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消费税改革与地方财力均衡——基于后移征收环节与调整收入划分的双重视角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2 14:15
  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深入分析当前消费税改革对地方财力均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税改革有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促进地方财力均衡,尤其对中西部地区财力均衡效果更为明显;消费税改革能够缩小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区域间马太效应;与按比例分享方式相比,增量分享方式下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率最大、更有利于促进地区间财力均衡。当前和今后消费税改革的关键在于分步推进征收环节改革、合理确定存量基数、建立收入调节机制。 

【文章来源】:财政研究.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消费税改革与地方财力均衡——基于后移征收环节与调整收入划分的双重视角分析


国内消费税税收收入占比及增长率情况

消费税,环节


图2显示,消费税征收环节由生产环节后移至批发和零售环节后,各地区消费税税收收入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改革促使各地区财力重新分配。假设生产地原则和消费地原则下消费税税收收入都划归地方政府,征收环节调整导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税收流出地,其中上海和云南是两个最大的税收流出地区。这主要归因于上海和云南是汽车制造、卷烟生产和批发的重要基地,一旦转变征收环节,上海因人口基数较小,云南因居民收入水平较低,限制了消费规模和消费能力增长。反之,山东、四川、广东等15个地区则因改革获益,消费地征税原则更有利于其消费税税收收入增长,这与地区人口规模、消费能力以及消费偏好有重要关系。表1测算了不同分享方式下,后移征收环节并将消费税税收收入下划地方对各地区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消费税改革对中西部地区财力缓解效应更强。三种方案下,东、中、西部地区财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收入全部下划地方时,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最大,三种方案均显示东部地区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最低,这将有助于缩小各地区财政收入差距。其次,按比例分享方式有利于中部地区财力扩充,而增量分享方式更益于西部地区财力缓解。当收入划分为五五分享时,中部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率最高;若采取地方增量分享方式,西部地区则是财政收入增幅最大的地区。再次,人口基数、消费水平是影响地区财力增幅的重要因素。三种改革方案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均为山东。山东不仅人口基数大,而且消费能力全国领先。2017-2019年山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次于广东,位居第二。而且其在烟酒、汽车、成品油等消费品领域消费能力更是惊人。上述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消费税征收从“生产地原则”向“消费地原则”转变并将消费税税收收入下划地方后,有助于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财政收入差距,其中增量分享方式更有利于西部地区财源扩充,而比例分享则更有利于中部地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消费税零售环节征收测算、地区分布及收入划分[J]. 李建军,屈丁林.  地方财政研究. 2020(02)
[2]消费税改革再思考[J]. 谷成,周子健,刘泽宇.  地方财政研究. 2020(02)
[3]迈向地方税的消费税改革:制度基础与风险防范[J]. 茅孝军.  地方财政研究. 2020(02)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力均衡与增值税共享制度重构[J]. 胡晓东,艾梦雅.  财政研究. 2019(06)
[5]央地之间消费税分配体系重构[J]. 欧阳天健.  财经问题研究. 2019(01)
[6]消费税收入归属之问:为何不宜地方化[J]. 洪小东.  税务与经济. 2018(05)
[7]我国消费税改革“四大热点”问题辨析[J]. 许建标.  税务研究. 2018(07)
[8]消费税收入归属对地方财政收入均衡性的影响[J]. 蒋云,钟媛媛.  税务研究. 2018(07)
[9]从整体改革视角定位消费税改革[J]. 冯俏彬.  税务研究. 2017(01)
[10]消费地原则与增值税收入地区间横向分享[J]. 刘怡,张宁川.  税务研究. 2016(12)



本文编号:3280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3280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b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