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武陵特色小城镇规划路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2
【图文】: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发展的关键理念之一,小城镇往往依托的自然山水环境而兴,它们未来的发展路径决不能重蹈传统工业化模式的覆辙是应坚持秉承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开发理念,保护城镇良好的生态本底条件绕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思想,近年来学界陆续拓展对小城镇生态领域的相关,其中即包括“城市双修”的发展理念。张舰李昕阳(2016)提出了对城镇图 1.1.“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Fig 1.1 The formation of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five elements".资料来源:根据十二大、十五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内容绘制
迁建城镇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小城镇开发建设提供路径指引。城镇特色重塑涵盖小城镇生态修复、产镇融合、风貌提升、产业重构等多个面,对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次研究望通过对武陵特色小城镇规划规划路径的综合研究,推动破解城乡趋同的发展态,有助于推进小城镇全面健康发展、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全小康社会建成的总目标。.3 研究对象概况本次研究对象武陵镇地处重庆东北地区,属渝鄂川陕四省市交界地带,是重的东北“门户”。这一地区既处三峡库区中段(注:三峡库区指受长江三峡工影响,涉及淹没并有移民搬迁任务的地区),又属秦巴山连片贫困区,还是重庆数民族集聚区之一;属重庆市范围内生态修复任务最重,发展压力最大的地区。取这一地区的代表小城镇作为研究对象既能够有效为库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具针对性的规划发展策略,也能为更大范围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论文研究框架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祥智;周振;;发展第六产业的现实意义及其政策选择[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年01期
2 宋密;姜骜;王芳;;新型城镇化下中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在控规层面上的绿色低碳规划指引——以盐边县红格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年04期
3 李兵弟;郭龙彪;徐素君;李nI;;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给小城镇十五年发展培育期[J];城市规划;2014年03期
4 王博宇;谢奉军;黄新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西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5 石忆邵;;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J];经济地理;2013年07期
6 王千;赵俊俊;;城镇化理论的演进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S1期
8 陈敬芝;;论旅游景区的差异化营销策略选择与组合[J];企业经济;2012年09期
9 王兆峰;余含;;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耦合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2年07期
10 邓雪;李家铭;曾浩健;陈俊羊;赵俊峰;;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丙辉;苏锋;姜明;;重庆市石漠化现状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林;基于低碳理念下工业型小城镇生态规划[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2 詹杜颖;品牌效应下的特色小镇构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3 易德琴;渝东北翼生态保护与城镇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朱少华;小城镇城市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张志云;小城镇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50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75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