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城投债时代-旧《预算法》下地方政府负债研宄

发布时间:2017-04-17 12:19

  本文关键词:城投债时代-旧《预算法》下地方政府负债研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4年以前,我国《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但是,地方政府负债并不会因为法律的限制而得到根本遏制,地方政府资金缺口的存在导致地方政府存在变相负债的冲动和现实必要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很多学者都认为,地方政府的作为是中国经济奇迹的一种重要力量,地方政府也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市场主体而存在。分税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高度不对等,中央政府财权集中而将很多具体事权划归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事权的具体履行过程中存在资金匮乏的问题,从而需要体制外融资渠道。在地方竞争“锦标赛”机制下,地方官员本地政治资源的获取和自身晋升的推动,具备强大动力进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履行好上级政府所交付的事权,从而迫切需要体制外融资;而在我国的体制框架内,没有赋予地方政府的举债权,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变相的地方债务形式募集所需资金。在银行负债之外,地方政府通过“企业债”通道发行地方债逐渐成为地方政府举债的重要途径,从偿债资金来源、募投项目和担保方式等方面来分析,城投债即为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城投债从1992年开始便在中国试点发行,随着2008年4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导致的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需求的高企和国家政策的鼓励,城投债逐渐成为各级政府举债的重要渠道,城投债的发行量逐年增加。城投债主要处于发改委监管监管下,在发改委监管体制中,为了同时权衡地方资金需求和地方政府的负债限度,发改委采取行政监管的方式应对多样化的城投债发行,多变的行政命令代替常态立法成为常态监管体制,这导致地方政府资金获取存在不确定性,地方政府无法建立长期融资的规划体制,机会主义过度负债,资金往往被挪作他用。本文在认识到我国城投债这种隐形地方政府负债的问题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日本两个成熟国家的债务发行体制进行分析,美国借助发达的资本市场,采取公开发行的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务,而日本在银行业为主体的金融结构中,主要通过私募协商形式发行地方债务。但是,对于两个国家而言,地方债的发行都是通过制度化渠道发行,其债务发行收到政府制度的严格限制。对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而言,其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开正门、堵偏路”,允许地方政府常态化举债,并将地方政府举债纳入大预算框架内。在新《预算法》的框架内,地方政府债务将在预算框架内得到制度化发行,但是,这都只是开始,地方政府债务规划还需要进一步的制度完善,在我国地方政府规范化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债的发行还需要在既有框架内进行制度建设和现实规范。
【关键词】:城投债 地方政府债 预算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1;F812.5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绪论9-19
  • 一、问题意识和研究意义9-10
  • 二、研究对象界定10-12
  • (一) 地方政府债务概述10-11
  • (二) 城投债概述11-12
  • 三、文献综述12-15
  • (一) 政府债务理论研究综述12-13
  • (二) 中国地方债务研究综述13-14
  • (三) 城投债研究综述14-15
  • 四、研究框架15-16
  • 五、创新与不足16-19
  • 第一章 城投债实质:隐形地方政府债19-23
  • 一、募投项目19
  • 二、偿债资金19-20
  • 三、担保增信20
  • 四、城投债本质界定20-23
  • 第二章 城投债之源:地方政府体制外负债的强烈冲动23-31
  • 一、分税制下的地方财政窘境23-27
  • 二、“锦标赛”机制下政绩冲动27-29
  • 三、体制内负债渠道不畅29-31
  • 第三章 生死有期:城投债的发行历史31-35
  • 一、起步发展阶段31
  • 二、快速发展阶段31-32
  • 三、跨越发展阶段32-33
  • 四、势微消退阶段33-35
  • 第四章 发行体制:临时命令代替常态立法35-45
  • 一、发改委监管:在“踩油门”和“拉手刹”之间35-41
  • (一) 探索和前行(1992-2008)35-36
  • (二) 放开和规范(2008-2014)36-39
  • (三) 扼杀和转型(2014-2015)39-41
  • 二、地方政府:在“规避”中“冲动”41-42
  • 三、地方政府负债窘境及根源42-45
  • 第五章 他山之石:美、日地方政府债经验45-53
  • 一、美国:公开市场直接融资45-49
  • 二、日本:私募市场协议发行49-50
  • 三、 美日地方政府举债机制对中国的启示50-53
  • 第六章 解决之道:“开正门,堵偏路”53-57
  • 一、建立政府举债机制53-55
  • 二、建立预算约束框架55-57
  • 结语:城投债时代57-59
  • 参考文献59-63
  • 致谢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国桥;徐永胜;;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传导机制与生成机理分析[J];财政研究;2011年09期

2 蔡玉;;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成因及对策[J];财政研究;2011年09期

3 崔治文;刘丽;周世香;;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与规避[J];财政监督;2012年04期

4 马骏;;建立以市政债为主体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J];国际融资;2013年08期

5 张锐;;城投债的风险及其化解策略研究[J];南方金融;2014年05期

6 宋立;地方公共机构债券融资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美国市政债券与日本地方债券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3期

7 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年04期

8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9 蔡晓辉;辛洪波;;我国城投债规模扩大的原因、风险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3年07期

10 刘晓凤;;美日法地方债制度的变迁及特点[J];中国财政;2010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城投债时代-旧《预算法》下地方政府负债研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313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6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