业 51.4 51.0 51.5 52.7 56.8外资企业 14.6 16.0 17.9 18.8 13.7
图 3-2 不同类型企业年度纳税总额与税收收入占比图表五企业纳税总额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更能直观的看出各类型企业的纳税贡献度。也能很直观的反映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税负情况。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营企业的重视与激励程度的提高,使其发展迅猛,纳税总额逐年上升。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民营对国家的税收贡献最大,税负最高,其缴纳的税收总额已超过国家税收总收入的一半,,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税负水平较低,其中国有企业的税负水平甚至还呈现下降的态势。图 3-2 的堆积图更直观的展现了各类型企业的纳税贡献度,民营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二)民营企业纳税相关指标分析前述中对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税负状况做了比较分析,但若要全面了解民营企业的税负状况,还需对企业自身的纳税情况进行横向分析。本文选取营业收入、纳税总额、税后净利润作为分析指标,营业收入能够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通常情况下,营业收入越高,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能力就越强;纳税总额是企业的一项直接成本支出,能够反映企业利润总额及税收负担状况;税收净利润体现的是企业盈利能力,同时也能反映企业的自有资金状况,这些指标对企业负担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因此,考虑到数据获取的准确程度,选取民营企业 500 强作为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12.42;F27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家应通过税制改革增加市场活力[J];现代焊接;2006年03期
2 李力文;;对新旧税制“磨合”期间的政策研究及评估[J];经济学情报;1994年05期
3 ;地方税制改革将成下一步税改重点[J];现代焊接;2008年07期
4 ;我国新一轮的税制改革将从2004年起陆续启动[J];现代焊接;2004年02期
5 杨小凤;;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22期
6 ;关于举办“深化税制改革学术研讨会”的启事[J];管理世界;2018年12期
7 李淼焱;孙静;张帆;;动态税制改革理论研究综述[J];税收经济研究;2018年06期
8 ;关于举办“深化税制改革学术研讨会”的启事[J];管理世界;2019年02期
9 贾洁蕊;;中西方包税制演变与当代税收征管改革[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10 蓝相洁;李迪;;新加坡税制改革的成效、经验及其启示[J];税务研究;201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佐;;1994年税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为纪念中共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20周年而作[A];财政史研究(第五辑)[C];2012年
2 朱孔武;;税制改革背景下纳税义务平等负担之宪法分析[A];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暨第二十三届海峡两岸财税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3 李万甫;;深化税制改革的多维视角分析[A];中国财政学会2015年年会暨第二十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交流材料汇编之二[C];2015年
4 陈艳华;;试论“营改增”税制改革下自来水企业税务风险[A];2016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2016年
5 许善达;;1994年税制改革的问题和未来的展望[A];2008年夏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14期)[C];2008年
6 胡天龙;Reuven S.Avi-Yonah;;浅议美国公司税制和国际税制改革[A];财税法论丛(第13卷)[C];2013年
7 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1期(总第19期)[C];2005年
8 贾康;;中国的税制改革[A];第二届中国财富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高培勇;;2008:新一轮税制改革步入实质操作阶段[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勇;;我国税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深化改革的探讨[A];海南省税务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暨全省第十一次税收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洁;“微代表”话题锁定税改[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李宁;单月税收破万亿与猪肉价格20元[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记者 刘颖;我国税制改革迈向现代化国际化[N];中国财经报;2018年
4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秘书长 靳东升;中国40年税制改革基本经验的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童彤;深化税制改革 激发减税降费成效[N];中国经济时报;2019年
6 陈宁;税制改革衍生新职业 “薪税师”考试报名人数破4000[N];粮油市场报;2019年
7 贾康;继续深化税制改革[N];经济日报;2019年
8 刘剑文 辽宁大学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郭维真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准确理解税收法定进程中的“税制平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9 国泰君安大类资产配置主管 周文渊;重视税制对货币供应以及产业升级的影响[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 张文春 编译整理;近年来国际税制改革若干趋向[N];中国财经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毅一;税制间的税收竞争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夏国祥;中国近代税制改革思想研究(1900-1949)[D];上海财经大学;2003年
3 孙婧麟;论税收中性的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6年
4 谷小勇;晋唐人丁为本税制的形成及后世演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赫城;最优税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陈弦;中国不动产税制改革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7 彭飞;税制改革、分工与城市发展:“营改增”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8 任常军;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税制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孙智勇;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相关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杨杨;和谐社会下税收公平制度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丽娇;我国现行消费税制度改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8年
2 尹杰;“营改增”试点中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3 樊晴;“营改增”对山东省现代服务业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年
4 邓翠翠;民营企业减税降费的分析与思考[D];安徽财经大学;2019年
5 彭亚薇;我国税制改革经济效应分析及完善思路[D];东南大学;2018年
6 庄光丽;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7 钱海侠;营改增对地方财政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7年
8 张意;“营改增”对A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8年
9 时玉婷;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改革:必然选择与路径设计[D];河南大学;2018年
10 桑润华;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改革研究[D];上海海关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633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633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