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制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6-04 10:02
本文关键词:“营改增”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制度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的税收收入中,由增值税筹集而来的收入占比超过50%。作为我国的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在我国税收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筹集收入、调节经济、整合资源等各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自增值税在我国第一次出现至今,我们一直致力于增值税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此次扩围对于增值税制度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深也在学界和社会都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关注。 本文首先搭建了增值税相关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增值税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每次改革的动因及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增值税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此次扩围改革乃是大势所趋,是增值税制度完善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此次扩围试点情况的介绍,笔者结合实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营改增”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正效应,肯定了在试点实施的过程中取得的骄人成绩。 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我国增值税和营业税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检验了模型的稳定性,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增值税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论证了此次改革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正确决策。 虽然“营改增”有其科学性、合理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部分行业税负不减反增、税率档次和纳税人标准设置的科学性还有待研究,对于物价和地方财政的冲击也不容忽视。所以,我国距离真正完善的增值税制度还任重而道远。为了增值税制度在扩围中进一步的完善,本文结合税制规律和国情需要提出了“营改增”推进中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并对税制要素,包括征税范围、税率、一般纳税人判定标准、进项抵扣以及税收优惠的设计提出了构想,同时配合法律、财政分成、税收征管和机构设置等方面的措施不断完善,对扩围路径进行了简单的设计,提出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分步实施、循序渐进,进一步深化推进我国税制改革。
【关键词】:“营改增” 税制改革 制度设计 税收负担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12.42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9-10
- 一、选题背景9
- 二、研究意义9-10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0-12
- 一、国外研究成果综述10
-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10-12
- 三、文献综述的述评12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12-13
- 一、主要研究方法12-13
- 二、基本思路13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13-15
- 一、本文的创新点13-14
- 二、本文存在的不足14-15
- 第二章 “营改增”理论框架15-22
- 第一节 增值税相关理论简介15-18
- 一、增值税的概念、分类及起源15-16
- 二、增值税的优势16-17
- 三、增值税相关理论基础17-18
- 第二节 我国增值税制度发展历史及一般规律18-22
- 一、我国增值税制度的初步建立18-19
- 二、我国规范增值税制度的建立——分税制改革19-20
- 三、增值税制度的完善——转型改革的实施20
- 四、增值税制度的深化改革——扩围改革的推进20-21
- 五、增值税制度发展一般规律总结21-22
- 第三章 “营改增”对产业发展的效应理论及实证分析22-37
- 第一节 “营改增”对产业发展的效应理论分析22-24
- 一、减税效果明显22
- 二、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就业22-23
- 三、加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国家产业升级23
- 四、促进我国税制的优化23-24
- 第二节 “营改增”对产业发展的效应实证分析24-37
- 一、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24-25
- 二、增值税和营业税对不同产业发展影响的模型构建及分析25-37
- 第四章 “营改增”存在的问题37-42
- 一、部分行业税负不减反增37-39
- 二、税率档次设置过多39
- 三、纳税人划分制度不科学39
- 四、对物价的影响39-40
- 五、对地方财政的冲击40-42
- 第五章 进一步“营改增”的制度设计和路径选择42-52
- 第一节 “营改增”税制要素设计42-46
- 一、增值税制度设计的指导原则42-43
- 二、增值税具体税制要素设计43-46
- 第二节 “营改增”的相关配套完善措施46-48
- 一、相关法律的完善46
- 二、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的重构46-47
- 三、提高税收征管水平47-48
- 四、税务机构的改革48
- 第三节 增值税进一步扩围路径选择48-52
- 一、短期目标:完善增值税行业扩围49-50
- 二、中期目标:完善增值税整体税制设计50
- 三、长期目标:真正建立“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50-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文泼;贾康;;我国增值税“扩围”改革的必要性[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12期
2 潘文轩;;税制“营改增”改革试点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12期
3 唐婧妮;;培育地方主体税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70期
4 夏杰长;管永昊;;推进“营改增”的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54期
5 路春城;李磊;;现行增值税扩围: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J];山东经济;2010年05期
6 童锦治;我国目前的增值税征收范围不宜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国际实践考察与思考[J];涉外税务;2001年04期
7 胡怡建;;我国增值税“扩围”改革面临八大挑战[J];涉外税务;2011年07期
8 汪德华;杨之刚;;增值税“扩围”——覆盖服务业的困难与建议[J];税务研究;2009年12期
9 胡怡建;田志伟;;我国“营改增”的财政经济效应[J];税务研究;2014年01期
10 郝晓薇;段义德;;基于宏观视角的“营改增”效应分析[J];税务研究;2014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营改增”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制度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0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42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