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会计主体属性与政府资产确认和计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07:09

  本文关键词:会计主体属性与政府资产确认和计量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基于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的视角,对会计主体-“政府”进行属性分析,进而探讨不同属性导致的资产确认与计量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了需要加快建立统一的国家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自2012年以来,多省市都陆续开展了政府资产负债表的试点编制,一些专家学者也尝试进行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但是根据已经披露的信息,这些资产负债表的差异较大,准确性和可靠性都也存在较大问题,数据质量明显不高。造成彼此不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同学者对“政府”本身的定义和范畴存在分歧,由此造成会计主体差异、会计要素(特别是资产)的确认计量报告大相径庭,资产的统计口径也不相同。目前国内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改革路径、权责发生制的引进、负债的核算等方面,对于不同“政府”对应的资产的确认研究较少。本文认为,为全面、真实、准确反映“政府家底”、防控政府债务风险,使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更好发展过程中,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有必要明确界定“政府”内涵、区分“政府”层次,从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特点建立政府会计主体假定,从而形成与不同“政府”身份相对应的资产确认、计量、报告体系。从会计主体的角度可以将“政府”划分为三个层次:主权层次的抽象政府,以国家主权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资产确认、计量和报告;治权层次的政府(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同级立法、司法、政党机关等各类公权力配合下,形成不同级别、对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各类事务进行治理的抽象政府),以相应地域范围内治权为基础,进行资产确认、计量和报告;法人层次的政府(如各类机关法人单位),依据既有法律法规制度甚至公序良俗等开展活动,遵循现有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进行资产确认、计量和报告。本文按照先理论后实际、先整体再局部的逻辑框架组织了研究框架,从会计主体这一角度对“政府”的不同属性进行区分,具体论述不同会计主体假定下的政府资产负债表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文章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写作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阐述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梳理了论文结构并对文章创新与不足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及理论分析。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梳理了基于政府资产负债表的会计主体和资产确认研究的主要文献及研究成果,并对文献进行综述。接着对文章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界定和概括。第三章,政府会计主体的属性分析。本章主要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会计主体进行了具体的界定,将“政府”这一会计主体划分为主权层、治权层、法人层三个层次,阐述“政府”会计主体的不同属性导致会计主体假定的不同含义,不同属性“政府”对应的会计主体假定对资产确认计量的影响。第四章,会计主体属性对资产确认与计量影响,具体论述不同会计主体假定下的政府资产负债表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本章沿着政府会计主体界定、确认基础、确认标准、要素分类与计量这一主线对表内资产的确认进行研究。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政府 政府资产负债表 会计主体属性 政府资产 机关法人财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0.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目的12
  • 1.1.3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5
  • 1.2.1 研究思路13-14
  • 1.2.2 研究方法14-15
  • 1.3 论文结构15-16
  • 1.4 创新与不足16-17
  • 2 文献综述与概念理论17-33
  • 2.1 文献综述17-24
  • 2.1.1 关于政府界定的研究17-18
  • 2.1.2 关于政府会计主体的研究18-20
  • 2.1.3 关于政府资产的研究20-23
  • 2.1.4 对相关研究文献的评析23-24
  • 2.2 主要概念24-28
  • 2.2.1 会计主体24-25
  • 2.2.2 政府资产25-27
  • 2.2.3 机关法人财产27-28
  • 2.3 理论基础28-33
  • 2.3.1 公共财政理论28-29
  • 2.3.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29-30
  • 2.3.3 新公共管理理论30-33
  • 3 政府会计主体的属性分析33-41
  • 3.1 政府会计主体界定33-35
  • 3.1.1“政府”的属性33-34
  • 3.1.2 政府会计主体范围34
  • 3.1.3 政府会计主体的具体界定34-35
  • 3.2 政府会计主体的分层假设35-38
  • 3.2.1 政府会计主体分层假定的必要性35-36
  • 3.2.2 政府会计主体的三个假定层次36-37
  • 3.2.3 三个层次假定间的逻辑关系37-38
  • 3.3 不同层次的会计主体假设含义38-41
  • 3.3.1 法人层次-明确的机关法人38-39
  • 3.3.2 治权层次-公权力的集合体39-40
  • 3.3.3 主权层次-主权意义上的抽象政府40-41
  • 4 不同会计主体假定下政府资产的确认与计量41-53
  • 4.1 政府资产的确认41-47
  • 4.1.1 法人层次主体假定下政府资产的确认42-44
  • 4.1.2 治权层次主体假定下政府资产的确认44-47
  • 4.1.3 主权层次主体假定下政府资产的确认47
  • 4.2 政府资产的计量47-53
  • 4.2.1 法人层次主体假定下政府资产的计量49-50
  • 4.2.2 治权层次主体假定下政府资产的计量50
  • 4.2.3 主权层次主体假定下政府资产的计量50-53
  • 5 结论与建议53-55
  • 参考文献55-59
  • 后记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守印;苑雪芳;;关于我国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J];财政研究;2015年03期

2 张宏婧;周璇;;我国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构建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4年31期

3 陈志斌;;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结构研究[J];会计研究;2011年01期

4 全国预算与会计研究会课题组;;政府会计主体界定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0年10期

5 陈志斌;;政府会计概念框架整体分析模型[J];会计研究;2009年02期

6 谌嘉席;辛玉娟;;《物权法》中“所有权”的规定对会计主体划分和资产负债确认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8年33期

7 张国兴;;关于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问题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8年03期

8 颜延;;物权法定的会计含义——物权法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7年04期

9 陈小悦;陈璇;;政府会计目标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J];会计研究;2005年11期

10 程晓佳;财政透明度与政府会计改革[J];会计研究;2004年09期


  本文关键词:会计主体属性与政府资产确认和计量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1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431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8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