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的绘画受众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1 18:27
新媒体的变革和发展,赋予绘画受众新的特质,改变媒体与绘画受众的传统关系,更新绘画受众的媒体地位和角色定位,分化绘画受众的媒体忠诚度,为创造新受众提供了便捷条件。但新媒体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灭亡,两者在某种程度处于合作共生的关系,同样,新媒体语境下的绘画受众仍然保留着某些传统特性,即绘画产品的接受者与消费者的身份不变,以及媒体接触行为都具有隐匿性和不可预测性。这些共性为不同类型的绘画受众交流搭建桥梁,也为执着于通过传统媒体接触绘画艺术的绘画受众提供多种渠道,更好的处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互联网+”时代,绘画受众在绘画市场、审美心理、传播身份以及媒体使用动机与需求满足等方面,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不一样的特质。绘画受众成为市场的主权宣誓,直接界定了绘画受众的市场地位,使之成为艺术家能否适应绘画市场的标准,并且成为艺术家为获取更大市场份额的营销对象。如果说抓住绘画受众市场需要精妙的外在营销手段,那么看透绘画受众的审美心理则是一项难以捉摸的内在探索,这需要充分了解绘画受众的审美需要,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新媒体技术为绘画艺术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激发了绘画受众的求知欲,丰富了绘画受众的...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统媒体与绘画受众
第一节 关于传统媒体
第二节 关于绘画受众
第三节 传统媒体与绘画受众的关系
第二章 新媒体与绘画受众
第一节 新媒体的内涵
第二节 新媒体与绘画受众的关系
第三节 新旧媒体语境下绘画受众的共性
第四节 新旧媒体语境下绘画受众的差异
第三章 新媒体语境下绘画受众的特质
第一节 绘画受众成为市场
第二节 绘画受众的审美心理变迁
第三节 绘画受众的“传受”合体
第四节 绘画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第四章 新媒体语境下绘画受众特质的成因
第一节 绘画“新”营销
第二节 媒体“新”素养
第三节 受众“新”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图片来源注释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现实主义珠宝设计改变受众心物场关系的研究——以“达利珠宝设计”为例[J]. 魏刘馨. 科技展望. 2017(17)
[2]美术传播研究的独立性初探[J]. 叶加贝,石蒙蒙,叶建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1)
[3]从“观看”到“参与”的角色变化——参与式文化中的受众[J]. 梁虹. 青年记者. 2016(33)
[4]论当代美术创作及其受众审美体验的关系[J]. 范自力. 艺术品鉴. 2016(05)
[5]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的比较与融合[J]. 凌小萍,邓伯军. 理论月刊. 2015(04)
[6]“使用与满足”理论文献综述[J]. 曹钦,原辰辰. 东南传播. 2013(12)
[7]失语与被屏蔽——浅论美术作品的受众[J]. 刘晗露,冯学文. 艺海. 2012(07)
[8]绘画创作中的情感“寄托”[J]. 黄伟伟. 大舞台. 2012(03)
[9]受众的变化和一张网[J]. 何其聪,朱继东. 青年记者. 2010(24)
[10]论新媒体时代的绘画艺术[J]. 华甫. 大舞台. 2010(03)
硕士论文
[1]自媒体对美术传播的影响研究[D]. 米硕.天津美术学院 2017
[2]当代艺术家品牌化研究[D]. 周达.中央美术学院 2017
[3]互动—艺术发展之必然趋势[D]. 曾东.鲁迅美术学院 2013
[4]释放创造潜能 突破期待视野[D]. 焦伟.山东师范大学 2008
[5]当代绘画与受众关系的研究[D]. 范自力.湖北美术学院 2007
[6]美术的受众[D]. 杨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67952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统媒体与绘画受众
第一节 关于传统媒体
第二节 关于绘画受众
第三节 传统媒体与绘画受众的关系
第二章 新媒体与绘画受众
第一节 新媒体的内涵
第二节 新媒体与绘画受众的关系
第三节 新旧媒体语境下绘画受众的共性
第四节 新旧媒体语境下绘画受众的差异
第三章 新媒体语境下绘画受众的特质
第一节 绘画受众成为市场
第二节 绘画受众的审美心理变迁
第三节 绘画受众的“传受”合体
第四节 绘画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第四章 新媒体语境下绘画受众特质的成因
第一节 绘画“新”营销
第二节 媒体“新”素养
第三节 受众“新”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图片来源注释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现实主义珠宝设计改变受众心物场关系的研究——以“达利珠宝设计”为例[J]. 魏刘馨. 科技展望. 2017(17)
[2]美术传播研究的独立性初探[J]. 叶加贝,石蒙蒙,叶建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1)
[3]从“观看”到“参与”的角色变化——参与式文化中的受众[J]. 梁虹. 青年记者. 2016(33)
[4]论当代美术创作及其受众审美体验的关系[J]. 范自力. 艺术品鉴. 2016(05)
[5]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的比较与融合[J]. 凌小萍,邓伯军. 理论月刊. 2015(04)
[6]“使用与满足”理论文献综述[J]. 曹钦,原辰辰. 东南传播. 2013(12)
[7]失语与被屏蔽——浅论美术作品的受众[J]. 刘晗露,冯学文. 艺海. 2012(07)
[8]绘画创作中的情感“寄托”[J]. 黄伟伟. 大舞台. 2012(03)
[9]受众的变化和一张网[J]. 何其聪,朱继东. 青年记者. 2010(24)
[10]论新媒体时代的绘画艺术[J]. 华甫. 大舞台. 2010(03)
硕士论文
[1]自媒体对美术传播的影响研究[D]. 米硕.天津美术学院 2017
[2]当代艺术家品牌化研究[D]. 周达.中央美术学院 2017
[3]互动—艺术发展之必然趋势[D]. 曾东.鲁迅美术学院 2013
[4]释放创造潜能 突破期待视野[D]. 焦伟.山东师范大学 2008
[5]当代绘画与受众关系的研究[D]. 范自力.湖北美术学院 2007
[6]美术的受众[D]. 杨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67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366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