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物》的新媒体运营看科普类杂志的品牌塑造策略
本文关键词:从《博物》的新媒体运营看科普类杂志的品牌塑造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当前网络科技日益成熟,新媒体平台的迅猛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纸媒的生存空间。为了刊物的长远发展,科普类杂志应转变营销传播模式,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自身品牌的塑造。【方法】基于传统的杂志期刊营销模式,创新性地引入"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和"拟人化沟通"理论,分析以《博物》杂志为例的科普类杂志品牌塑造的策略。【结果】探讨了《博物》杂志的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的基本架构,并基于"拟人化沟通"理论,具体分析了《博物》杂志借助新媒体平台塑造科普类杂志品牌形象的过程。【结论】《博物》杂志借助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扩大了受众范围,提升了杂志销量,成功塑造了自身的科普类杂志品牌形象,对我国科普类杂志的品牌塑造富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网络整合营销传播 科普类杂志 拟人化沟通 品牌塑造
【分类号】:G237.5-F
【正文快照】: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5100061引言有学者曾指出:对于期刊杂志来讲,品牌就是期刊媒体中内在的丰富底蕴与外在的完美风采相结合的高智力产品。并且,一个杂志的品牌一旦建立,便是一种可持续挖掘的文化资源[1]。虽然中国的科普类杂志不胜枚举,但科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敦明;;农村科普类期刊的经营与创新[J];中国出版;2007年10期
2 郑燕;;扛起公众健康的责任——谈健康科普类期刊的现代使命[J];记者摇篮;2012年03期
3 侯志强;;医学科普类期刊的新闻性[J];青年记者;2006年04期
4 曾勇新;更新观念拓宽视野——科普类选题开发策划新思路[J];中国出版;1997年04期
5 首智慧;;浅析引进版少儿科普类图书的畅销因素[J];新闻传播;2014年04期
6 刘久平;;科普类书稿中三种常见问题实证分析[J];中国编辑;2013年01期
7 徐新海;;图书馆呼声:专业类、科普类图书太少[J];出版参考;2006年10期
8 刘永兵;军事题材科普类图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出版;2004年04期
9 ;新闻出版总署规范养生类图书出版[J];青年记者;2010年17期
10 胡彩丽;胡蔓;;网络时代健康期刊危机化生存[J];新闻前哨;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可;;从《登上健康快车》的畅销看生活科普类图书的市场竞争力[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王苏星;;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的办刊实例[A];高校编辑出版工作论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汤晓峰;我市现有科普类展馆逾30家[N];南通日报;2009年
2 乔殿利 记者 高爱华;科普类图书受追捧[N];牡丹江日报;2005年
3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编审 侯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文学室主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房桦 人民邮电出版社《无线电》杂志执行主编;科普类书刊互动优势互补[N];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
5 通讯员 周景山 实习生 丁淼娜 记者 张丽娅;国产科教影视呼吁企业参与推动[N];江苏经济报;2009年
6 记者 段佳;2006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评研讨会奖项揭晓[N];大众科技报;2006年
7 记者 路艳霞;图书节3天迎来读者20余万人次[N];北京日报;2008年
8 孙珏;进军生活书 寻求话语权[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蔡守国;读书成为基层官兵军营生活一部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10 记者 陈红;教辅类书籍退潮 科普类读物升温[N];文汇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一霖;基于儿童认知思维下的科普类书籍整体性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孙雪丽;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科普文本的英译汉策略报告[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阳;明代科普类图书插图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4 王慧;科普类文本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从《博物》的新媒体运营看科普类杂志的品牌塑造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6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466273.html