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节目的可版权性探究
本文关键词:体育赛事节目的可版权性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如今,风靡全球的NBA、日益崛起的CBA、异彩纷呈的中超、激动人心的欧冠、群星闪耀的足球世界杯,震撼人心的奥运会与冬奥会等各类体育赛事节目往往成为人们饭后谈论的话题。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候,带来的是各大可以观看体育赛事节目的移动应用程序和直播平台的崛起,人们可以选择何种时间、地点观看比赛。人们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满足的同时,精神文化水平的需求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体育赛事本身具有的魅力使得人们对其关注度越来越高,在人们提高精神文化水平上面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但与此同时,体育赛事节目一方面受到了群众的喜爱,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了商家进行营销博弈赚取资本的一个手段。因此,体育赛事节目所引发的案件也成为当今法院审理的一大热点。但是不同地方,不同法院,不同审理人员所带来的是不同的审理结果即司法审判的不统一;理论上人们对于体育赛事节目的研究存在不同的观点;立法上在这方面也是一片灰色地带,即体育赛事节目的属性界定为一种作品还是一种制品,权利人享有的是著作权还是邻接权这些问题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因此,借助于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这个机会,本文对体育赛事转播的可版权性进行探究,为我国法律在体育赛事节目规定的完善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文章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四个有关体育赛事节目的案例所作出的不同的判决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现阶段主要困扰我们的就是体育赛事节目是属于一种作品受到著作权保护,还是作为一种录像制品受到邻接权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现有法律规定进行自由裁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二部分:以上述案例为根基,对体育赛事、其中包括竞技体育和舞蹈体育,体育赛事节目的概念进行分析,在结合我国《著作权法》对满足作品的要求。进而分析得到体育赛事和体育赛事节目的属性。最后,对目前各种关于体育赛事节目的法律适用分析,主要有广播组织者权说、信息网络传播权说、其他权利说,然后分别对这些法律适用进行分析得出就目前的法律环境而言,这几种说法的不足之处。第三部分:根据域外关于体育赛事节目的相关规定,如作为英美法系的美国和大陆法系的日本在对体育赛事节目保护方面与国内在这方面进行比较,进而得到如今环境下需要对《著作权法》中广播组织权的转播权进行扩张性解释或者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修改,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最后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通过对一系列体育赛事节目相关的案例的整合和分析,以得出我国在这方面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这些案例的引用加上理论的支持使得结果更加有说服力。2、选取的角度是体育赛事节目的可版权性,而我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前人的落脚点都在体育赛事节目转播或者直播,而讨论转播或者直播的前提条件就是体育赛事节目属于作品或者制品。
【关键词】:体育赛事节目 体育赛事 著作权 转播 广播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1;G22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导言8-13
- 一、研究背景8-9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9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四、主要研究方法12
- 五、论文结构12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12-13
- 第一章 体育赛事节目的案例分析13-21
- 第一节 体育赛事节目的案件比较13-18
- 一、央视国际公司诉世纪龙公司案13-14
- 二、体奥动力公司诉全土豆公司案14-15
- 三、新浪互联公司诉天盈九州公司及乐视公司案15-17
- 四、央视国际公司诉华夏城视公司案17-18
- 第二节 体育赛事节目的案件总结18-21
- 一、体育赛事节目案件的诉讼请求18-19
- 二、体育赛事节目案件的法律依据19-21
- 第二章 体育赛事节目的性质及法律适用21-31
- 第一节 体育赛事及节目的属性界定21-26
- 一、体育赛事的属性分析21-23
- 二、体育赛事节目的属性分析23-26
- 第二节 体育赛事节目的法律适用26-30
-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说27
- 二、广播组织者权说27-28
- 三、其他权利说28-29
- 四、本文观点29-30
-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我国体育赛事节目的立法保护完善31-36
- 第一节 域外关于体育赛事节目的规定31-33
- 一、美国对于体育赛事节目的保护31-32
- 二、日本对于体育赛事节目的保护32-33
- 第二节 我国体育赛事节目的立法保护建议33-35
- 一、转播权进行扩张性解释或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修改33-34
- 二、采用新型的反网络盗版技术34-35
- 本章小结35-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1
- 后记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伟;数字化时代的版权保护[J];中国出版;2000年04期
2 叶新;版权和著作权两用语的由来及演变[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杨利山;软件要不要版权保护?怎样保护?软件业“版权”与“非版权”的撞击[J];中国信息导报;2000年05期
4 左淑梅;版权贸易与版权保护[J];现代情报;2004年07期
5 常青;;论版权经营理念[J];编辑之友;2006年02期
6 李光云;;守护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简评《版权保护纵横谈》[J];今日民族;2006年08期
7 丘志乔;;创意的版权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7期
8 阳瑞刚;;宋代版权保护详论[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9 ;媒体版权是非[J];青年记者;2009年04期
10 陈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的版权风险[J];情报科学;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晓萍;;论版权保护与出版社的发展[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9辑)[C];2010年
2 胡开忠;;入世后中国的版权战略[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毕竞悦;;版权保护期限的合宪性之争——从美国1998年《松尼·波诺版权期限延长法案》谈起[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4 陈秀钦;傅文奇;;论图书全文数据库版权授权的获得[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利民;顾权;;论双重版电影版权的“二元”承认与保护——一个国际贸易体制下电影版权保护的国际法新原则[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潘淑红;;现代企业版权战略研究[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毛牧然;周实;牟瑞瑾;张尤佳;;论辽宁省版权民事审判工作的现状、不足与对策[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蒋茂凝;;计算机信息网络中版权保护的新发展[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5辑[C];2001年
9 吴彤;朱秋玲;;英国BSI标准版权保护政策研究[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10 王章伟;;从《传奇》案看网络游戏作品的版权保护[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颖;版权经理最关心的9件事[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2 ;全国首家版权保护教育基地成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3 任殿顺;版权重保护 更需重开发[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2005年度全国版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名单(30个)[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2005年度全国版权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表彰名单(63个)[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6 ;2005年度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单位表彰名单(31个)[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7 宋慧献;多维的版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张秀平;走出版权保护的误区(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张秀平;走出版权保护的误区(三)[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高志顺;让版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N];中华新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健雄;技术发展与版权扩张[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何炼红;工业版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李雨峰;思想控制与权利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段维;网络时代版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汇;版权法上的公共领域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祖明;互联网上的版权保护与限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夏颖;我国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王素玉;版权法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9 曹伟;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反思与超越[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庄超;一种新型Internet内容版权保护计算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宗波;版权用尽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小杰;我国对外版权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5年
3 宋秀坤;论版权商业价值的评估[D];复旦大学;2011年
4 乌艳梅;超星学术视频的版权经营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冯松龄;纸媒微信订阅号新闻作品分享失范现象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孙勤立;版权扩张及其理性回归[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崔逢铭;版权权利限制制度的历时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8 徐佳;论手机游戏的版权保护[D];兰州大学;2015年
9 王长涛;论我国广播电视的版权保护[D];山东大学;2015年
10 李骏秋;基于PDF加密的版权控制系统研制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体育赛事节目的可版权性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96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