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对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场馆赛后利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1 13: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会在2019年举办,目前相关的赛事场馆兴建和完善工作已经基本结束,部分场馆已经进入到了大赛前期的试运行阶段,从这一层面来看,对于“二青会”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已经无法从场馆修建前期的选址、设计等层面考虑,赛后利用的重点应该是结合现有的场馆、交通、地域、经济、消费者等多项因素对比赛之后的场馆利用问题进行一个前瞻性的研究和规划,提前分析出现有场馆在开发利用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根据优势和劣势设计出场馆在赛后利用方面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在充分了解目前“二青会”大型场馆的隶属关系、人员配置、资金现状等情况之后,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场馆在赛后利用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探寻出“二青会”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开发利用的优化策略,构建起“二青会”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开发利用的理想模型,以期能够进一步增加二青会大型体育场馆赛手的利用效率。本研究借助文献资料发、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太原市2019年“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二青会”体育场馆供给58个,新建场馆16个,现有场馆有42个,比例相对来说比较合理,而且一些主要的大型场馆都选用了现有已经较为完善的场馆,因此新建场馆所需要的资金投入相对较低。(2)“二青会”场馆赛后利用的内部优势为:体育场馆设施配备充足,种类多样、场馆隶属关系多样,管理形式丰富、多数场馆特殊性强,赛后开发独特优势明显。(3)“二青会”场馆赛后利用的内部劣势为:市场消费对象结构单一、无形资产开发疲软,市场化拓展力度较差、场馆对外宣传不够,知名度低、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低、管理质量差、场馆运营经费来源单一、对外开放策略不科学,市场化探索方向不明确。(4)“二青会”场馆赛后利用的外部机会主要为: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为场馆的赛后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山西省城市居民体育锻炼意识有了显著提高。(5)“二青会”场馆赛后利用的外部威胁主要为:社会健身俱乐部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法规与政策环境对公益性体育场馆市场化造成了阻碍。(6)“二青会”赛事场馆可能的经营模式主要有:1、“二青会”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资本多元化合作经营模式;2、“二青会”小型体育场馆管理--外包管理运营模式;3、“二青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高校管理下的权益出售模式;4、“二青会”事业单位性体育场馆管理—事业单位自主经营模式;5、“二青会”私营性体育场馆管理—进一步完善企业化经营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立足多元化设计思路,针对性展开场馆赛后利用(2)积极开发无形资产,提高场馆赛后市场开发力度(3)完善场馆市场化运营机制,提高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4)注重市场营销质量,积极开发场馆附加产品(5)加大场馆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场馆社会影响力
【学位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818
【部分图文】:

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收入,体育场馆,研究报告


续承担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和文艺活动,相对于一些并未承办过大型赛事或馆来说,这对于赛后场馆综合利用与开发来说至关重要。“二青会”场馆赛后利用的内部劣势分析1 市场消费对象结构单一何企业或者组织要实现市场化的运营,都必须根据市场发展规律来建立适场供需关系,就“二青会”的大型体育场馆来说,其赛后运营开发的核心点是否能够真正进入市场,这就需要相关赛事场馆能够充分的利用多种市场营,不断扩充自己的消费群体。就“二青会”场馆来说,大部分为政府管理的育场馆,因此如果在消费群体上无法实现多元化,那么基本的消费者数量就。从图 3-1 中所显示的数据来看,目前全国体育场馆经营收入中占有最大比别是文体活动和大型体育赛事的相关收入,这一部分收入多数为一次性的场收入,而带有持久性的全民健身或场馆长期配套产品的服务只是占到了总经 18.7%和 7.99%,整体经营收入途径较为单一,缺乏长久的服务型消费收入

