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透明度、融资成本与地方债务风险异质性效应——国家治理的市场反应
发布时间:2021-04-20 12:54
财政透明是国家治理的一个核心内容,本文基于城投债数据,研究财政透明度对地方债务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揭示国家治理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表明,当财政透明度水平较低时,财政透明度的提高抑制了城投债发行;当财政透明度水平较高时,财政透明度的提高促进了城投债发行。进一步的作用机制表明,国家治理水平将产生市场反应:财政透明度通过影响融资成本,对地方债务风险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从国家治理的市场反应入手,为合理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提供了新视角。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问题.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一)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存在正向影响
(二)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存在负向影响
(三)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存在异质性影响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促进效应
(二)抑制效应
四、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设置
1. 被解释变量
2. 主要解释变量
3. 控制变量
五、实证分析
(一)基本回归结果
(二)分组回归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1. 改变样本数量
2. 将被解释变量变换形式
(四)作用机制检验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息公开能抑制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吗?——基于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汪崇金,崔凤.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01)
[2]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政府间博弈视角[J]. 邓淑莲,刘潋滟. 财经研究. 2019(12)
[3]财政分权背景下的财政透明度建设与城投债扩张[J]. 徐红,汪峰. 经济科学. 2019(05)
[4]地方政府债务对创新的挤出效应研究[J]. 熊虎,沈坤荣. 经济科学. 2019(04)
[5]债务控制视角下的地方财政透明度研究——基于2009—2015年30个省级政府的实证分析[J]. 肖鹏,樊蓉. 财政研究. 2019(07)
[6]地区竞争、支出责任下移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J]. 冀云阳,付文林,束磊. 金融研究. 2019(01)
[7]中国环境信息披露政策是否有效:基于资本市场反应的研究[J]. 方颖,郭俊杰. 经济研究. 2018(10)
[8]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阈值效应及其区域差异[J]. 韩健,程宇丹. 中国软科学. 2018(09)
[9]地方债务、区域差异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验证[J]. 毛捷,黄春元. 金融研究. 2018(05)
[10]土地市场波动与地方债——以城投债为例[J]. 张莉,年永威,刘京军. 经济学(季刊). 2018(03)
本文编号:3149721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问题.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一)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存在正向影响
(二)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存在负向影响
(三)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存在异质性影响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促进效应
(二)抑制效应
四、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设置
1. 被解释变量
2. 主要解释变量
3. 控制变量
五、实证分析
(一)基本回归结果
(二)分组回归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1. 改变样本数量
2. 将被解释变量变换形式
(四)作用机制检验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息公开能抑制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吗?——基于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汪崇金,崔凤.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01)
[2]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政府间博弈视角[J]. 邓淑莲,刘潋滟. 财经研究. 2019(12)
[3]财政分权背景下的财政透明度建设与城投债扩张[J]. 徐红,汪峰. 经济科学. 2019(05)
[4]地方政府债务对创新的挤出效应研究[J]. 熊虎,沈坤荣. 经济科学. 2019(04)
[5]债务控制视角下的地方财政透明度研究——基于2009—2015年30个省级政府的实证分析[J]. 肖鹏,樊蓉. 财政研究. 2019(07)
[6]地区竞争、支出责任下移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J]. 冀云阳,付文林,束磊. 金融研究. 2019(01)
[7]中国环境信息披露政策是否有效:基于资本市场反应的研究[J]. 方颖,郭俊杰. 经济研究. 2018(10)
[8]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阈值效应及其区域差异[J]. 韩健,程宇丹. 中国软科学. 2018(09)
[9]地方债务、区域差异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验证[J]. 毛捷,黄春元. 金融研究. 2018(05)
[10]土地市场波动与地方债——以城投债为例[J]. 张莉,年永威,刘京军. 经济学(季刊). 2018(03)
本文编号:3149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3149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