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财政竞争和空间溢出框架下的解释

发布时间:2020-07-21 15:18
【摘要】:中国经济总量在长期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在这一进程中,地方政府对于市场的“补位”行为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形成有效的激励,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表现出显著的增长效应和竞争效应。地方政府同时具备公共人和经济人的双重身份,但由于政治资源的有限性,就集体组织而言,地方政府的经济人特征更明显,表现为地方政府更加偏好最大化预算外收入和维护地方财政利益。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地方政府通过财政竞争获得高额的土地出让收入。考虑到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空间相关性特征,传统的计量模型难以准确分析,故有必要选用空间计量模型,从财政竞争和空间溢出框架下研究。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对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财政竞争及空间溢出三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并作出概念界定,再结合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财政竞争和空间溢出对于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影响机制。接着,对于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借助GeoDa软件初步检验其空间相关性,并从规模、省际及区域角度进行现状描述和分析;对于财政竞争,主要从财政支出竞争和标尺竞争两个维度分析其省际和区域现状。之后,利用2003-2015年间中国31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先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建立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一般分析,并进一步采用效应分解的方法准确测度空间溢出效应。另外,在全样本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从区域层面研究了财政竞争及空间溢出对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具有显著正向的空间相关性,是相互模仿的策略行为。从全国样本数据来看,财政支出竞争和标尺竞争均对本辖区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从区域层面的实证分析来看,财政支出竞争对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仅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正向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标尺竞争的直接效应在各地区均不显著,但溢出效应明显,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系数大小,西部地区最大,中部次之,东部地区最小。之后,针对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总结全文结论及研究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12
【图文】:

财政收入比重,土地出让,国土资源,年鉴


逦逡逑3.邋1.2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规模现状分析逡逑从图3-1可知,就绝对数量而言,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在一定年份内小幅逡逑度波动,在总体上保持增长趋势。从2003年5421亿元,到2017年已上升至52059逡逑亿元,增长了近十倍。从2010突破两万亿元大关后,就一直保持了较高的规模,逡逑21逡逑

土资源,年鉴,数据计算,平均水平


逡逑3.邋1.3.邋1各省人均土地出让收入现状分析逡逑如图3-2和表3-3所示,各省人均土地出让收入存在一定差异。2003-2015逡逑年间,人均土地出让水平较高的省份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重庆等,逡逑均值达到人均2300元以上;人均土地出让水平较低的省份有西藏、甘肃、青海、逡逑新疆等,这可能与地理位置和风俗习惯有关。另外,我们发现人均土地出让收入逡逑与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虽然北京、江浙沪等省份的人均土地逡逑出让水平较高,但经济发达的广东省的均值低于海南省和安徽省,略高于四川省,逡逑这说明广东省地方政府有维护地方财政利益的其他渠道。再者,联系财政基础建逡逑设支出来看,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重庆市虽然地处西部,但其样本期内人均土地逡逑出让收入水平要高于全国大部分省份,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财政支出竞争程度高逡逑低与人均土地出让水平差异之间存在联系。逡逑50001逡逑4500-:逡逑4000-逡逑3500-逦_邋n逡逑[g邋3000-:逦:逡逑一邋2500-丨:

数据来源,时序图,省份,象限


3.邋1.4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区域异质性分析逡逑为考察样本期内局部空间相关情况,本文还绘制了局域Moran散点图,从逡逑图3-4中可以看出:样本期内各年度的Moran散点图显示大多数省份处于双高或逡逑者双底象限,这进一步证实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存在显著正向的空间相关性。逡逑由于篇幅限制,仅汇报2003和2015年的Moran散点图。Moran散点图共有四个逡逑象限,其中第一象限为双高象限(HH:高值、高度正相关),第三象限为双低象逡逑限(LL:低值、低正相关),第二象限(LH:低值、高度负相关),第四象限(HL:逡逑高值、低负相关)。具体的省份分布情况将通过下表3-5说明。从表3-5中可知:逡逑2015年有7个省份位于第一象限,较2003年多了邋2个;2015年有17个省份在逡逑第三象限,较2003年少了邋4个。2003年、2015年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Moran逡逑散点图分布在第一、三象限省份个数占地区数的比例分别为:0.8387及0.7742。逡逑26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宏宇;罗静;;关于中国地方政府是否应具有发债权的文献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3期

2 ;提升政府数据开放与服务能力需补三短板[J];领导决策信息;2019年22期

3 ;第八届(2015-2016)“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项目征集公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03期

4 红彬;;第六届(2011-2012年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揭晓[J];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02期

5 杨雪冬;;过去10年的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评价[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6 吴建南;马亮;苏婷;杨宇谦;;政府创新的类型与特征——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多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7 王琦;;“开放式决策”荣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J];杭州(下旬刊);2010年01期

8 ;第五届(2009-2010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选拔暨颁奖大会在京成功举办[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02期

9 张定安;;第五届(2009-2010年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揭晓[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2期

10 ;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9-2010年度)工作会议在呼伦贝尔市举行[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金霞;;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因:类型与作用逻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毛铖;任晓林;田丽娜;;地方政府创新的热点领域与制度化研究——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的调查评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3 王慧军;;影响中国地方政府机制创新的客观因素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格;;新中国地方政府制度的建立[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肖俊;;三十年来中国地方政府行政理性化与合理化的成就与不足[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毛铖;任晓林;田丽娜;;地方政府创新的热点领域与制度化研究——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的调查评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何增科;;中国政府创新的趋势分析——基于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定量研究[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8 ;中国地方政府绿色债券激励机制研究 半年报(2017年上半年) 附录:截至2017年6月各地区鼓励绿色债券政策工具一览[A];中国地方政府绿色债券激励机制研究半年报(2017年上半年)[C];2017年

9 苏长和;;《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A];上海学术报告(2012-2013)[C];2015年

10 孙志强;刘庆龙;;中国地方政府门户网站测评结果的对比与分析[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蒋文艳;甘肃3家企业荣登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排行榜[N];甘肃经济日报;2018年

2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郭伟民;中国地方政府赴日招商猛增[N];环球时报;2018年

3 记者 陈曦 王鲁铨;《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18)》发布[N];贵州日报;2018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余胜良;六州争抢富士康 制造业开始回流美国?[N];证券时报;2017年

5 记者 李丹;我省两项目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N];四川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王冠;正开展中国地方政府试评级[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7 记者 吴敏力 通讯员 朱琴琴;温岭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入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N];台州日报;2011年

8 记者 闫立功;草原110荣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N];边防警察报;2010年

9 记者 崔克亮;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揭晓[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刘江 赵秋;天北新区荣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N];兵团日报(汉);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强;双重属性框架下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何金玲;中国地方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孙红军;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与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4 曾芸;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黄亮;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要素与模式[D];浙江大学;2017年

6 翟功利;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杨柳;经济集聚与中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8 徐承彦;论转型期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行为[D];厦门大学;2003年

9 乔德中;马克思交往思想视阈下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区域合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10 刘洪涛;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价值创造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守芳;PPP模式下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9年

2 乔延龙;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财政竞争和空间溢出框架下的解释[D];福州大学;2018年

3 宋宪策;中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话语重构[D];吉林大学;2019年

4 武志丽;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国龙;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动因解析[D];吉林大学;2017年

6 杨亚平;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项目的政府反腐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7 孙运玲;中国地方政府派出机构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8 曹超;基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下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力提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陶姿妤;中国地方政府预警机制建设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美花;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4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764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4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