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
本文关键词:泛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分析了现有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存在的感知能力有限、服务方式单一和动态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围绕当前交通工程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泛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U-TISS)的架构,将先进的协同感知、泛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综合运用于交通信息服务领域,实现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与交通物理系统的深度融合。U-TISS架构包括感知、网络、计算和服务4层次。感知层主要通过传感器、射频标签、识读器、摄像头、全球定位系统、车载智能终端设备等,实现对人、车、路、环境的全面感知;网络层是以ZigBee、蓝牙、DSRC等短程通信为主的末梢节点通信与以3G/4G或有线通信链路为主的承载网络通信,通过车路短程通信和自组织网络、路侧与感知中心的承载网络实时采集和传输各种交通信息,构建交通要素信息的精准获取与发布体系;计算层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有效的交通富信息挖掘与提取,提升交通信息服务质量;服务层构建基于泛在网络和云计算的交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车载终端、资讯广播、可变信号板等信息发布方式,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实时动态的交通信息服务和丰富全面的辅助决策支持,实现交通信息服务的智能化与个性化。基于U-TISS架构,分析了实现U-TISS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终端的普适感知与交互、车辆精确定姿与定位、交通信息路侧协同感知、车车/车路短程通信与组网、车载移动互联、交通信息云管理、交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分析结果表明:U-TISS具有泛在感知、开放互联、实时传输、深度挖掘与优质服务的特点,能够从安全性、高效性、便捷性和环保性4方面改进与提升现有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服务水平。在安全性方面,基于DSRC的车车/车路通信与组网技术使驾驶人可以获取超越视距、超车载感知能力范围与多时空尺度的交通信息,增强车车/车路间的协同能力;在高效性方面,借助泛在感知的海量路网运行信息和云计算平台提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在便捷性方面,通过智能终端能够为公众出行路线、方式和出发时间的个性化定制提供支持;在环保性方面,通过对车辆控制系统提供更多的行车环境信息实现车辆控制的优化,通过大数据或社交网络提高驾驶人对环保驾驶的认知,实现绿色出行。U-TISS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推广与应用,及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出台,将引起交通信息服务类应用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变革,最终实现协作式智慧交通。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信息服务 泛在网络 体系架构 关键技术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058) 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2012 364 812 105)
【分类号】:U495
【正文快照】: p. ITS)是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它将先进的信息51“ 与通信技术集成运用于交通运输与管理,通过信息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的沟通与链接,有效地整合现有的交通系统,改善 人、车、路等交通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安全、高 息通过公共或专用的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琪;鲍枫;;国标《道路交通信息服务信息分类与编码》的研究与制定[J];交通标准化;2007年09期
2 李昊;余巧平;;交通信息服务的关键问题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6年05期
3 袁剑君;;试论交通信息服务的关键问题[J];湖南交通科技;2009年01期
4 林群;李锋;关志超;;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建设实践[J];城市交通;2007年05期
5 郑波;袁静;;上海世博会期间枢纽内交通信息服务分析[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0年01期
6 李宏海;刘冬梅;王晶;;日本VICS系统的发展介绍[J];交通标准化;2011年15期
7 钟永康;李峻玲;;智能交通中实时交通信息视频发布系统的设计[J];广东公安科技;2006年03期
8 秦玲;张剑飞;郭鹏;齐彤岩;;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征宇;汤灏;;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路表匹配的数学建模[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年
2 薛美根;;世博智能交通系统概念方案研究[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志辉;熊焕宇;李卉;周样晶;许华燕;;一种基于3G应用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王海峰;曾维;孙立;;广州亚运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系统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朱昊;张会娜;;世博专线巴士运行监控系统方案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朱昊;曲广妍;;上海交通综合信息体系框架研究[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健钦;王刚;刘纯波;黄建玲;汪祖云;杜勇;;基于GPS智能手机的交通信息实时采集与服务研究[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陈立;城市“治堵” 以“智”取胜[N];中国航天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罗勉;深圳:智能交通E行全程[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孟庆丰;智能交通将更加关注百姓出行需求[N];中国交通报;2010年
4 ;加快全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发展步伐 为推动甘肃交通运输跨越式发展再立新功[N];甘肃经济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蕊;北京:科技引领新风尚[N];中国交通报;2011年
6 刘三琴 李荣坤;佛山“智能交通”治“未堵”[N];南方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晓斌;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及其关键技术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曹妍;本体理论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语义集成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董春娇;多状态下城市快速路网交通流短时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徐东伟;道路交通状态多维多粒度获取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钰龙;车联网环境下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刘枫;厦门卫星定位公司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经营战略分析[D];厦门大学;2013年
3 郑芳芳;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及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杨旭;交通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刘元;武汉市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宋亚梅;语义WEB服务在交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孟林;基于ZigBee的实时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东北大学;2009年
8 崔明;基于简化路网模型的实时行程时间采集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9 万畅;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及相关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10 郭海陶;智能交通专用短程通信(DSRC)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泛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3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63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