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纳税信用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14:29
纳税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社会经济体信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纳税人纳税信用的评估和分类,税务机关可以针对不同纳税信用等级的纳税人制定不同的政策,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及大数据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不断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税收的大幅增长,但现阶段纳税人的纳税信用与税收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匹配、不协调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本文主要研究纳税信用与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纳税信用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通过个案研究法分析南安市近两年的纳税信用评价结果,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提出现有纳税信用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从优化评价指标及系统、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建立纳税信用管理体系、推进涉税监管服务工作四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力求通过完善纳税信用评价体系,正面引导纳税人诚信纳税,提高税收遵从度,降低税务机关征管成本,创造和谐的征纳关系,提升我国的信用建设水平。纳税信用评价体系实施的最前线是各个县(区)级局,本文立足于基层税务机关,所研究的问题及建议对于上级单位在后续的制度完善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位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812.42
【部分图文】:
开业纳税人户数较多,同时评价年度内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的户数也占了较大比例。D 级纳税人相对于其他等级的纳税人增长幅度较大,主要原因为异常户数偏多,其中非正常、非正常注销、清算、注销户数占据较大比例。二、评价结果分布情况分析(一)按登记注册类型根据 2017 年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整理可得:表 4.2 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分布情况(按登记注册类型)登记注册类型A 级 B 级 M 级 C 级 D 级总户数 总户数 总户数 总户数 总户数内资企业 782 4869 13339 1558 294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56 69 91 16 63外商投资企业 18 16 42 6 16非企业单位 0 0 1 0 0其他 0 0 3 0 0合计 856 4954 13476 1580 3023
图 4.2 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分布情况(按行业)由表 4.2 及图 4.2 可以看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与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国有企业占比较大的行业,A 级纳税人所占比例较高,其他行业各个信用等级纳税人比例不尽相同,普遍为 M 级纳税人占比最大,反映出当年度新设立企业、全年没有营业收入的企业数量较多的情况,并且从事门槛较高的行业企业信用普遍较好。
表 4.4 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分布情况(按年纳税额)年纳税额A 级 B 级 M 级 C 级 D 级总户数 总户数 总户数 总户数 总户数100 万以下(含) 575 4710 13472 1529 2926100-500 万(含) 232 190 3 46 83500 万以上 49 54 1 5 14合计 856 4954 13476 1580 3023
本文编号:2807693
【学位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812.42
【部分图文】:
开业纳税人户数较多,同时评价年度内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的户数也占了较大比例。D 级纳税人相对于其他等级的纳税人增长幅度较大,主要原因为异常户数偏多,其中非正常、非正常注销、清算、注销户数占据较大比例。二、评价结果分布情况分析(一)按登记注册类型根据 2017 年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整理可得:表 4.2 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分布情况(按登记注册类型)登记注册类型A 级 B 级 M 级 C 级 D 级总户数 总户数 总户数 总户数 总户数内资企业 782 4869 13339 1558 294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56 69 91 16 63外商投资企业 18 16 42 6 16非企业单位 0 0 1 0 0其他 0 0 3 0 0合计 856 4954 13476 1580 3023
图 4.2 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分布情况(按行业)由表 4.2 及图 4.2 可以看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与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国有企业占比较大的行业,A 级纳税人所占比例较高,其他行业各个信用等级纳税人比例不尽相同,普遍为 M 级纳税人占比最大,反映出当年度新设立企业、全年没有营业收入的企业数量较多的情况,并且从事门槛较高的行业企业信用普遍较好。
表 4.4 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分布情况(按年纳税额)年纳税额A 级 B 级 M 级 C 级 D 级总户数 总户数 总户数 总户数 总户数100 万以下(含) 575 4710 13472 1529 2926100-500 万(含) 232 190 3 46 83500 万以上 49 54 1 5 14合计 856 4954 13476 1580 30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梦华;巫晓帅;徐小琴;;纳税信用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中国财政;2015年22期
2 尚雷;;用纳税信用体系防控风险[J];投资北京;2015年10期
3 鞠志倩;;论纳税信用风险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13期
4 孟庆水;;多举措为诚信纳税人提供专享服务[J];辽宁经济;2014年07期
5 杜金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金融;2012年08期
6 白安义;;完善中国纳税信用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想[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8期
7 陈必福;;税收信用体系之构建[J];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8 赵艳;;西方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改革;2008年04期
9 杜德茂;赵启旺;;如何完善纳税信用体系[J];中国税务;2006年11期
10 丛明;健全和完善纳税信用体系[J];中国税务;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2807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807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