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中国地方政府省际财政健康度评价及解释——结合资产负债与收支信息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29 07:59
【摘要】:本文借鉴国际市(县)管理研究会(ICMA,2003)的地方政府财政健康度评价方法,构建了中国地方政府财政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审计署公布的地方政府负债信息及财政收支信息,对中国省际间财政健康度进行了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地方政府负债主要用于土地收储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短期内江苏、重庆等省份积累负债风险较大;(2)依靠土地出让收入可以缓解短期偿债风险,但长期债务偿还能力还在于工业化带来的地方税收增长;(3)一般预算支付能力风险来自于以下方面,一是人口结构变动引起未来对公共服务,尤其是城市公共服务需求的大量增加;二是社会整体对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此外,社保预算也因人口结构变动而影响未来风险。因此,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可避免。以房产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改革重构地方税体系是维持地方政府财政健康的必要手段。
【图文】:

对比图,长期债务,情况


财政性存款构成情况看,这些省份的财政性存款中有大量的自然资源资源性收益(如与煤炭相关的地方基金收入),因此这些省份的偿债能力是建立在国有自然资源储量基础上的。从长期看,资源性收益用以偿债在代际间分配可能产生不公,且很难持续。图1财政存款用以短期债务偿付匹配程度图2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用以短期债务偿还匹配程度图2给出了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短期债务的匹配情况。尽管各省的“政府性基金管理办法”中并未明确土地出让收入用以还债,但大多数地方政府依靠卖地还债已成常态。以山东为例,按照山东省审计厅审计结果地方政府还债约有40%依靠出让土地①。对比图1和图2可以发现,若依靠土地还债,江苏省的偿债能力将会大幅好转。湖北和贵州等省份却出现了情况恶化,原因可能在于当年的土图3长期税收与长期债务的匹配情况地出让收入不理想。这也反映出所有地方政府需要正视的困难,即由于土地市场的波动性,以及国有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大量依赖卖地还债,虽然短期内不会出现困难,但长期看同样不具有可持续性。图3给出了3年的地方税收与长期债务的匹配程度,根据李嘉图等价定理,地方政府在当期可以用举旧债还新债,但这意味着居民未来承受更多的税负。这显示出过去10年地方政府官员在有意无意间扮演着“击鼓传花”的角色。地方税收增长可能是长期债务偿还的最后保障。现实中,一些县级政府也确实用营业税偿还债务利息。图3是本文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的反映,从图中可以发现,在经济增长较好的省份,依靠税收有较为充足的偿债能力。天津由于本身负债较低,且税收总量·8·①见新华网载《地方政府还债近四成靠卖地》,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14-03/27/c_119979981.htm。

社保基金,老龄人口,情况


较高,因此具有最好的长期偿债能力表现。而四川、湖南、湖北是近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较快的省份。但由于经济增长滞后于财政支出增长,这些省份的长期偿债能力不容乐观。此外,本文的长期偿债能力还包含了对地方行政事业资产的估算,并用以与长期债务匹配。这主要是从近年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快速增长的现实考虑。一些省份如湖南、山东2010年左右相继出台《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办法》。政府财政健康度的另一个评价维度,即是政府财力能否足图42020年社保基金预测收入与老龄人口增长匹配情况额支出预算支出项目。政府财政健康度的另一个评价维度,即是政府财力能否足额支出预算支出项目。根据湖南长沙市非税局的调研,政策出台以后,相应的非税收入快速增长。相应地对充实地方财源,偿还负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①。限于篇幅,其他测度指标含义不一一展开。(二)公共服务水平与地方财政健康度分析这既包括用于保障国家行政体制运行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用于公共产品的教育、医疗和环保支出。此外,虽然社保预算与一般预算并行,但社保基金的最终缺口仍需政府“兜底”。因此,本文的指标构建中也考虑了社保预算的平衡情况。为评价政府的未来公共服务支付能力,本文以2020年为时间节点,预测了对应的社保收入和老龄人口,图4显示了其匹配情况。同时,在长期公共服务的支付能力上,采用了简单的ARMA法,用历史数据预测了2020年的收支数据,并匹配了相应的人口数据。五、中国省际间的财政健康度评价结果(一)地方政府短期、长期偿债能力测度表2给出了地方短期偿债能力的评价结果,通过排名可以发现偿债能力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一些中部省份如湖南、湖北、安徽其经济发展水平与负债水平并不相符,?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建军;崔玮;;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的逐利合谋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李金珊;叶托;;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结构及其代价——透视浙江县政扩权的新视角[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2010年01期

3 陈国权;黄振威;;地方政府创新研究的热点主题与理论前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2010年06期

4 王利月;张丙宣;;企业重组、政府作用与市场秩序——对近年来国内几个钢企并购案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2010年09期

5 项冶;;我国地方税收高增长的体制因素分析[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王俊杰;陈晓萍;;农村市场信息供给失衡中的政府行为理性分析[J];情报杂志;2010年06期

7 安树伟;吴银峰;;我国大都市区管治成本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李莉;李森;;强化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理论探讨[J];齐鲁珠坛;2012年01期

9 江依妮;杨淑飞;;新时期我国地方政府支出偏好探析——以江西省县级政府为例[J];企业经济;2008年07期

10 徐娟;;对中国的通货膨胀、产出增长与国有企业改革三者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分析[J];企业导报;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7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郎金焕;许盈盈;;法律缺失与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机制——以配额制为例的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巴曙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及其风险评估[J];西南金融;2009年09期

2 傅勇;;中国的分权为何不同:一个考虑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的分析框架[J];世界经济;2008年11期

3 骆永民;;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效率影响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10期

4 王德祥;李建军;;人口规模、“省直管县”对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来自湖北省市、县两级数据的经验证据[J];统计研究;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琳,张宪明;如何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J];黑龙江财会;2002年07期

2 石绍炳,蒋大富;对现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评价[J];北方经贸;2004年06期

3 聂祝林;短期偿债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年27期

4 蒋大富;;对完善现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11期

5 赵海虹;;关于短期偿债能力的几点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李云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具体运用[J];经济师;2009年06期

7 王福胜;宋海旭;;短期偿债能力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及其改进[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张琰;;南方食品短期偿债能力分析[J];现代商业;2013年23期

9 张光元;怎样分析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994年05期

10 徐微;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J];草原税务;1998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许倩;库存压顶 7成房企短期偿债能力不足[N];中国房地产报;2014年

2 东北证券 聂昕;短期偿债能力十强分析[N];医药经济报;2003年

3 黄永忠;现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方法的缺陷[N];中国财经报;2002年

4 北京证券研发中心 张伟明;旅游热 业绩冷[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5 记者 王宇 姚均芳;央行报告:小企业状况好转 指标仍低于危机前[N];经济参考报;2010年

6 早报记者 王齐;中小房企短期偿债压力加大[N];东方早报;2012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靳书阳;中小板创业板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N];证券时报;2014年

8 亚洲证券 胡永贵;维科精华 所得税变化影响大[N];证券日报;2003年

9 张燕 吴颖达;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及建议[N];中国建材报;2007年

10 南京大学会计学系 李晟;如何分析预测公司偿债能力[N];上海证券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海旭;制造业上市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评价指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聂祝林;我国电子业短期偿债能力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3 贺红雷;基于“危机发生率”的上市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评价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曾小玲;试论公司偿债能力评价[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杜张龙;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诊断[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33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733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5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