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实践中的逆向补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5 13:13
本文关键词: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实践中的逆向补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受到经济衰退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始陷入越来越严重的财务危机。福利国家开始调整福利战略,将商业化的企业年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为了鼓励企业建立年金计划,多数国家选择以税收优惠的方式予以支持。这种公共资金的介入,客观上使得企业年金具备了一定的再分配功能,有着一定的公平性的内要要求。 自上世纪90年中期以来,我国也采取了类似的发展战略,探索将企业年金引入到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中,以减轻政府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但是,企业年金制度推行至今,可能造成了一种新的养老金收入差距;尤其是国家对于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客观上产生了某种逆向补偿效应。本研究即着眼于这一问题,对我国企业年金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年金在参与机会和待遇水平上,均存在着明显的人群差异。不仅高收入者获得高养老金的概率远大于低收入者,同时,企业年金的待遇水平亦有赖于企业与个人的市场能力,如此收入、基础养老金、企业年金三者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更倾向于高收入者及其他养老金市场上的优势人群,税收补偿存在一定的累退性;另一方面,原本旨在补充基本养老保险保障不足而推行的企业年金却扩大了职工的养老金差距。这不仅与企业年金覆盖率不够、税收优惠政策不合理有关,从更深层次上来说,也与从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进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制度供给时的利益权衡等因素有关。它反映了我国福利资源配置的固有逻辑。 客观地说,作为缓解基本养老保险财务危机的有效措施,企业年金制度已构成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但在像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中,该制度作为重要再分配手段,所衍生出来的逆向分配效应,也是我们须高度关注的另外一个倾向。
【关键词】:企业年金 税收优惠政策 逆向补偿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F812.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导论9-21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9-11
- 1.1.1 选题缘起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文献综述11-18
- 1.2.1 国外企业年金制度研究:自愿性企业年金与强制性企业年金之争11-13
- 1.2.2 国内企业年金制度研究:税收优惠等政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13-17
- 1.2.3 研究不足与趋势述评17-18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18-19
- 1.3.1 概念界定18
- 1.3.2 研究框架18-19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19
-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19-21
- 第2章 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背景与机制21-29
- 2.1 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背景分析:企业年金的功能与定位21-26
- 2.1.1 企业年金的由来和本质属性21-23
- 2.1.2 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企业年金23-26
- 2.2 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机制与实践26-29
- 2.2.1 企业年金三方主体的利益博弈26-27
- 2.2.2 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实践27-29
- 第3章 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与参与现状29-36
- 3.1 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29-32
- 3.1.1 国企改革与我国养老保障第二支柱的形成:企业年金发展历程29-30
- 3.1.2 参与不足与非均衡化: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30-32
- 3.2 谁获得了企业年金:基于CHARLS数据的LOGIT分析32-36
- 3.2.1 数据、变量与模型32-33
- 3.2.2 研究假设33
- 3.2.3 统计结果及发现33-36
- 第4章 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实践中的逆向补偿36-46
- 4.1 企业与雇员方面的逆向补偿36-39
- 4.1.1 企业方面的逆向补偿:垄断国企获益大于民营企业36-37
- 4.1.2 雇员方面的逆向补偿:高收入者获益大于低收入者37-39
- 4.2 对养老金差距的逆向调节39-46
- 4.2.1 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作用有限39-40
- 4.2.2 进一步扩大了养老金差距40-46
- 第5章 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实践问题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46-51
- 5.1 企业年金制度实践中税收优惠政策逆向补偿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46-49
- 5.1.1 不完全市场:企业年金参与差异下的税收逆向补偿46-47
- 5.1.2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形成逻辑:政府主导与路径依赖47-49
- 5.2 政策建议49-51
- 5.2.1 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及规范税收优惠主体行为49-50
- 5.2.2 养老保障体系框架的调整50-51
- 第6章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58
- 附录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竞飞;企业年金国家责任与商业运作的双重性[J];保险研究;2003年10期
2 孙洁;何伟;;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J];保险研究;2007年11期
3 杨燕绥;国外企业年金的历史沿革及经验[J];劳动保障通讯;2004年03期
4 邓大松;吴小武;;论税收政策目标与企业年金税收政策手段的现实选择[J];当代财经;2006年07期
5 朱铭来;陈佳;;中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比较与选择[J];当代财经;2007年04期
6 王媛;;中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的公平性考量[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4期
7 郑秉文;孙守纪;;强制性企业年金制度及其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澳大利亚、冰岛和瑞士三国案例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02期
8 徐颖;徐弥榆;;基于适度缴费的企业年金保障水平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年10期
9 刘军丽;;性别因素对企业年金替代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刘云龙,姚枝仲,傅安平;中国企业年金发展与税惠政策支持[J];管理世界;200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实践中的逆向补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42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