对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场馆赛后利用的研究


全国体育场馆经营收入情况从业者自我认知情况

经费来源,场馆,资料来源,体育局


上几乎都是原有的体育局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在招聘时是以体育,并没有参考是否具有管理学的经验,场馆成立之后为了进一步体育局都是委派局内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因此缺乏管理学的专业由于所调查的工作人员之前均为体育局工作人员,在场馆建立之事过场馆管理工作,因此在工作经验上也较为欠缺。运营经费来源单一市场经济中企业和组织得以有效运营的基础条件之一,经费充足或组织在宣传、人才、营销等方面获得便利条件,同时也能够保品服务的优化升级。从目前我国的大型体育场馆来说,超过 8 成财政拨款和场馆自筹,社会捐赠、体彩公益金以及营业收入所占还没有真正形成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格局。这种格局一方面让政府制着,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在这种形势下还无法形成体育产业效应形成的体育产业链条也仅仅是一种政府—场馆—消费者之间的多种产业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必然会影响到场馆的市场化运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四川体育科学》2019年总目次[J];四川体育科学;2019年06期

2 卢元镇;;体育,一个永恒的话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3 周庆;;透过哲学的视角看体育[J];运动;2017年22期

4 ;《四川体育科学》2016年总目次[J];四川体育科学;2016年06期

5 全胜;;德国体育科学组织历史演变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12期

6 赵伟;;体育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相互渗透——评《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11期

7 刘伟杰;;新常态下体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J];知识文库;2016年18期

8 武志英;;数学与体育[J];中华少年;2017年01期

9 陈晨;;论高校体育科学的理论研究[J];祖国;2014年10期

10 ;贺《四川体育科学》创刊30周年[J];四川体育科学;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国全;杨建文;张虎祥;田宇;;“大数据”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及思考[A];2014甘肃省体育科学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李俊辉;孙思哲;;体育科学发展动力机制的理性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边红玉;张燕燕;;体育科学指导对中老年广场舞健身锻炼影响[A];第一届“全民健身,科学运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6年

4 徐通;孙永生;史登登;牛真真;;德国体育科学发展史研究——体育科学学科属性的哲学思考[A];2011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C];2011年

5 郭璐;毛志雄;;体育科学问卷调查研究的常见问题及对策[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15年

6 徐刚;;论体育科学的学科本质属性及学科分类的划分意义[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高炳宏;朱欢;;微循环指标在体育科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A];2017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7年

8 ;2014年甘肃省体育科学学术论文研讨会在兰召开[A];《西部体育研究》2014年第4期(总第136期)[C];2014年

9 魏曙光;潘巧燕;;试论科学转型与体育科学体系的生成[A];2014甘肃省体育科学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金丽颖;张琦;张景亮;;第五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全民健身领域论文的分析[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兼职记者 隋晓光;努力奔跑70载 辽宁体育追梦新时代[N];中国体育报;2019年

2 沈梦雪;特色小镇、智慧体育或成浙江体育产业新引擎[N];中国体育报;2018年

3 叶道;以冬奥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体育领域合作[N];中国体育报;2018年

4 本报兼职记者 蔡秀丽 王伟;我要上全运 等你亮绝活[N];中国体育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王辉;“智慧体育”成未来发展方向[N];中国体育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马悦 见习记者 童健 黄慧仙 通讯员 王颖;青春不散场,梦想正起航[N];浙江日报;2017年

7 缪志聪;江苏教育和体育系统携手合作培养人才[N];江苏教育报;2009年

8 赵琼;浅谈新时期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N];九江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刘亚东;新世纪的亚洲体育[N];科技日报;2000年

10 任仲平;奏响“和平、友谊、进步”的北京乐章[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龚韬;中国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2 洪家云;滨海体育的多元价值及我国滨海体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3 张文静;体育教学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晴;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于晓东;整体性体育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深;体育课程美学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亚君;体育家庭作业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2 苏渺词;小学“水平一”阶段室内健身操创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9年

3 徐柳;中小学初任体育教师自我认同及提升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4 曾冠霖;烟台市高中生体育课参与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5 刘阅章;宜春体育中心运营现状和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6 吴扬立;西安市马拉松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9年

7 王天阳;当代我国体育赛事营销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8 李双林;我国城乡居民体育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6年

9 张超;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体育翻转课堂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10 周秀秀;基于CiteSpaceⅤ下的我国休闲体育学科体系的形成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09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809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4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